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已是独角兽,或刚启动种子轮,或已家喻户晓,或长期身居幕后,或正起于微末,但他们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微观脉搏,是这轮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微观主导者和实践者,不同行业成千成万的他们的身影汇聚,投射变革的洪流。
由财联社和《科创板日报》联合发起的 " 连线创始人 /CEO" 栏目,主要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 /CEO 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科创板日报》9 月 19 日讯(记者 李煜 实习记者 戴嘉怡) 自十余年前兴起的中国自动驾驶发展浪潮,持续为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彼时,从百度 Apollo 走出的一批自动驾驶技术人才,如今已成为国内绝大多数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核心创始人与高管。
在这其中,曾是百度 Apollo 开源系统的贡献者之一的庄立,于 2021 年 7 月在意外失去硅谷的工作后," 技术直男 " 的他决定回国创业,并在 2021 年 8 月注册创立了九识(苏州)智能有限公司(下称:九识智能)。
九识智能集自动驾驶研发、生产及物流运营于一体,可提供相关运力方案,以及无需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运输产品。该公司成立时间不算长,但发展速度颇为迅猛。
据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庄立介绍,截至今年 8 月,该公司已在国内 300 多座城市运营超 7000 台无人车,日均运营里程约 20 万公里,累计运营里程超 3300 万公里,在手订单超 10000 台。" 无人物流车行业爆发的临界点是 1 万台运营规模。"
截至目前,九识智能已完成四轮融资,累计公开融资额超 4 亿美元。
近期,庄立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九识智能的最新发展故事。
▍三个关键词:降本、提效、扩场景
在庄立看来,物流行业的末端配送存在两大痛点:招工难、运营成本高。" 无人物流车的出现,可有效解决行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传统岗位之间,并非取代与淘汰的关系,而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协同共生的关系。"
回看九识智能业务发展,2022 年 5 月,该公司推出首款无人物流试验车;2023 年 5 月,九识首款 L4 量产车型 Z5 智能车城配车下线;2024 年 6 月,其推出全场景 Z 系列平台车型,发布会当日销量达 5290 台;2025 年 5 月,该公司发布 E 系列平台车型 E6,价格下探至万元区间,并推出 FSD 按月订阅。
庄立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无人物流车行业的本质不是‘卖车’,而是卖‘运力’。"
" 我们现在供不应求,产能需要尽快跟上来。在淮安、自贡都建了一些新厂,其中自贡工厂投入运营在即。几个厂整体产能目标为 3.5 万台 / 年。" 庄立表示,公司预计 2025 年将实现万台交付。
从产品成本结构来看,据庄立介绍,无人车成本还可以进一步下探," 如若与车企直接合作,还会有更简单的方式去制作底盘,进一步提高国产化替代率,实现进一步降本。"
庄立也是中国首批自动驾驶技术人员之一,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架构设计与技术实现。他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九识智能的产品研发核心围绕三个关键词,分别为:" 降本、提效、扩场景 "。
具体来看," 降本 " 即推进传感器精简、减少冗余配置,进一步提高国产化替代率,从而进一步降低硬件成本;" 提效 " 即重点提升产品的视觉能力,要能探测到更远距离,加强高速场景、复杂路口等运营安全性与效率;" 扩场景 ",则指一方面优化末端功能,如:研发 " 拟人化泊车 ",车辆可自主判断最优车位,另一方面结合大模型提升决策能力,如:遇到施工区域,大模型能通过路边指示牌、其他车辆绕行等信息,自主判断绕行路线。" 通过优化算法,还能给无人车部分硬件‘做减法’,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商业模式方面," 截至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售车 +FSD 按月订阅’的模式。租赁模式,我们会与合作方共建,我们则作为运力平台。" 庄立说道," 现在很多代理商逐渐变为我们的运营商。以前是人在网点囤快递,现在人只需要在网点把无人物流车管起来。"
截至目前,九识智能产品已应用于快递、商超、农业、电力、环卫等场景," 最主要的是,用模块化思维打破‘一车一用’的限制 "。
▍ 1 万台运营规模:" 无人物流车行业爆发的临界点 "
今年 8 月,九识智能推出 ADS 中心(即:Autonomous Driving Service)智慧物流城市融合体计划。据庄立介绍,该计划围绕 " 无人物流车标准化产品、个性化生态定制服务、运力服务体系、智慧城市新基建 " 展开,推动无人配送从 " 单点应用 " 迈向 " 系统级服务 "。
其中,个性化生态定制服务则基于标品底盘,可为冷链、环卫等场景提供定制方案;运力服务体系则是通过轻资产租赁模式,可按需调用物流、巡检等模块,降低前期投入;智慧城市新基建,则是联合政府、产业资本设立产研基建,推动 " 车-路 - 云 - 城 " 系统融合,让无人运力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庄立表示," 我们希望把九识智能从‘技术服务商’,转型为‘智慧城市运力生态构建者’。"
海外市场方面,2023 年 10 月,九识智能与新加坡平价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落地新加坡境内首个自动驾驶城市物流转运项目。2024 年,该公司加入了新加坡标准委员会工作组,参与了当地 TR-68 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工作,并获得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设备运营牌照。" 今年,我们在新加坡市场会实现大规模售卖无人物流车。"
除新加坡外,2024 年 9 月,九识智能与马来西亚 ALS(Autonomous Logistic Solutions),在吉隆坡启动首个自动驾驶物流车的公开道路试运行。这也是马来西亚首款具备道路资质的企业级 L4 自动驾驶物流车(ALV)。
2025 年 5 月,九识智能与阿联酋邮政集团签署合资协议,双方拟在阿联酋设立合资公司,计划 2026 年启动 L4 级自动驾驶城市配送的商业化运营。
" 就无人物流车行业而言,海外市场尚处于较为初期阶段。我们在中国市场推广业务的相关经验可复用至海外市场,海外多数国家目前处于一个政策的等待期。" 庄立如是说。
在庄立看来,公司已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 发展速度超预期 "。" 我们今年的原定目标是运营 1 万台无人物流车,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大概率会超过这一数字。"
谈及目前无人物流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庄立认为,市场很大,能够容纳很多玩家。长期来看,中国无人驾驶城配场景渗透率尚不足 1%,目前行业年产能仅几万台,市场空间广阔。
有市场观点认为,2025 年有望成为无人物流车行业爆发元年。对此,庄立表示认同:" 无人物流车行业爆发的临界点是 1 万台运营规模,唯有达到这一量级,才能形成‘技术降本 - 场景验证 - 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目前,行业仍处于‘普及’阶段,需要相关政策统一、持续完善,更多从业者推动行业发展。"
" 市场的真实需求,才是企业商业化的核心。唯有如此,才能在行业爆发期精准把握住机遇。" 庄立如是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