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经常参与家族内斗的朋友们都知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庞大资源的背景下,内斗暗战方式只会更加复杂多样。
杨叔曾应某企业家协会的邀请,在内部 "YOUTH TALK 青年说 " 上做过分享,为现场各行业的青年才俊们展现了现代商战攻防与最新案例,没想现场闲聊中又收获了数个内斗暗战的故事 ~
最近,由于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某个家族企业内斗的名利场变得众所周知起来,很多知名财经、律师大 V 纷纷下场边分析边吃瓜,那么,杨叔从 TSCM 专家的角度,也来凑凑热闹 ~
注:以下内容部分符合 OSINT 国际开源情报搜集标准,其它均来自 RC ² 威胁情报团队及杨叔个人经验,仅供交流与参考。
01 防不胜防的家族内鬼
说到家族内鬼,就不得不提到 " 伦敦丽兹酒店 " 这个经典案例。
2020 年初,伦敦的标志性五星级酒店 -- 丽兹酒店(The Ritz London)以 7.5 亿英镑的价格出售,这中间爆出了涉嫌商业窃听的大瓜。随着记者深挖和当事人爆料,这个瓜终于被捧成了 "2020 年最受瞩目的商业窃密案例"。
在这个 "英国丽兹酒店亿万富豪套房窃听事件" 里,在花园套房外层层职业保镖们的严密守护下,亿万富翁依然被自己的亲外甥,通过一款民用非法器材窃听了数月,最终导致在出售丽兹酒店的重大决策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简单说下背景:双胞胎弗雷德里克 ( Frederick ) 和大卫 ( David ) 现在是英国最著名的两个亿万富豪。两人一起购买了丽兹酒店 ( The Ritz London ) 和《每日电讯报》 ( Daily Telegraph ) ,是的,就是那个英国总理约翰逊也曾做过专栏记者的《每日电讯报》。
法庭证据显示,窃听事件最早发生在 2020 年 1 月 13 日。当时弗雷德里克爵士的侄子戴维爵士 ( Sir David ) ,也就是大卫 · 巴克莱爵士 ( David Barclay ) 的小儿子,在丽兹酒店的花园套房中,安装了一个隐秘的窃听装置。
而这个花园套房,是弗雷德里克爵士和他的独生女阿曼达 ( Amanda ) 等家人,一起享受雪茄的私人空间。
负责此案的高等法院法官证实:调查发现了长达三个月的窃听语音文件,同时这些录音中出现了 "大量商业机密信息"。
而在发现窃听事件的一周后,阿曼达 ( Amanda ) 和她的合伙人法多赫特 · 阿格维里 ( Fardokht Aghevli ) 被六家与丽兹酒店 ( The Ritz ) 相关的公司,直接解除董事职位。
继任董事职位的是:艾丹 ( Aidan ) 和霍华德 ( Howard ) ,以及阿曼达曾经的助手菲利普 · 彼得斯 ( Philip Peters ) 。
咳咳,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艾丹 ( Aidan ) 、霍华德 ( Howard ) 和戴维爵士 ( Sir David ) ,三人都是大卫 · 巴克莱爵士的儿子 ......
这场愈演愈烈的家族内部纠纷,甚至在诉讼之前,就已经对巴克莱家族业务和资产的管理等都产生了严重负面的影响。
最终,85 岁的弗雷德里克爵士 ( Frederick Barclay ) 和他的女儿阿曼达 ( Amanda),不得不正式起诉大卫 · 巴克莱爵士 ( David Barclay ) 的三个儿子侵犯隐私。他们声称:
非法窃听使对方获得了商业上的优势,并以市值的一半出售了丽兹酒店。
What?最终成交价可是7.5 亿英镑!
居然只是一半的市值?!
要知道那个窃听器材,仅仅是一个随便在间谍商店里就能买到的,外型为扩展插座,价值仅 80 英镑的民用窃听器材。
80 英镑换来几个亿英镑的受益,对窃密方而言,简直是物超所值得不要不要的 ~
英国的新闻评论员,已将这个囊括了家族内部的间谍行径、高等法院曝光的阴谋诡计、兄弟公司间的商业内斗 ...... 等等狗血剧情,描述为 "莎士比亚式" 的人间故事。
杨叔之前从TSCM的角度分析过这个经典案件:
充分说明了如果没有技术层面的商业秘密防护意识与能力支持,即使是拥有高级职业安保团队和一流的法务律师团队,也依然不能阻止核心商业窃密 / 泄密的发生 ~
那么,再从整个事件的背景来看,对于身涉其中的主角而言:
既然涉及到非常巨大的利益,那么采取再小心的防护防范措施都不为过。
..... 所以啊,最近网传 " 什么大小姐在家装摄像头,短期内换掉好几批司机和阿姨 " 之类的消息,咳咳,换了杨叔,可能会做得更夸张些 ~
02 家族内斗常见风险分析
家族内斗的原因实在太多了,无论是复杂的股东协议引发的继任风险导致,还是继承人培养机制问题,亦或者家族不同利益群体的争权夺利等。
在这段不稳定期间,通常可能存在如下一些风险隐患(仅供参考,请勿对号入座):
风险 1:未经授权的偷录音 / 录像行为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参与人数较少的私人会谈、包厢聚餐等场景中,偷偷录下商业秘密信息或者对他人不利的音视频证据,然后再作为底牌之一随时放出来打击竞争方,实在是暗战必选手段之一,怪不得连 B 老师都翻了车 ~
★ RC ² 真实案例:
过去 9 年,RC ² 协助国内多个跨国企业培养了自己的物理安全检测小组,其中,在内部回访交流中,很多常年对集团内部办公环境开展检测的小组反馈,都在高管办公室里发现过非法录音器材,甚至有的曾多次发现。
