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 | 彭元重
编辑 | 郑琳
二次上会后获注册批文,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恒坤新材 ")成色如何?
上交所官网显示,2025 年 9 月 12 日,恒坤新材 IPO 审核状态变更为注册生效,拟登陆科创板,募资将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两大扩产项目。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在业务从引进转型自产的过渡期间,近年来恒坤新材业绩 " 增收不增利 " 的特征显著。为加快自产业务发展,2022 — 2024 年(下称 " 报告期 "),恒坤新材在工厂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其房屋及建筑物原值、机器设备及仓储设备原值大幅增长,但产能提升却相对缓慢,且部分在建工程的信披值得关注。
此外,申报 IPO 同年(2024 年),恒坤新材第二大股东发生变更。其前第二大股东因涉开设赌场罪,持有的恒坤新材股权遭司法冻结并划转,此外,恒坤新材实控人配偶或曾与这名二股东存在商业关联。
9 月 15 日、19 日,就土建投资必要性、信披准确性、前第二大股东出资合法性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恒坤新材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超六成盈利靠引进业务,供应商合作终止致增收不增利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SOC、BARC、i-Line、KrF、ArF 等光刻材料和 TEOS 等前驱体材料,广泛应用于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各类工艺。
从产品类别上看,恒坤新材产品主要分为自产产品、引进产品两大类,报告期各期自产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38.94%、52.72%、63.77%;引进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61.06%、47.28%、36.23%。
与收入结构不同的是,虽然自产产品在营收上逐步占据主要地位,但在利润贡献层面,引进产品依旧是恒坤新材最核心的利润来源。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恒坤新材引进产品的毛利占比分别为 82.05%、74.42%、65.86%,始终保持在 65% 以上,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从引进产品这一业务模式来看,恒坤新材更接近 " 中间商 " 角色。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引进产品包括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等。其中,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属于相对标准化的产品,恒坤新材根据客户需求,与境外供应商对接产品引进;光刻材料属于高度定制化产品,即在恒坤新材帮助供应商完成产品导入前,供应商并不存在无需改良调整即可直接销售的成熟产品。
换言之,在引进产品业务中,恒坤新材作为中间商,主要负责向客户送样、测试以及验证,并不涉及产品的生产环节。
除了盈利依赖引进业务,恒坤新材还高度依赖核心客户。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恒坤新材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3.15 亿元、3.53 亿元、5.25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 99.22%、97.92%、97.20%。其中,恒坤新材向第一大客户 A1 的销售占比分别为 72.35%、66.47%、64.07%,对其存在较大依赖。
依赖引进产品业务与大客户,或让恒坤新材的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5 年上半年,恒坤新材营收同比增长 23.74%,利润总额、净利润较却减少 895.76 万元、251.87 万元,同比降幅分别为 16.76%、5.71%,主要原因为受部分引进产品合作终止的影响,引进业务毛利有所下降。
第二轮问询回复显示,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向客户 A1 销售的光刻材料(该产品引进自韩国 SKMP)是重要利润来源,这部分业务分别贡献 1.38 亿元、1.16 亿元、1.42 亿元销售毛利,占引进产品销售毛利的比例分别为 72.63%、69.28%、73.85%。
但在 2025 年年初,这一核心利润来源 " 断供 ",恒坤新材不再向客户 A1 销售引进 SKMP 的光刻材料,转而由韩国 SKMP 直接向客户 A1 销售相关光刻材料,绕开了恒坤新材这一中间环节。
在第二轮问询回复中,恒坤新材称,受 SKMP 合作终止影响,2025 年上半年,公司向客户 A1 销售引进光刻材料的收入、毛利及在手订单金额大幅下降,短期内对经营业绩造成了不利影响。
