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0 日凌晨,苹果方面正式发布了全新的 iPhone、Apple Watch,以及 AirPods 机型。对于这些新品,我们三易生活此前已经在《史上改变最大的苹果新品,这次所有人都该满意了》中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解析,并在《iPhone 17 还没上市,我们先来 " 评测 " 关于它的谣言》中与大家一起 " 鉴赏 " 了关于此次新品的谣言。
尽管今年的新 iPhone 在发布后,很快就已经于各渠道开启了预售活动,而且从京东方面公布的 " 预售 1 分钟成交量超去年全天 " 等数据来看,在全系配置大幅升级、造型也进行了调整后,这一代旗舰 iPhone 显然具备了比过去更好的 " 卖相 "。但毕竟 iPhone 17 系列中的三款机型以及其他新品要到 9 月 19 日才会开售,因此至少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朋友还没有机会真正摸到这次的新机。
不过就在这一大批新机正式开售的前一天,我们三易生活提前 " 上手 " 了此次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亮相的所有新品。不仅如此,我们还与 iPhone 全球产品经理 VP Kaiann 进行了沟通,由此也可以为大家揭秘此次 iPhone 17 系列在新设计、新功能背后,一些可能还没有被大家注意到的细节。
新耳机、新表:外观变化不大,但内部的升级可不小
首先,我们来看看苹果方面此次发布的 AirPods Pro 3 和一大票 Apple Watch 系列新品。
对于 AirPods Pro 3,此前有看过发布会的朋友可能还记得,苹果方面几乎只提到了它的两个升级点,即翻倍的降噪能力以及新增了心率测量功能。
实际上真正拿到手上就会发现,AirPods Pro 3 的外观轮廓也有着细微的改动,它的佩戴稳定度对比上代有所增强,这可能是降噪效果改善的其中一环,也有可能是为了更精确的健康监测能力。但不管怎么说,对于特别重视降噪的朋友来说,更牢固的佩戴体验显然是值得高兴的一个改进点。
相比之下,Apple Watch 产品线今年则一口气更新了三款机型,即新的 Apple Watch SE 3、Apple Watch Series 11,以及偏硬核登山和潜水表定位的 Apple Watch Ultra 3。
从外观上来看,三者与它们各自的前代机型相比变化不大,Apple Watch Series 11 和 Apple Watch Ultra 3 因为更换了新的 Ion-X 玻璃表镜,所以屏幕的耐摔性以及屏幕观感上的通透度都有明显提升。
但与变化不大的外观相比,刚刚亮相的全新 " 苹果表 " 都将升级都放在了内涵上。一方面是全新的 Watch OS 26 在智能手表上也带来了绚丽的液态玻璃界面风格,另一方面,哪怕是定位入门款的 Apple Watch SE 3,也配备了与同代旗舰相同的 S10 芯片。
换句话说,无论是客观上的性能、算力水平、潜在的健康监测算法复杂度,还是从长远的系统更新周期来说,即便今年的入门款 " 苹果表 ",都要远胜目前市面上其他操作系统的全智能手表竞品。而且考虑到当下各家在智能手表芯片的更新积极性上,没有一个能与苹果相比,所以 Apple Watch SE 3 很有可能会成为全智能手表这一细分市场里、具备压倒性竞争力的 " 黑马 "。
iPhone 17:更大、更多彩,除了高刷屏边框还更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此次 iPhone 17 系列的外观设计。毕竟这可能是新机变化最大,同时也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一个方面。
首先是 " 标准版 " 的 iPhone 17,与上代相比,它在机背部分的特征改变可能是最小的。因为它依然采用了垂直排列的胶囊状后摄 Deco,结构也依然是大家熟悉的玻璃机背 + 玻璃 Deco 饰板,并搭配金属镜头圈的堆叠设计。
不过作为标准版机型,iPhone 17 依然提供同系列机型中最多的配色选择。另一方面,它这次的机身尺寸也不再像过去那么 " 迷你 ",而是来到了与 iPhone 17 Pro 相同的 6.3 英寸。
但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那就是虽然大家都知道 iPhone 17 这次采用了与 iPhone 17 Pro 相同,具备 3000nit 峰值亮度、120Hz ProMotion 可变刷新率的屏幕。但是无论从官方公布的机身尺寸参数、还是实际观感来看,iPhone 17 的机身都似乎要比 iPhone 17 Pro 还更 " 矮 " 和 " 窄 " 那么一点点。换句话说,它的边框宽度控制得甚至可能比 Pro 款更好。
而且关于苹果今年全系 " 一视同仁 " 的这块新屏幕,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它首次支持了完全关闭 PWM 调光的功能。很显然,苹果方面也注意到了消费者对于 PWM 调光在护眼方面的疑虑,并首次明确做出了技术上的改进。
iPhone Air 又薄又 " 尊 ",Pro 版明确主打专业向
接下来是史上最薄的 iPhone,仅 5.64mm 厚度的 iPhone Air。
不得不说,它确实是有史以来设计最精密,同时可能也是做工用料最好的一款 iPhone。在本世代的机型中,iPhone Air 有不少 " 独占 " 的设计和用料,其中包括钛合金中框、复杂的一体成型玻璃后盖,以及据称是行业首发的超薄 3D 打印 USB 接口。
