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链项目(以下简称天津新和成项目)一期在完成 " 三通一平 " 的基础上桩基工作全面开展。作为天津市重点项目,天津新和成项目总投资达到百亿元,建成投产后将为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链完善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百亿项目 构建高性能新材料产业链
天津新和成项目总投资约 100 亿元,总占地面积约 38 万平方米,项目将建设己二腈、己二胺和尼龙等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生产设施,采用新和成自有专利技术,全力打造己二腈 - 己二胺 - 尼龙 66 关键中间体及高端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将突破尼龙生产关键中间体的技术壁垒,有利于促进区域尼龙高性能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新能源等多个热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 一期项目将建设从己二腈到己二胺再到尼龙 66 的全产业链产品,目前在这一产品领域,我国依然主要依靠进口。一期建设完成后,我们将通过新和成自有专利技术,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进一步降低相关原材料成本,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副总指挥许丽华表示,南港工业区在原料供应、物流配套支持、产业集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项目将与上下游企业在南港工业区实现更紧密的对接合作,未来公司也会根据发展需求研判,有可能将新的产业链项目继续落地泰达。
" 新和成项目是我市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以链定产、以产招商、以商兴业’的典范案例。" 天津经开区南港产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南港工业区共推动总投资约 82 亿元的中电建、蓝浦新材料等 6 个项目签约落地;推动新宙邦、派森二期等 14 个项目试产投产;并推动中海油研究院、绿菱二期等 11 个项目开工建设,为区域产业链串链补链强链提供了重要支撑。
改革创新 助力项目按下 " 加速键 "
为确保天津新和成项目顺利推进,天津经开区多部门组成专班,协同联动,充分利用 " 泰达工改 5.0" 等多项创新改革举措,助力新和成项目比原计划提前 2 — 3 月实现开工,创造了石化项目建设的 " 加速度 "。
为了更好支持企业发展,结合天津新和成项目建设体量大、周期长的实际情况,天津经开区各相关部门从立项用地许可到施工许可,借助 " 专家 + 双管家 " 服务、模拟审批、桩基先行、分单体施工许可、容缺受理等多项惠企创新改革举措,最大程度压缩项目前期筹备时间,切实为项目 " 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 做好保障。
蓬勃发展 经开区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天津新和成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天津经开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近年来,随着泰达加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的发展动能正加速释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个个跃动的数字勾勒出民营经济的蓬勃图景:截至 2025 年 6 月,天津经开区民营企业数量超过 5 万家,占区域企业总数比例超过 92%;工业总产值完成 259 亿元,服务业 6 个重点门类营业收入 211 亿元,商销额完成 909 亿元,社零额完成 46 亿元,交通运输业营收完成 429 亿元,民间投资完成 36 亿元。
年初总投资 11.53 亿元的长城汽车天津曼德项目在经开区启动,区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实现再升级;7 月,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泰达 " 起航 ",天津金创区金融资源聚集水平再提升;备受瞩目的长城汽车新车型技术平台项目进展迅速,多款新车型蓄势待发……今年以来,众多民资背景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落地发展,他们已经成为提升区域产业聚集度、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支撑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
民营企业的 " 拔节生长 ",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 " 保驾护航 "。天津经开区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近年来,经开区在政策服务上做 " 加法 ",在执法审批上做 " 减法 ",在产业要素聚集上做 " 乘法 ",通过推出一揽子惠企政策包、服务企业申报各级各类政策支持、建设升级 " 迎商中心 "、出台 " 泰达工改 5.0" 等创新举措,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
" 民营企业是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锋队’,产业升级的‘生力军’。经开区将坚持把政策落实到位、把职责履行到位、把服务提供到位,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天津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作为国内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依托 " 化工 + 生物 " 两大技术平台,专注于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原料药等功能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50 强。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6 亿元,同比增长 42.95%。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通讯员 侯鑫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