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海车牌又贵又难拍。
在上海上车牌,就像竞标。
2023 年 10 月,上海车牌竞拍中标率只有 17.3%,也就是 5 个人里不到 1 个人能拿到车牌,但车牌平均成交价却高达 92061 元。
也就是说,一个薄薄的 " 铁皮 " 居然要 9 万多元……
换句话说,上海车主无论买啥价位的车,只要打算上本地牌照,都需要再准备 9 万多元的牌照费。
2000 年,上海实行每月一次的 " 国产生活用小客车上牌额度无底价竞购 ",当月最低中标价 8800 元。
从此以后,上海车主希望拿到上海车牌,只能参加每月的拍牌。
上海个人非营业性客车拍卖系统截图
25 年过去了,上海的车牌几乎涨了十多倍,让很多上海家庭深感 " 压力山大 "。
毕竟很多家庭也是节衣缩食才购置了一辆私家车,可牌照费一直水涨船高,甚至抵得上车价了。
为了省下这笔昂贵的 " 铁皮费 ",有些上海车主便盯上沪 C 牌照。
不过,这沪 C 牌照,却被称为 " 最憋屈 " 的上海车牌。
既然提到沪 C 车牌,不妨先说两则新闻。
2019 年初,上海朋友圈刷屏了一则新闻,说是有位 " 最牛沪 C 车主 ",环游 21 国,起点和终点都在浦东。
上海的环球车主,行驶了 46000 公里,横跨 21 个国家
对于见惯世面的上海市民来说,这位 " 沪 C" 车主从上海出发,开车带着父母环游世界,期间花费 152 天,行驶了 46000 公里,横跨 21 个国家,并不稀奇。
大家关心的是,他怎么就能开着沪 C 车牌进入上海市区?
最后新闻公布了答案,这位车主是用拖车将自己的 " 沪 C" 车拖到了东方明珠脚下的。
上海的环球车主,因为 " 沪 C" 车牌不能进入陆家嘴区域,只好用拖车拖至东方明珠脚下
这就奇怪了,明明也是上海牌照,为何 " 沪 C" 车牌就不给进入上海市区呢?
没错,上海人一直有句自嘲的话:" 上海的沪 C 牌,除了上海不能去,哪里都能去。"
这是因为沪 C 俗称郊区牌照,和沪 A、沪 B 的区别,就是不用通过拍卖即可取得,但申请人的户口必须在外环线之外或拥有外环线之外的房产,且只限上海郊区通行。
沪 C 车牌不能进入红线的核心区域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上海的外地牌照车主是不能申请当网约车司机的。而 " 沪 C" 牌照车主虽然可以申请,但由于车辆进不了市区,引发了不少尴尬故事。
比如之前有位网友网上叫车时,结果接单的是一位沪 C 车主,约定出行的时间、地点都在沪 C 的限行范围内……
照理来说,既然这样,要么网友取消订单,要么司机从一开始就别接订单得了。
可这位网约车司机舍不得这笔订单,给下订单的网友出了一个 " 绝妙 " 主意:让她坐公交到不限行区域,自己再去接。
嗯,司机算过,客户只需坐三站路的公交即可,而且这三站路的公交费,他来出……
自然,那位网友当即严词拒绝。
那么这个神奇的 " 沪 C 车牌 "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在上海市区处处 " 碰壁 " 呢?
