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天津市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 年)的通知》。到 2027 年,本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多渠道综合监测系统基本健全,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管理规范运行,传染病监测预警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监测传染病早期识别预警能力明显增强。
健全多维监测预警评估体系
市和区卫生健康、疾控部门要科学布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融合教育、民政、海关、农业农村、规划资源、网信、移民管理、生态环境、气象、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监测评估体系。
市和区疾控机构要聚焦病媒、环境等监测任务,梳理优化现有直报机构、监测哨(站)点及网络实验室等核心圈层,持续拓宽高危职业人群、社会风险、气象等辐射圈层。全面部署应用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实现医疗卫生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处理,到 2025 年年底,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前置软件集成部署应用率达 100%,部分试点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适宜方式实现对接应用。
聚焦多元风险监测系统管理
拓展监测诊疗服务运行数据,关注重点传染病在院、重症、死亡病例。统筹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致病菌识别网、扩大免疫规划等项目,拓展呼吸道、腹泻、脑炎脑膜炎、其他发热等症候群监测哨点布局及内涵,结合疾病特点采用全境、区域或点位分类布局,逐步实现 " 多病共防,一样多检 ",及时掌握就诊患者临床症状及病原谱构成和变化趋势。
优化监测预警响应联动机制
市和区疾控机构综合疾病特征、多渠道监测信息及应对能力等因素,研究设定多点触发预警场景及指标,统筹信息平台指标阈值及其核实认定结果,科学设定风险等级评估标准,风险由低至高依次形成健康风险提示、警示信息通报、预警决策建议等预警类型。疾控机构向社会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向同级疾控部门提出预警和应急响应建议。
推进数智赋能科技创新进程
加强市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运行维护与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提升平台数据治理与算力保障能力,兼顾个人隐私保护。统筹构建多维度平台端监测预警指标阈值、疫情数据库和辅助决策模型库,到 2026 年年底,构建监测预警模型涵盖至少 3 种类型,疫情预测模型涵盖疫情规模预测、影响因素分析预测等至少 2 种应用场景。
完善异常信号触发核实标准,支持异常信号自动触发、自动捕获、自动预警,形成监测预警 " 一张图 ",提升辅助决策水平。记者 李文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