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7小时前
资治通鉴:汉文帝被赞“三代后第一贤君”,还真没吹,配称第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汉文帝刘恒是怎样一位皇帝?

有人评价说," 汉兴,至汉文帝而天下大定 "" 孝文为三代以后第一贤君。"

可以说,这是对汉文帝非常高的评价。

汉文帝是汉朝非常重要的一位皇帝,他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所处的时期,被称为 " 文景之治 "。

可以说,是他开创了文景盛世,汉景帝就不说了,不过是跟着老爹沾光,他的水平就那么回事。汉文帝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皇帝。

那么,汉文帝是如何修炼出来的?本文咱们就对汉文帝刘恒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刘恒能够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关于他的母亲薄姬,有人说她是运气最好、也可能是运气最不好的女人之一。

早年,薄姬曾经是秦末魏王豹的妃子。

当时有个相士说,这个女人将来能成为皇帝的母亲。

魏王豹听了之后,觉得既然她是自己的女人,她的儿子做皇帝,难道自己将来也要做皇帝吗?

加上项羽的外部压力,魏王豹最终背叛了刘邦,想跟刘邦、项羽掰一掰手腕,结果,魏王豹被韩信轻松打败,薄姬也成了刘邦的妃子。

刘邦一统天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一年多都没见过刘邦一面。

后来,刘邦听到别人谈论薄姬,觉得她很可怜,这才召见了她。两人见面一次后,薄姬就生下了儿子刘恒,可以说非常幸运。

自此之后,薄姬很少见到刘邦,也很少有人关注她。

正因为这样,她才没有受到太后吕雉的嫉妒和打击。

刘邦去世后,薄姬被允许出宫,前往代地,与儿子刘恒相依为命。

可以说,这既是薄姬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

幸运的是,薄姬生下了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后来还被封为代王。相对来说,这也算是命运不错了。

而刘恒除了是刘邦的儿子之外,并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和靠山。

他的母亲薄姬,也只是一个可怜巴巴的女人。

刘恒到了代地之后,整天都小心翼翼,只想着如何把代王这个位置坐稳,不要被匈奴人打过来,成了匈奴刀下的亡魂,也不要被吕后针对,像刘如意、刘友……那样被害死。

可以说,刘恒在代国一直都非常谨慎。

他的几个兄弟,有的被毒死,有的被饿死,几乎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但他偏偏熬了下来。

等到吕后去世后,陈平、周勃等人开始掌权,决定由谁来做皇帝时,刘恒才有了机会。为什么会选他呢?

因为他的母亲薄姬,是个老实巴交的女人,没有什么背景,娘家也没有什么势力,可以说,刘恒很容易把控。

而且,刘恒又是当时刘邦仅存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那个,所以他继承皇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最让周勃和陈平放心的是,刘恒没有外戚干政的隐患,大家可以安心地在功劳簿上享受生活,刘恒治国必须依靠他们,不必担心刘恒清算他们。

说白了,刘恒能够上位,完全是因为他是刘邦的儿子,同时最重要的是他让大家放心,不会有外戚干政的风险。

这就是刘恒上位的幸运和偶然。

当然,陈平、周勃等人选择了刘恒,也成全了汉朝,让汉朝在刘恒这一时期实现了平稳的发展。

刘恒虽然没有靠山和背景,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正因为他没有任何实力可依靠,所以做皇帝时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陈平、周勃等大臣,让这些老臣不满意,从而被替换掉。

因此,他做皇帝时总是小心翼翼,每件事都仔细斟酌,慎重考虑,一步一步地行动,努力做好皇帝。

可以说,正是因为刘恒这种谨小慎微的性格,即使他当了皇帝之后,也依然没有胡乱折腾。

他并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总想着搞点大事,大兴土木,建立伟业。

他在做代王时期,在地方接触到了下层的民众,了解了民生的艰苦和民众的所思所想。因此,他知道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安居乐业。

他知道如何做好一个皇帝,怎样才能做一个民众拥护的好皇帝。

在刘恒在位期间,汉朝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百姓和官僚的政治比较清明,朝堂政治也比较清明。