这里需要先简单介绍下上海车牌的历史,了解下上海与众不同的拍牌政策。
1986 年,上海第一辆 "Z" 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 0001 号诞生,被视为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两年后,随着全国私车市场放开后,上海曾搞过一次 " 吉祥车牌号 " 的拍卖,现场拍卖会一共拍卖了 14 个吉祥车牌。
其中 "Z0518" 汽车牌号最为抢手,不到十分钟就从 2 万元底价迅速抬到竞价 30.5 万元。
被记入史册的一块上海 " 吉祥车牌 "
要知道,当时上海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 200 元,可想而知这样的新闻有多轰动,也不出意料地被有关部门叫停了。
1994 年,上海市为控制新增机动车总量、缓解交通拥堵,参考新加坡总量控制模式,通过实行私人轿车牌照拍卖方式来控制交通流量,至今也是全国唯一这么做的城市。
不过,那时上海的私家车也不多,从 1994 年到 1999 年,总计拍卖私车额度才 1.1 万辆。
但成交价都直逼 10 万,最高时甚至达到 16 万元。
此时,上海大众推出了著名的 " 普桑 ",为促进本地销售,上海推出了专门的私车牌照,价格 2 万元起拍,只能用于购置 " 普桑 " 车型。
上海大众推出 " 普桑 " 后,上海出现了专门用于购置 " 普桑 " 车的车牌政策
直至上海通用的别克轿车出现后,这个专门针对沪产车的牌照政策还可适用。
但如果要购买非沪产车(包括国产车和进口车),竞拍车牌就须 10 万元起拍。
可想而知,巨大的价格悬殊,上海市民肯定首选上海产的汽车。
为此,全国有自己汽车品牌的城市和上海闹过很久的别扭,并展开 " 汽车贸易战 ",只要是上海车在本地销售,也同样加价。
直至后来,在相关部委的协调下,上海与各汽车生产省市才 " 握手言和 ",互相不再有类似的价格壁垒限制。
现在的沪 C 牌照政策,其实是从 1995 年全国换发 92 式牌照开始实施的。
早期的沪 C 牌照主要限制在上海内环线以内地区,时间是早上 7:00- 夜间 23:00。
也就是说,夜间 23:00- 早上 7:00,沪 C 还是可以进入市中心的。
局长一位朋友回忆,1999 年他在上海上班。
夜间下班时,常在人民广场附近拦下沪 C-U 牌照的夏利出租车(那时市区夏利出租车已经绝迹),价格便宜很多。
上海郊区沪 C 牌照的出租车都是这种橘红色的车辆
但 2000 年之后,随着上海拍牌新政出现后,上海市将沪 C 的限行范围扩大到了浦西整个外环线以内地区和浦东外环线以内的大部分地区,时间也扩大到全天 24 小时,并且一直实施至今。
按照上海相关交通法规规定,沪 C 车辆进入市区会受到扣 3 分、罚款 200 元的处罚。
自此,沪 C 车主再也不可能开车驶入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和外滩附近(当然,甘愿受罚另当别论)。
值得一提的是,2000 年时的上海为了拉动房地产销售,还推出了 " 车房组合销售 ",内容是:如果购买内环线以外 30 万元以上的商品房一套,可以 5000 元的低价获得私车牌照额度一张。
估计上海车主再看到这条老新闻,心里恐怕别有一番滋味。
现在,在上海车主口中,能在市区行驶的牌照统称为 " 大牌 ",另一个就是只能在郊区通行的 " 沪 C"。
说起来," 沪 C" 车牌实在 " 丢人 ",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都不能进市区,连外地车牌都不如。
要知道,外地牌照至少还能进市区,而且节假日也能在高架上通行。
有人肯定想,既然如此," 沪 C" 车牌肯定数量不多。
其实还真不是,根据上海交管系统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上海机动车保有量达 537 万辆,其中汽车 477 万辆,其中悬挂 " 沪 C" 车牌的车辆就超过一百万辆。
这肯定让人好奇," 沪 C" 车牌的车辆真有这么多吗?
事实上," 沪 C" 车牌主要以外环为界限,外环以外都可以通行,那么外环之外的闵行、松江、嘉定、青浦以及浦东外环以外区域还是可以通行无阻的。
上海主要行政区划示意图,看图就知道郊区面积十分庞大
这些远离上海市区的地方对 " 沪 C" 车牌还是有一定需求的,毕竟面积和人口也不少。
上海市下辖 16 个区,面积排名中,浦东新区面积最大,为 121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 578.2 万人,户籍人口 327.01 万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位居全市第一,是上海各区中,面积与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排名第三的奉贤区,总面积 733.3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12.6 万人;排名第四的青浦区面积 67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26.6 万人;排名第五的松江区 604.6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95.4 万人。
显然,这些堪比内地某些县级市规模的行政区,只要不去上海市区,一辆 " 沪 C" 车牌的车完全可以满足基本出行需求。
那么,这上百万悬挂 " 沪 C" 车牌的车辆都是在上海郊区么?
