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有两辆车,以前儿子每天回家都得在小区里绕好几圈找空车位,还总接到挪车电话,现在有了共享车位,下班回来顺顺利利就能停好车,小区道路也比以前宽敞多了!"9 月 17 日上午,看着紫迪兰庭小区里崭新的 " 共享车位 " 标识,居民胡阿姨笑着向记者讲述停车难题解决后的变化。当天,施工人员正进行车位改造收尾工作,55 个新增共享车位中已有 54 个投入使用。
据了解,金山区张堰镇紫迪兰庭小区由 3 个片区组成,共有车位 737 个,但系统登记车辆数量已超 1000 辆。由于车位缺口过大,每到停车高峰时段,小区内 " 一位难求 ",不少居民饱受停车之苦。" 每到傍晚停车高峰,小区道路上随处可见找车位的车辆,剐蹭事件也时有发生。" 康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竹青坦言,停车矛盾也曾是小区邻里摩擦的导火索之一,不少居民都为此犯愁。
今年 4 月,这一难题被纳入张堰镇党建引领物业治理 " 一小区一策 " 攻坚行动,成为重点破解的民生难题。由张堰镇第一综合网格牵头,先后 5 次召开专题会议,多次现场调度,整合康和居民区党支部、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镇规建办、派出所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制定了《紫迪兰庭小区停车难破解方案》。通过党组织牵头抓总,原本存在的部门壁垒和职责界限被有效打破,形成了 " 镇党委统筹协调、居民区党组织具体落实、相关单位密切配合 " 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为方案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此后,居民区 " 三驾马车 " 联合职能部门,多次实地勘察、入户走访,最终确定 " 内部挖潜 + 外部拓展 " 的破题思路。
在 " 内部挖潜 " 上,对小区 46 个关键点位进行整合优化,微调部分道路走向与绿化布局,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前提下拓宽停车空间,并集中清理长期占用车位的 " 僵尸车 " 和私装地锁、堆放杂物等私占车位行为,还充分利用小区内的小微地块、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增设车位。一系列 " 微改造 " 下来,成功规划出 55 个 " 先到先停 " 的共享车位,优先保障每户家庭 1-2 辆车的刚性停车需求。
考虑到后续可能出现的车位紧张情况," 外部拓展 " 也被列入计划。通过协调公共服务资源,在小区周边的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政府南广场开放夜间车位,供居民错峰使用,进一步解决小区内部车位不足的问题。
在方案推进过程中," 听民意、聚民智 " 成为关键。康和居民区党支部开展 " 叩门行动 ",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 900 余户居民,耐心倾听大家对停车方案的意见。" 我们边收集意见、边优化方案、边沟通疏导,就是要让居民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 王竹青说。最终,方案获得了超 3/4 参与征询居民的支持,不少最初持反对意见的居民,也因为方案的贴心调整,从 " 反对者 " 变成了 " 支持者 "。
如今,随着共享车位逐步投用,小区停车秩序焕然一新。" 现在小区里找车位的车少了,挪车警情比以前下降了不少,剐蹭事件基本见不到了。老人傍晚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散步、玩耍,也不用再担心被找车位的车挡路,安全多了。" 王竹青说,接下来,小区还将持续跟进车位使用情况,根据居民反馈及时优化管理细节,确保 " 停车难 " 问题得到长效解决,让居民告别 " 抢位焦虑 ",切实提升居民 " 幸福指数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