智先生 09-17
为迎击中国,印度再买114架阵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原以为在 " 五七空战 " 栽了大跟头后,印度怎么着也该清醒一点了,至少不会再对 " 阵风 " 抱有什么幻想。

可现实是,新德里输红眼了,决定再来单大的。

《今日印度》报道,印空军已提交提案,计划采购 114 架 " 印度制造 " 的 " 阵风 ",总价约 226 亿美元。

单子要是成了,就是印度史上最大军购案。外人觉得这逻辑很怪,但在印度却说得通。

首先是面子问题。

印度媒体甚至已经开始吹风,说有了这批新飞机,印军将轻松打赢 "2.5 线战争 ",就是同时击败中国和巴基斯坦,再顺手剿灭国内的游击队。

几个月前印度空军不是刚遭遇滑铁卢么?

不仅是巴基斯坦一家之言,  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包括美英两国的情报机构,都确认了巴空军的战果,唯一争议在于,印度究竟是被击落四架,还是六架战机罢了。

莫迪才不管那么多,先是进行舆论轰炸,接着全国放假庆祝胜利,还搞全球胜利宣讲团,不论三七二十一,先 " 赢 " 了再说。

都知道一个弥天大谎,需要用无数个更大的谎言去圆,莫迪的 " 婆罗门赢学 " 便是这个逻辑。

阵风既然打了 " 胜仗 ",那就必须再次大规模采买,一来填战力窟窿,二来给全体打气打气,不然之前的庆祝岂不都成为笑话,政府权威瞬间崩塌。

为了给本次采购正名,印度官方宣称,阵风战机在 " 朱砂行动 " 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先进的 " 频谱 " 电子战系统," 成功全面压制了中国的 PL-15E 空空导弹 "。

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费半天劲,原来奔导弹去了,如果飞机挡导弹也是压制的话,姑且算他说得对吧。

老实说,阵风真没有印度演示出来的那么弱。

怎么着定位也是 " 全能多用途战斗机 ",能电子对抗、能对地对空攻击、能雷达侦测,维保还相对简单,对大多数国家来说,阵风已经是最好的战斗机了。

奈何落在印度手里。

它压根没有超视距作战概念,甚至嫌 " 流星 " 导弹昂贵,都没有配备,最后被巴空军痛快吊打了一遍,与其说阵风败给歼 10,不如说败在中式作战体系手上。

但有个问题,随着战机层次不断迭代,阵风的技术性能有点显露疲态了。

它配套的雷达探测距离不足,比歼 10C 短上一截,电子战套件在面对新一代雷达时也有些力不从心,挂载的流星导弹射程更是短板。

可以说,时间越往后,阵风越落后。在隔壁未来几年有可能拿到 FC-31 的情况下,印度还为一款四代半战机一掷千金,多少有点自欺欺人。

不过从印度方面考量,他们之所以抓着阵风不放,也是无奈之举。

莫迪心怀 " 大国梦 ",他最核心的外交策略,就是在美俄之间保持战略自主,谁的队都不站,却谁的便宜都想占。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前段时间它和美国的关系就闹得很僵,特朗普政府行事风格向来压迫感十足,直接把印度欺负到了家门口。

关系不好,军售自然黄了。在印美还在蜜月期的时候,双方连 F-35 的采购都提上了日程,美方更把 F-35 拉到印度航展上秀了一圈。

现在闹掰了,F-35 肯定买不到,美国最多卖点 F-16 的改进型号,以懂王习性,还得加上一堆根本无法接受的政治条件。

美国不行,俄罗斯那边也靠不住。

印度被俄罗斯坑过好几次,说好一起搞五代机,到现在还没影;现成的米格 -35,连俄军自己都嫌弃,印度更没必要去当小白鼠。 

美俄的路堵死了,剩下的选项也不多:

" 台风 " 生产线快停了,现在订货不知要等多久,后勤也麻烦;瑞典 " 鹰狮 " 性能不错,可终究是轻型机,打不过歼 -10CE;土耳其也不用想," 可汗 " 战机要卖也是优先给巴铁,怎么可能给印度。

那总不能买歼 -10 吧,先不说印度拉不下脸,以中印边境问题的复杂程度,印度也怕被卡脖子,万一打起来,中方后勤一断供,飞机全得趴窝。

算来算去,市面上能买到、性能还行、愿意转让技术,而且政治条件不多的,就剩法国 " 阵风 " 了。

大家应该留意到,在采购公告中,印度方面特意强调是 " 印度阵风 "。按照协议,114 架战机中有 60% 的零部件在本土组装,包括发动机和航电等核心部件。

外界都在怀疑,印度组装 " 阵风 ",以其军工水平,能整明白吗?