皇帝没有瞎折腾,没有大兴土木,没有搞大规模的工厂,也没有搞无意义的建设。

可以说,这是一个无为的皇帝,但正是他的无为成就了他的有为。

汉文帝身上有几件非常出色的事情,可以说是其他任何朝代的皇帝都不能比的。

他被赞为 " 孝文为三代以后第一贤君 ",绝对名副其实。

三代以后,指的是夏、商、周以后,之前的,没法考证,没法对比。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夏商周以后,中国两年多年间,汉文帝堪称第一贤君。

咱们对刘恒做一些小结。

一,刘恒能够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天下的稳定。

例如,面对诸侯王,他采用贾谊 "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的策略,将齐国分成六个小国,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面对气势汹汹的匈奴,汉文帝没有选择针锋相对,而是采取了核心策略,与匈奴周旋,实行战略防御,尽可能让汉朝休养生息。

二,汉文帝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柔弱的 " 软柿子 ",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但骨子里其实非常刚强,该出手时绝不犹豫。

他刚当皇帝的时候,在继位之前就小心打探,确认大臣们是真心拥护自己,这才毫不含糊、当仁不让地入宫继位。

继位当夜,他连发三道诏书,掌控军队,清除政敌,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接下来,汉文帝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赏赐钱给增加食邑。

但说白了,这不过是用重赏安抚周勃,顺势收回了他的兵权。

之后又找机会打压周勃,把他关进大狱,杀一杀他的威风。周勃也不得不战战兢兢地苟着。

汉文帝的手腕,让功勋集团明白,这个皇帝可不是个软柿子。

三,汉文帝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农业和积蓄,宽政减税。

甚至在汉文帝后期的 11 年,直接免除了农业税,这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下一次免除农业税,那得到 2000 多年之后了。

正是因为汉文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才实现了民富国强。

四,汉文帝时期还进一步减轻刑法,取消了连坐法,废除了肉刑,改为徒刑,可以说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汉文帝在位期间,放宽了刑罚,减轻了对社会的约束。

同时,他还撤销了许多重要关卡,方便通商,开放山林水泽,让百姓可以进山狩猎、砍柴。

五,汉文帝实行言者无罪,开放言论。

在他的时期,贾谊、晁错等人都曾多次上疏,甚至像冯唐这样的人当面指出他的错误,汉文帝也能坦然接受,并且还给冯唐升职,果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胸怀和气度,刘邦还说刘如意最像他,其实最像他的应该是刘恒。

刘恒的性子没有刘邦跳脱,但是,在胸怀气度方面,最像刘邦;在御下智慧方面,一样是颇有刘邦的风采。

六,汉文帝非常节俭。

在位 23 年,没有新建宫殿,也没有增加车马等奢侈品,多次下令禁止地方向他进献奇珍异宝。

平时穿的都是粗糙的黑丝绸衣服,生前修建的陵墓也一切从简。

临终前,他还下诏要求葬礼从简,体恤百姓。

可以说,汉文帝是一位有为的皇帝。

他开放言论,实行言者无罪,是第一个免除农民农业税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不以个人意志干预司法、放手让司法独立办案的皇帝。

比如说,有一次,汉文帝出行时,有人在桥底下突然出来,吓得马惊了,导致他差点摔伤。

他让廷尉判罪,结果廷尉只是罚了那个人一点小钱。

还有一次,有人偷了刘邦庙里的器物,汉文帝本想重罚,但是,还是廷尉坚持依法办事,最终汉文帝还是妥协了。

可以说,汉文帝是一位放手司法、独立办案的皇帝。

即便以放到现在来看,他的做法依然难能可贵,因为即便在今天,许多法律依然不够透明,很多无法无天的手,都能直接干预司法公正。

同时,汉文帝也是一位节俭示范的皇帝。

司马迁评价汉文帝为 " 一代仁君 ",可谓当之无愧。

这就是我对汉文帝一些浅显的总结。

他是一位 " 无为 " 的皇帝,但正是这种 " 无为 " 成就了他的有为!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点账号头像,进入主页可见)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