而且从 iPhone Air 这次全系低饱和度、强调钛金属质感的配色设计来看,它的定位甚至有可能比 iPhone 17 Pro 更靠近所谓 " 尊 " 和 " 贵 " 的概念。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讲?因为今年的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对整机结构、材质,甚至可以说是产品印象都进行了大幅调整。一方面,它们取消了钛金属中框,改用了中框与后盖一体式的铝合金框架设计。另一方面,它们这次的配色、尤其是主推的 " 星宇橙 " 版本可谓是相当亮眼且大胆,甚至会让人联想到 Apple Watch Ultra 系列上橙色打孔表带的那种 " 狂野感 "。
按照苹果方面的说法,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换用新设计带来了至少三个方面的好处。
其一,大面积的铝合金框体配合 iPhone 首次搭载的 VC 均热板,大幅改善了持续性能释放水平,特别是在长时间游戏和视频拍摄中能带来显著的优势。
其二,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如今的铝合金框架不再只是中框上的 " 一圈 ",而是中框以及后盖上半部分连在一起的整体结构。这就大幅加强了整机的抗冲击和抗扭转能力,也更加符合它们作为专业影像创作设备的耐用性要求。
第三个好处就比较有意思了,根据苹果营销主管 Greg Joswiak 和硬件工程主管 John Ternus 此前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的说法,更换为定制的铝合金机身后,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还得以实现比此前钛金属或不锈钢版本更多彩的阳极氧化处理。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 星宇橙 " 配色诞生的原因。
从影像到性能,新款 iPhone 都值得更进一步思考
除了体验新机,我们三易生活还与 iPhone 全球产品营销副总裁 Kaiann 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正如前文中提及的那样,不管是从苹果此次在发布会上、还是我们的实际使用感受来说,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的 " 产品形象 " 都更像是专业影像创作设备了。所以我们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苹果在增强产品 " 专业性 " 的同时,是怎么继续保证非专业用户体验的。
对此 Kaiann 解释到,iPhone 的影像设计在这一代产品上的思路非常清晰。对于普通用户,iPhone 17 系列的 Pro 和 Pro Max 款由于换用了 4800 万像素、比过去大了 56% 的全新传感器,所以使得它们在变焦能力上有了极大的提升,足以实现从广角算起最高等效 8 倍的光学品质变焦(注:如果是从超广角算起,其实是从 13mm 到 200mm 的八档)效果。换句话说,哪怕是非专业用户,一上手就能感觉到它们的 " 望远能力明显更强了 "。
类似的思路也体现在 iPhone 17 系列此次前摄配置上。一方面,这枚 1800 万像素的 "Center Stage" 前摄将传感器面积显著增大,同时它的正方形 CMOS 设计就意味着可以通过裁切," 自适应 " 垂直或者横向的各种拍摄方式。
最绝的是,苹果为这颗前摄还设计了自动扩大视野的机制。当检测到 " 多人合影自拍 " 时,就会自动扩大前摄的取景范围,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就能拍到更为宽广的自拍视场,因此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 " 专业摄影技能 ",就能明确感受到 iPhone 17 系列的影像有显著改进。
与此同时,针对专业用户,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首次加入了对 ProRes RAW 视频编码的支持,首次加入了 4K 120FPS 杜比视界拍摄功能,首次支持 Apple Log2 调色和广播级帧率,甚至与专业电影机大厂 Blackmagic 合作实现了用于专业电影拍摄的 Genlock 和时间码功能。
换而言之,当其他厂商都还停留在 " 专业功能 = 堆码率或堆帧率 " 这个阶段时,苹果早已真正地对制片公司、专业电影摄像师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软硬件两方面的适配。一切都是为了让 iPhone 能够与那些比它还要再贵几十倍、几百倍的设备协同工作,真正地当做电影摄像机来使用。
而在性能方面,大家都知道今年的 A19 Pro 客观上再度实现了智能手机里最高的 CPU 单核性能。但比起常见的跑分或是炫耀峰值性能,苹果反而在发布会上强调了 "A19 Pro 的持续性能比前代上涨 40%" 这个概念。
针对这种重视 " 持续性能 " 的宣传策略,我们也咨询了 Kaiann。得到的答复是,这其实并非苹果在今年才产生的想法,而是一以贯之的设计思路。
说白了,比起跑分、苹果本就更看重 " 消费者在实际使用当中、能够用得到的性能水准 "。在今年的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上,通过芯片居中布置、增加激光焊接的 VC 均热板、采用大面积的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等新设计,A19 Pro 的持续性能确实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才会被选择在发布会上进行了强调。
当然,这也反过来提醒了我们,那就是对于其他那些同样峰值性能很好看的智能手机 SoC 来说,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是否又能做到像苹果这么大的提升幅度呢?不得不说,这或许会给整个手机行业在 " 衡量设备性能水准 " 的思路上,打开一个全新的方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