下图是 RC ² 举办的两届「BUGPWN TSCM BLACKBOX CHALLENGE」反窃听安全检测挑战赛,受邀参赛队伍均为大型企业的专业 TSCM 检测小组,RC ² 期望能通过赛事给国内商业 TSCM 团队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2025 年年底将举办第三届赛事。
风险 2:办公环境的暗中监视行为
同样地,对于敏感时期或者内斗的高峰阶段,可能会出现针对核心高管的暗中监视、窃听行为。
如下图所示,这是欧洲某企业核心高管,收到的桌面金属摆件礼品,一直放在自己桌上。
直到数月后,企业内部由于出现多次内部信息泄露事件后,聘请了专业物理安全检测团队进场,才发现这个金属摆件内部,实际上是一个搭配了高容量电池的定制 WIFi 针孔摄像头 + 录音器材。
很明显,有人通过 WIFi 连接这款礼品进行窃听和偷录,所以才出现了商业秘密泄露的安全事件。
类似地,从桌面键盘、鼠标、电子摆件到书架公仔、礼品等,都可能存在风险。
国内某企业副总裁,多次出现在办公室里的谈话内容外泄情况,便派子女参加了 RC ² 的 "Level-2 商业秘密保护课程 "。课程学成返回后,在自行反复多次检查办公室后,终于发现他人赠送的某款礼品内,安放了自带电源的窃听器材。
下图是 2024 年欧洲某公司,在出现多次泄密事件后,开展专业检测时发现踢脚线内暗藏的窃听器材,疑似公司进驻前二次装修时被装入。
风险 3:涉及个人隐私的跟踪 + 录像取证
对于某些试图通过暗中跟踪获取个人住所与隐私,或者抓住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来制造所谓 " 负面证据 " 或 " 缺乏企业责任 " 等道德谴责。
而且,现实中确实总会有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个体,会接受那些不见光或者明显不合规的委托,比如通过在企业高管私车上安装 GPS 定位器,跟踪到个人住所信息或酒店开房细节,进行偷拍或偷录等。
这是 RC ² 团队在某位高管的私家车上找到的 GPS 定位器,在宝马 SUV 的后备箱内发现 ...... 背后故事略
风险 4:更为深入的暗中调查 + 威逼利诱
商业暗战,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派遣专人潜入对方部门获取信任,或者在某些高压、威胁与利诱之下,亲信之人出现临阵倒戈行为,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
RC ² 作为世界侦探总会、全日本综合调查业协会、中国香港侦探总会等多个调查协会的会员,参与过一些内部交流研讨,听闻过在某个委托案例中,派遣专人通过正式面试进入企业,担任某部门助理,开展长期的暗中调查取证。
03 家族内斗期间重要安全建议
随着家族内斗引发的各种不稳定状况,按照波纹效应,往往也会引起连锁反应或扩散效应,比如也会引起外部势力甚至友商的窥视与试探,甚至会导致有些原本防护严密的企业出现不同层面的风险与隐患。
...... 从最近几年日趋上升的各类窃听事件中,所有管理层都应该吸取一些教训。
■ 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要清楚风险来自何处
• 非法录音与电子窃听,依然是当前商业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 私人谈话的内容往往极具价值,所以也是商业刺探的首选目标。
• 巨大利益诱惑下,身边器重的人,也可能不再值得信任。
• 开展关键交流 / 对话的地点,一直都是商业跟踪定位的主要目标。
• 私人会所在防御物理渗透上较为薄弱,容易遭受第三方窃密。
• 如果已经发现一个窃听器材,那也意味着可能还有更多。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 重要安全建议
针对本文提及的部分安全风险,以下给出对应的安全建议,仅供参考:
• 不定期对核心高管办公室 / 核心会议室开展专业反窃听检测
• 对内部会所 / 别墅开展检测,并启动二次安全保密强化改造
• 培养隶属于自己的检测小组,或者选择业内可靠的第三方专业检测团队
• 对有权限进出核心办公环境的保洁、维修及第三方绿植养护人员等加强红区限制;或提升物防安检;或开展背景审查
• 即使是私人谈话,也尽量避免在开放环境下交流,如咖啡厅、开放茶庄等
• 随机改变一些固化的生活工作习惯,比如临时换车前往目的地;临时更换另一个独立安保团队;临时取消预订酒店并更换;更换常喝的咖啡品牌等
还有更多细节,无法一一列出,建议采购 RC ² 开发的「DCCE 高管隐私保护专项课」,了解各类非法监视风险,提升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加强贴身秘书团队安全意识等。
听说由于自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家族企业的子女们都开始患得患失,虽然下图大概率是个段子,但也有可能成为现实 ~
8 月起,除了标准的 Level-2 课程外,RC ² 还将陆续推出 TSCM 行业开源情报搜集、高复杂度强弱电线路检测、海外商业调查行业基础、智能手机安全防护等方面课程,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欢迎新老学员们报名 ~
我们 8 月深圳 / 上海站 Level-2 课程上见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