怀疑不是没有道理,不提海陆板块的 " 磕头航母 "" 主败坦克 " 以及 " 不规则运动流导弹 ",单说空军后勤,黑历史就已数不胜数。

印度境内,有且仅有一家飞机制造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同时肩负印度战机制造和维修的重任。

可这家公司的名声,在业界可谓如雷贯耳,不是因为技术高超,而是过去三十年里,经 HAL 维修或组装的飞机,摔了超过 1000 架,堪称飞行员噩梦。

与 HAL 的维修哲学不无关系。

不管什么飞机,只要到他们手里,甭管技术吃没吃透,先把里面结构 " 魔改 " 一下,换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再说。

这么一来,维修工作是好做了,可飞机能不能安全飞上天,只能看飞行员命够不够硬了。

就算法国真的把阵风生产线搬来印度,谁也说不准,HAL 维修部的人会不会在魔改途中,把扳手掉进发动机里。

光看印度的公示文件,法国人这次算挺慷慨的,几乎是要啥给啥,技术转让的口子开得很大。

可有一点耐人寻味,直到现在,法国政府和达索集团都没有对交易做出任何回应。

是单不够大吗?

当然不是,200 多亿美元,不仅刷新印度历史,也创下达索集团的业绩新高了,而且这些年法国军火出口量能暴增一半,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三分之一功劳都得记在印度头上。

之所以没有动静,英国媒体猜测,法国估计是又喜又怕。

喜的是印度送来大单,怕的是印度赖账,因为这是印度日常操作了,单子虽然看着很大,但往往付了订金就想拿货,等货交齐,尾款就没影了。

对此法国可是有惨痛先例的。

合同规定 108 架由 HAL 生产,法国同意了。

打蛇随棍上,印度国防部又狮子大开口,要求达索集团对 HAL 组装的飞机的质量,100% 负责。达索当然不能同意,让法国人给 HAL 的 " 神级 " 工艺做担保,不等于签了张无限额的支票吗?

于是,本是双赢的买卖就这么夭折。

事情在莫迪上台后稍有转机,印度军方直接了当购置了 36 架 " 阵风 ",单价飙到 2.4 亿美元,比 F-35 还贵,看着痛快,但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新状况了。

一个是交易绕开了正常程序,被指定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当合作伙伴,老板正是莫迪的金主,四大护法之一的安巴尼。

以防被人抓到把柄,莫迪政府大笔一挥,把合同里的反腐败条款给删除了。

法国媒体还爆料,达索集团通过一家中介公司,向印度方面支付了数百万欧元的秘密佣金,名义上是用来制造 50 个阵风战机模型。

精彩的还在后面。

法国人交付了第一批飞机,印度也按合同规定支付总价的 15%,几趟下来,累计支付金额约为 27 亿欧元。

但等 36 架飞机全部交付完毕后,印度突然翻脸了,指责法国交货延迟,违约,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而在赔偿问题谈妥之前,剩下 58 亿欧元尾款免谈。

磨到后来,印度甚至 " 贴心 " 提出,可以用不断贬值的卢比或实物来支付,法国人自然不干。钱就这么拖着,再没了下文。

那法国不是亏惨了?

倒也没有,法国人一早知道印度会赖账,所以 2.4 亿美元单价是给外人看的,到手的 27 亿欧元,折合每架 7500 万欧元,跟法国空军内部采购价差不多,不算亏。

剩下的尾款能要多少算多少,反正印度还要靠法国提供后勤服务,58 亿就当是为以后售卖零件,和维修服务预留的谈判筹码。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默契表演,印度用天价合同满足了国内的腐败链条,再用赖账方式把钱 " 省 " 回来;而法国则用虚高的价格锁定了未来的售后市场。

最新的 114 架大单,明显是 2007 年百亿采购案的翻版,有了前车之鉴,法国恐怕正在头疼合同该怎么签,才能确保自己不至于赔本赚吆喝。 

与印度谈交易,必须提起十二分精神,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可能遭遇与日本一样的下场,为印度白白砸进几百亿美元,最终却工程烂尾,血本无归。

——   END   ——

往期文章

智先生
微信公众号:智先生;ID:zhixs10,欢迎大家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莫迪 印度 空军 雷达 歼10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