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 星期五|
NO.1 年内券商发债总规模达到 1.14 万亿元
券商发债 " 补血 " 如火如荼。9 月以来,已有华安证券、国泰海通先后拿到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公司债券的批文。此外,中信证券、第一创业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的申请也获得注册批复。9 月 17 日,包括财通证券、中国银河、华安证券、华鑫证券在内,至少有 4 家券商公布了新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合计发行规模超过 80 亿元。据 Wind 统计,截至 9 月 17 日,年内券商发债总规模达到 1.14 万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 6937 亿元。其中,今年 7 月 1 日— 9 月 17 日,券商发债规模约为 5438 亿元,在年内总规模中的占比约为 47%。
点评:券商发债规模大增显示行业积极补充资本实力,为业务扩张和风险抵御提供支撑。头部券商融资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此举将增强券商资本中介业务能力,对资本市场活跃度形成正向推动,同时反映机构对市场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NO.2 券商基金代销延续强态势,指数基金成新战场
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公募权益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前 100 家基金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 51374 亿元,环比增长 5.89%。其中,券商渠道延续强态势,57 家券商跻身代销百强榜,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稳居行业前两位,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分别达 1421 亿元和 1266 亿元;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后的 " 国泰海通 " 首次跻身券商前三,全渠道排名跃升至第 12 位。股票型指数基金已成券商 " 护城河 "。百强机构中,券商在该品类保有规模占比高达 55%,23 家券商规模超百亿。
点评:券商基金代销延续强势,指数基金成新战场。数据显示,上半年百强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长 5.89%,券商渠道表现亮眼,57 家券商入围百强。中信、华泰稳居前两位,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跻身前三。指数基金已成券商核心优势,百强机构中券商占比高达 55%,23 家规模超百亿。这一趋势将强化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推动基金行业格局优化,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NO.3 月内 87 只公募基金恢复大额申购
9 月 17 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宣布自当日起取消旗下南方安泰混合对非个人投资者的大额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限制,恢复正常申赎业务。近期,一批公募基金限购松绑。据统计,截至 9 月 17 日,月内全市场已有 87 只公募基金陆续恢复大额申购。从整体数据看,9 月份以来恢复大额申购的 87 只公募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达 53%,涵盖主动管理型与被动指数型产品。例如,此前因规模快速增长而实施 10 万元限购的某绩优偏股混合基金,于 9 月 12 日宣布取消申购限额。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放开限购,既为自身补充 " 弹药 ",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低位布局的机遇窗口。
点评:月内 87 只公募基金恢复大额申购,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过半,释放积极信号。此举既为基金公司补充资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低位布局机会。对相关基金公司而言,规模有望提升,管理费收入或增加;权益类基金集中放开,或带动市场资金流向优质标的;整体看,基金公司对后市信心增强,有望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振投资者情绪。
NO.4 私募 " 百亿俱乐部 " 格局生变,量化私募占比接近五成
今年以来,随着 A 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私募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2 日,国内证券投资类百亿级私募数量已达 92 家。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增至 45 家,占比接近五成。整体来看,量化私募的崛起与主观策略私募的分化,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点评:量化私募在百亿俱乐部中占比接近五成,反映 A 股结构性行情下量化策略的适应性增强。头部私募机构集中度提升,将加剧行业资源向优势机构倾斜。量化与主观策略的分化,促使市场参与者重新评估投资方法论,对整体市场效率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策略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