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室 09-19
盛威时代,靠高德流量“喂大”的网约车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出品|公司研究室 IPO 组

文|曲奇

近期,网约车平台盛威时代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盛威时代在传统的公路客运票务细分领域在市场占优势地位,但向网约车业务战略转型后,公司已沦为聚合平台(主要是高德)的一个高流量、低利润的运力履约合作伙伴。

盛威时代以牺牲盈利能力和战略自主性为代价,换取收入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公司似乎还未找到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发展路径。

转型加入网约车高烈度竞争市场

盛威时代成立于 2012 年,前身是北京盛威南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是用友网络前副总裁姜生喜。

创业初期,姜生喜将目光瞄向了传统道路客运行业,自身定位为关键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为客运站和运输企业开发在线联网售票系统。

在客运联网售票领域,盛威时代具有先发优势。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盛威时代已在 30 多个省份承接省级道路客运数字化项目,并与 12306、航旅纵横、携程等 OTA 合作销售大巴车票。按 2024 年的售票量计算,盛威时代在中国道路客运信息服务市场的市占率第一,达到 16.3%。

不过,这项业务在盛威时代的收入中占比在逐渐降低。

2022 年到 2024 年,客运服务收入分别为 4826.8 万元、6899.9 万元、7012.8 万元,占比分别为 5.9%、5.7%、4.4%。2025 年上半年,客运服务收入 3302.5 万元,同比下滑 7.6%,占比由 4.9% 降至 3.7%。

起家的业务变得不再重要,这是因为盛威时代早已将目光转向了网约车行业。盛威时代的转型,或许与阿里巴巴有较大的关系。

2016 年,盛威时代的 A 轮增资中,阿里旅行以 7500 万元认购公司 20% 股权。此后,阿里旅行不断加码对盛威时代的投资。2017 年 7 月,阿里旅行在 A+ 轮融资中追加 5350 万元,2018 年 9 月的 B 轮融资,阿里旅行再度出资 2187.76 万元。

截至 IPO 前,阿里旅行直接持股 27.0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8 年,盛威时代推出了 "365 约车 " 平台,正式 " 杀入 " 网约车赛道。这标志着盛威时代从一个相对稳定、利润可观的 B2B 细分市场,跃入了一个竞争异常激烈且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 B2C 网约车战场。

2019 年,365 约车进驻高德聚合打车平台。

依托高德庞大的用户流量入口与地图导航,盛威时代很快实现了业务的指数级增长,同时也为其对单一平台的高度依赖和利润压力埋下了伏笔。

营收对高德依赖日益严重

网约车业务让盛威时代的收入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总收入从 2022 年的 8.16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5.9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9.8%。2025 上半年,公司总收入 9.03 亿元,同比增长 24.4%。

这几年,盛威时代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网约车。2022 到 2024 年,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86.2%、85.3%、88.9%。2025 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 90.4%。

这种日益增长的业务集中度,使得公司整体财务健康状况几乎完全系于网约车业务的表现。

然而,快速的收入增长并未转化为可观的利润。

网约车业务方面,公司以自有入口与聚合渠道(尤其高德地图)获取乘客流量,按单向乘客收取服务费,同时向司机侧支付服务费 / 奖励以维持供给与履约。补贴强度直接影响毛利率和亏损幅度。

2022 年到 2024 年,网约车业务毛利率逐渐下滑,分别为 2.9%、1.%、-0.2%。这表明公司为了维持订单量和市场份额,正在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

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由同期的 -0.5% 转为 0.5%,能否持续尚待观察。

反观客运服务,2022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 44.3%、53.7%、55.9% 和 68.9%,逐年提升,说明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定价能力。

盛威时代的网约车业务模式在根本上依赖于高德平台。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盛威时代通过高德产生的总交易额(GTV)占其网约车服务业务总 GTV 的比例分别为 92.9%、89.5%、93.9% 和 94.5%。

在招股书中,盛威时代明确指出,对少数聚合平台的依赖是其面临的一项重大经营风险。

这种模式虽然带来了规模,但也让公司在议价能力和战略自主性方面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高德在佣金结构、派单算法或战略优先级上的任何微小调整,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对盛威时代的收入和利润造成毁灭性打击,而盛威时代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同时其自己的 "365 约车 " 平台早就变得无足轻重。

牌照优势未转化为市占率优势

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呈现 " 一超多强 " 以及聚合平台崛起的竞争格局。按 2024 年 GTV 计算,滴滴市占显著领先,第二梯队为多家区域 / 品牌平台,盛威时代以约 0.49% 份额位列第 14 位。

市占率虽不占优,但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已获 204 张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在行业内其牌照数量为全国第二。

在牌照方面,盛威时代彷佛是一个巨人,但市占率方面却像一个矮子,市场地位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矛盾。

这说明公司拥有强大的合规能力和广泛的地理覆盖,却缺乏直接获取和留存用户的 " 品牌力 "。

在行业品牌影响力上,盛威时代无法与滴滴抗衡;在服务质量和车队控制上,又不及曹操出行、T3 出行等主机厂背景的竞争对手。眼下,公司被困在同质化的市场中,与成百上千家小平台一同争抢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

高德、美团为这些网约车平台提供了流量入口,让网约车公司无需承担高昂的获客成本即可接触到海量用户,但也将这些公司转变为提供履约服务的供应商。

这是因为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试图通过扩大聚合模式的规模对抗滴滴,但又希望保持轻资产的运营模式,避免直接管理司机和运营牌照所带来的复杂性,这便为盛威时代提供了机会。

然而,经过多年的探索,这种模式并为给盛威时代提供一个可持续盈利的路径。过去三年,公司网约车业务毛利率不断下行,长期亏损。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达到 4.99 亿元、4.82 亿元、4.26 亿元,3 年累计亏损 14.07 亿元。

在改善盈利方面,盛为时代或许可以利用其庞大的牌照网络,增加与美团、百度等聚合平台的合作,以实现订单来源的多元化,也可以发挥其在传统客运领域的 B2B 优势,拓展利润率更高的定制化 " 出行 +" 服务。

精彩回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网约车 高德 ipo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