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李若菡
2025 年上半年,欢瑞世纪 ( 000892.SZ ) 未能扭转亏损局面,公司近两年半累计亏损金额达 6.45 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近年核心艺人持续流失,杨紫、任嘉伦、张予曦等相继离开,公司的艺人经纪收入随之下滑。虽然影视剧及衍生品收入带动整体增长,但公司近年来内容影响力已大不如从前,多部剧集口碑下滑。在缺乏爆款作品支撑的情况下,公司 " 以老带新 " 模式成效有限,新人出圈难度攀升。目前,公司积极发力短剧业务,但该业务的扩张导致公司销售费用激增,进而挤压盈利空间。
仅凭成毅难撑大局
2025 年半年报显示,欢瑞世纪实现营收为 1.98 亿元,同比上升 83.72%;归母净利润为 -639.38 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3 年以来,公司便处于亏损状态。2023 年及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7 亿元、-2.41 亿元。经计算,公司近两年半累亏金额达 6.45 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作为业界知名的 " 造星工厂 ",欢瑞世纪近年来却面临艺人不断流失的难题。
2021 年 11 月,凭借《香蜜沉沉烬如霜》和《亲爱的,热爱的》两部爆款剧集走红的杨紫宣布与公司解约。随后在 2023 年,李小冉在与公司签约仅一年后也选择离开。2024 年,欢瑞世纪旗下核心艺人任嘉伦正式宣告解约。今年 4 月,最有望接任 " 欢瑞一姐 " 的张予曦也选择离开。
随着多位艺人的离开,欢瑞世纪的艺人经纪收入随之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该业务实现收入为 6346.7 万元,同比下滑 23.69%;毛利率为 64.19%,同比下滑 21.29 个百分点。
在外界看来,接连失去多位艺人后,成毅成为欢瑞世纪唯一的 " 顶梁柱 "。证券之星注意到,成毅在 2023 年凭借武侠剧《莲花楼》实现大爆后,其后续上映的作品热度、口碑均表现一般。2024 年,由欢瑞出品、积压近五年的谍战剧《深潜》播出后市场反响平淡,云合集均播放仅 1000 万左右。
近期,成毅主演的《赴山海》上映,该剧改编自温瑞安的经典武侠小说《神州奇侠》,开播前因原著 IP 加持备受期待。然而播出后,剧集在剧情改编、妆造等方面引发不少争议。从当前反馈来看,原班人马似乎难以再现《莲花楼》高光。
不仅如此,《赴山海》并非由欢瑞世纪出品,而是由腾讯视频、爱奇艺、稻草熊联合出品,而成毅的几部作品《狐妖小红娘 · 王权篇》《长安二十四计》均为外部平台出品。
内容影响力下滑
今年上半年,欢瑞世纪的影视剧及衍生品收入为 1.34 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推动了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收入增长的背后尚存隐忧。目前,市场头部剧集的集中度同比下降,剧集数量增加但爆款减少,市场常态从 " 一枝独秀 " 转向 " 分散式 " 格局。2025 年上半年集均破 5000 万剧集 3 部,较去年同期减少 2 部。
目前,欢瑞世纪的内容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已大不如前。公司早年曾成功推出《宫锁心玉》《古剑奇谭》《盗墓笔记》《大唐荣耀》等多部爆款剧集,但这些高光作品均集中在 2017 年之前。近年来,公司影视内容品质与口碑明显下滑,多部剧集豆瓣评分持续走低,如《山河月明》《与君歌》《长安诺》均仅获 5 分出头,联合出品的电影《十年一品温如言》评分更低至 2.8 分。
从欢瑞世纪的作品储备来看,公司目前手握《天命在我》《枭臣》《天香》《谪仙》《十州三境》《捕星司》等 40 余部 IP 的电视剧改编权。其中,《谪仙》《天香》《枭臣》等均为古偶仙侠题材。
但古偶仙侠题材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市场对该题材已出现审美疲劳,且同质化剧情严重,爆剧的概率也随之走低。今年 4 月,由欢瑞世纪出品、张予曦主演的《千秋令》播出,该剧由曾执导《仙剑奇侠传》系列和《琉璃》的导演麦贯之操刀。根据云合数据,该剧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不足 1%,最终评级仅为 B+,可见市场热度与播出反响较为平淡。
爆剧断档,欢瑞世纪新人出圈的难度也随之攀升。" 以老带新 " 一直是公司培养新人的核心模式,即在由成名艺人担任主演的项目中,为旗下新人安排重要角色,通过成熟演员的号召力带动新人曝光。但由于公司爆款难出,新人亦难以获得热度。
销售费用激增侵蚀利润
证券之星注意到,近年来,欢瑞世纪正积极向短剧领域发力,目前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短剧业务布局。公司已完成短剧运营投放平台的建设,并在微信、抖音、快手、红果、拼多多等多个平台开设剧场账号及小程序矩阵,同步推行付费与免费运营模式。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欢瑞世纪已上线多部短剧作品,其旗下 " 星恋剧场 " 和 " 凤麟剧场 " 两大抖音账号累计播放量突破 20 亿次。公司在 2025 年半年报中也明确提及,短剧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然而,短剧业务的快速扩张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所换来的。为支持该板块发展,欢瑞世纪在营销投放和人力方面持续加大投入。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飙升至 1.29 亿元,同比激增 591.15%,销售费用率高达 65.15%,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同时,由于公司中介服务费及 IP 项目损失费用增加,其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35.66%,为 3801.07 万元。上述两项费用的增长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在拓展短剧之外,欢瑞世纪也在积极布局 AIGC 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与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建 " 麟跃 "AI 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 AI 在影视行业的应用落地。不过,该项合作仍处于早期阶段,其能否切实提升内容创作与制作效率、缓解公司业绩压力,尚待持续观察。
亏损之际,欢瑞世纪的 " 造血 " 能力也较为薄弱。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1 亿元,同比下滑 16.5%,公司称主要系本报告期内拍摄影视剧项目投资和短剧业务前期费用增加。
不仅如此,公司还面临存货高企的问题。由于公司尚有多部剧集积压,至今仍未顺利播出,其存货金额较高。截至 2025 年 6 月,公司存货金额为 6.73 亿元,较年初增长 11.24%,占当期营收的比例为 339.9%、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达 50%。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