其实并不全是,有相当一部分车主是上了 " 沪 C" 车牌,却在外地通行。
比如江浙两省,据说至少有几十万辆上了 " 沪 C" 车牌的车出没在大街小巷。
像杭州之前的限牌政策,没有区域车牌。
很多杭州人摇不到号又需要用车,只能想办法去周边地区上牌,尤其以沪 C 车牌居多。
杭州一位车主展示自己的 " 沪 C" 车牌
外省人上 " 沪 C" 车牌,当然还是图个 " 性价比 "。
一方面,开 " 沪 C" 车牌的不一定是上海人,更多是在上海开店或打工的外地人,开一辆上海牌照的车辆回去显得格外有面子(反正很多老乡都不知道 " 沪 C" 车牌真实情况)。
另一方面,相比近 10 万的 " 大牌 "," 沪 C" 车牌通过中介代买,一般几千元就能搞定,而且上海郊区和其他省市超跑不误,实在是很划算。
这又引出新的疑问,那很多明明不在郊区居住和工作的上海车主,为何也会选择 " 沪 C" 车牌呢?
这里还是上海上牌难的问题,因为拍牌太贵,或者实在中签太难,很多上海车主早年选择去附近省市上外地牌照,价格便宜,而且也方便年检。
毕竟,外地车牌虽然不能随时在上海高架行驶,但地面道路还是可以通行的,总好过不能进市区。
可慢慢地,江浙等地也开始禁止上海户口的人上牌,要办理外地牌照,得往更远的福建、山东等地跑,耗费更多精力不说,后续审车也是个麻烦事。
所以,如果车主是在上海郊区,比如松江、奉贤等区域,又很少进入市区," 沪 C" 车牌就比较合适,不仅上牌所需费用较为便宜,而且一旦出现违章,因为同为上海车牌,手机上就能直接处理。
如果工作和家都在郊区,那么上一张 " 沪 C" 车牌就很划算
不过,对比上海 " 大牌 " 相对外牌和绿牌的众多优势,上海车主还是愿意花大价钱买这个全国最贵的 " 铁皮 "。
可上海想拍到个人车牌并不简单。
不妨看看上海 2023 年 10 月份个人车牌的投放额度。
前面提到,上海 2023 年 10 月车牌个人额度投放 10850 辆,最终中标率 17.3%,近 20% 的中签率比之前已经提升了很多,可上海车牌依然是 " 一牌难求 ",不是谁想拍就能拍的。
上海车牌至今还是 " 一牌难求 "
或许有人会问,如今新能源车的绿牌都是送的,那干嘛要花那么贵的价格去拍上海 " 大牌 " 呢?
其实,上海 " 大牌 " 不同于新能源车牌,一方面是可以终身使用,还能转让过户给自己的子女继续使用;另一方面," 大牌 " 换车上牌方便,不会像绿牌那样随车走,即便到时候不要了,还能通过拍卖变现。
上海车主在 " 大牌 " 拍不到,又不想上外地牌照,就只好考虑下 " 沪 C" 车牌。
虽说行驶范围有限,但毕竟还算上海车牌,后续想换 " 大牌 " 也方便。
按照上海相关规定,一个人名下可以同时拥有一沪牌、一混动、一纯电、二沪 C(郊区户口)。
也就是说只要上海车主有办法弄到 " 沪 C" 车牌,并不影响后续拍 " 大牌 ",只要条件符合,随时可以 " 沪 C" 转 " 大牌 ",手续费仅为数百元,转出转入手续也较为简便。
即便从上海开到新加坡,沪 C 车牌依然是 " 除了上海不能去,哪里都能去 "
时至今日,由于上海购新能源车免费送牌带来巨大冲击,使得上海拍 " 大牌 " 的人正逐渐减少,但 " 沪 C 车牌,除了上海不能去,哪里都能去的历史 " 还在继续,一时半会也很难改变。
✎
THE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