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河东区天铁街道旁岐社区的广场上,一场别样的 " 夜市 " 正热闹开场。近日,由旁岐社区联合天铁医院开展的 " 健康夜市 " 活动在这里开启,医生们化身 " 摊主 ",带着专业的医疗知识与贴心服务,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和贴心的健康守护。
专业诊疗团队送医进社区
" 健康夜市 " 活动刚一开始,医生们便被热情的居民团团围住。" 大夫,我这几天胃老是不舒服,您给看看?"65 岁的居民张大爷焦急地对中医科的医生说。医生一边耐心询问老人的饮食习惯、日常症状,一边熟练地进行 " 望、闻、问、切 ",随后仔细手写药方,并详细叮嘱注意事项:" 您这是脾胃虚寒,初秋季节要少吃生冷食物,多吃些温热、易消化的,像小米粥、山药粥就挺好。"
在外科诊区,经常腰疼的居民孙女士特意带着 X 光片前来咨询。" 您这是长期劳损导致的,加之受到风寒,所以会疼。" 医生一边看 X 光片,一边给出康复建议," 您还是要尽快抽时间来医院系统检查一下,通过穿刺治疗的方案,可以免去手术之苦。"
AI" 智能问诊 " 科技赋能健康
在 " 健康夜市 " 活动现场,中医 AI 四诊仪体验区前围满了等待体验的居民,大家对这个新鲜玩意儿充满了好奇。体验时,居民只需要将面部和手臂放到设备的相应位置,很快就能完成中医体质辨识、舌象分析等检测,快速生成一份系统的专属健康报告,并结合诊疗数据提供科学饮食建议、运动方案及中医调理指导。
" 真是太神奇了!AI 生成的报告不仅说我睡眠不好,肝气不舒,烦躁易怒,还给我开了包含柴胡、党参在内的十几味中药组成的药方。" 刚体验完的居民赵阿姨拿着体检报告连连称赞。
据介绍,AI 四诊仪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 " 望、闻、问、切 " 四诊方法的智能健康评估设备。它通过图像识别、语音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传感器技术,采集舌象、面色、声音、脉象等信息,并基于大数据模型提供健康状态分析与建议,辅助中医诊疗或健康管理。
打通基层医疗 " 最后一公里 "
此次 " 健康夜市 " 活动,天铁医院精心调配了一支由 20 多位骨干医生组成的 " 健康服务队 ",涵盖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多个常见病科室。活动中,各个科室的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医生们忙着问诊、把脉、制定理疗方案,一刻不停地为在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无论是慢性病调理,还是日常身体不适,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诊疗建议,真正让居民实现了便捷就医。
" 这样的惠民义诊活动真便民,白天我们都要上班,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没时间去医院,没想到你们在晚上把义诊活动办到了家门口,这样的服务真是做到我们心坎上了。"" 医生不光告诉我血压数值正常,还叮嘱我平时少盐少糖、多锻炼,这些细节比单纯看个结果贴心多了。" ……社区里的 " 上班族 " 们不停地夸赞着。
据旁岐社区党委书记胡延军介绍,当晚共服务居民 300 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500 余份,真正实现了 " 便民医疗 " 直达 " 最后一公里 "。" 我们要把专业医疗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胡延军说,社区 " 惠民义诊 " 活动还会持续开展,通过党建搭台、医疗唱戏,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社区每个家庭,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
(记者 何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