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中,央行是否会重启买债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举措不仅可能打破债市目前的僵局,还将对市场利率、资金流向以及投资者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自今年 1 月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以来,债市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在暂停操作期间,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一度跌破 1.6% 的历史低位,逐步回升至近期的 1.8% 附近。这一走势反映了市场在缺乏央行买债支持下,对债券供需关系和经济前景的重新定价。目前,央行已连续 8 个月暂停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市场对其重启的预期不断升温。
9 月 3 日,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列为研讨议题,这一消息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的期待。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从历史经验来看,央行的国债买卖操作对债市有着重要影响。2024 年 8 月至 12 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开展的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实现净买入 1 万亿元,有效稳定了债券市场流动性,推动利率下行。当时,这一操作不仅缓解了市场的流动性紧张,还引导了市场利率曲线的合理调整。
当下,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增加了央行重启买债的必要性。众赢财富通认为,当前股债情绪波动较大,机构对债券的需求趋弱,债市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有助于稳定债券价格,防范理财资金大规模赎回引发的负反馈。例如,当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时,央行的买入行为可以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定市场信心。
此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为央行的决策带来了新的考量。若美联储在 9 月如期降息,中美利差将逐渐收窄,这将为国内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打开更大空间。众赢财富通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重启买债操作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因为降息后,国内货币环境需要进一步的调节来维持市场稳定,而买债操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然而,市场对于央行重启买债的时间和规模仍存在分歧。部分机构认为,尽管近期市场讨论升温,但三季度央行立即重启该动作的概率并不大。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从货币政策导向看,后续市场博弈的央行呵护主要体现在中短端方面,对超长端影响有限。目前,货币政策对债市定价的影响较为中性,央行更多地是在维护银行间流动性平稳。
总体而言,央行是否重启债券购买操作以及何时重启,已成为左右债市未来走势的核心变量。从历史经验来看,2015-2016 年央行通过 PSL(抵押补充贷款)工具支持政策性银行发债,推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 80BP;2020 年疫情期间启动的专项再贷款政策,也显著提振了信用债市场信心。据众赢财富通研报分析,当前需重点关注三个观察窗口:一是季度末财政存款投放节奏,若财政支出力度超预期,可能释放流动性缺口;二是金融机构超储率水平,当超储率持续低于 1.5% 时,央行存在通过买债补充流动性的可能性;三是宏观经济指标背离情况,若 PMI 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配合 CPI 同比增速持续负增长,政策发力概率将大幅提升。
投资者不仅要密切跟踪央行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续作规模等政策信号,还需建立宏观数据交叉验证体系。建议重点关注社融存量增速与 M2 剪刀差、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等前瞻性指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采用哑铃型投资策略:短端配置高流动性政金债以应对政策不确定性,长端布局利率债捕捉潜在的趋势性机会。随着市场对央行买债预期持续升温,债市可能迎来新一轮估值重构,这一变局不仅会重塑金融市场资金流向,还将对股票、大宗商品等跨资产定价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投资者审慎研判并及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