恒坤新材也在招股书中表示,若未来公司与其他主要引进产品供应商合作终止或交易条件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将导致引进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进一步下降,并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而从业绩预计情况来看,恒坤新材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仍将受到合作终止的影响,维持增收不增利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恒坤新材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48%~27.8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1.48%~2.9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26.70%~17.73%,主要变动原因与 2025 年上半年相关变动原因一致。
大手笔投资自主研发产品,报告期内房屋建筑物增长超 5 倍
事实上,恒坤新材或已意识到依赖引进产品的业务风险,其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充分认识到关键材料国产化应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将自主研发产品作为公司重要战略。
招股书显示,为进一步推进自主生产的转型战略,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在包括漳州二期、安徽一期工程等在内的厂房建设及设备购置上投入大量资金。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原值由 2022 年的 0.73 亿元大幅增长至 2024 年的 4.78 亿元,增幅达 554.79%;机器设备及仓储设备原值由 2022 年的 2.78 亿元大幅增长至 2024 年的 4.34 亿元,增幅达 56.12%。
不过,大额投资似乎并未给恒坤新材带来产能上的飞跃。
招股书显示,2022 年末,恒坤新材以 0.73 亿元的房屋及建筑物原值、2.78 亿元的机器设备及仓储设备原值就撑起了光刻材料 3.88 万加仑、前驱体材料 72 万加仑的产能。
然而招股书显示,在大额投资过后,报告期的光刻材料总产能仅增长了 56.62%,而前驱体材料的总产能更是仅增长了 16.67%。
大幅投资厂房与产线建设却未能带来产能的有效提升,一定程度上说明恒坤新材在产能爬坡方面或面临困难。
此外,招股书显示,2024 年末,除 4.78 亿元的房屋及建筑物原值外,恒坤新材在建工程 - 基建工程为 0.53 亿元。
根据证监会官网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57 号——招股说明书》第八十二条,发行人应披露对报告期经营活动、财务状况或未来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已履行、正在履行和将要履行的合同情况,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标的、合同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实际履行情况等,并分析对发行人的影响及存在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新增的在建工程,其土建投资的供应商、建筑面积、交易作价等情况,恒坤新材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未在招股书中进行相关披露。
前第二大股东涉赌股权遭冻结,或曾与实控人配偶存商业合作
除信披合规问题外,恒坤新材还曾存在股权代持问题,且其前第二大股东的出资合法性问题同样引人注目。
招股书显示,2016 年 7 月,吕俊钦与恒坤新材实控人易荣坤签署《股份代持协议》,以 1000 万元的对价受让了易荣坤持有的 250 万股恒坤新材股份,由易荣坤代持。2017 年 10 月,经过勾陈资本(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 勾陈资本 ")运作,这 250 万股股份才正式过户至吕俊钦名下。
2019 年 5 月,李湘江以 10 元 / 股认购 550.00 万股恒坤新材股份,其中 483.29 万股股份的认购资金来源于吕俊钦关联账户,系吕俊钦委托李湘江代持。
至此,吕俊钦通过直接及代持方式,合计持有恒坤新材约 19.55% 的股份,成为恒坤新材彼时的第二大股东。
然而,招股书显示,这名第二大股东的股权遭到司法冻结,并在 2024 年最终被全部划转。
裁判文书网显示,2013 年 7 月以来,吕 * 钦安排多人以营利为目的研发网络赌博平台,提供给他人用以开设赌场,获取巨额利益。
2022 年 2 月 7 日,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决定书披露,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吕 * 钦犯开设赌场罪一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决定指定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法院依照刑事第一审程序对该案进行审判。
招股书显示,吕俊钦名下的 2144.9 万股恒坤新材股份由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冻结,此后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法院作出的审理判决及执行裁定被司法划转。
招股书显示,其中 1664.91 万股股份被司法划转至国有全资单位淄博金控(全称淄博市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名下,后者因此成为恒坤新材现第二大股东;其余 480 万股股份则经山东省泰安仲裁委员会裁决,确认系吕俊钦为郭芳菲代持,并最终还原郭芳菲名下。
需要注意的是,恒坤新材实控人易荣坤的配偶陈艺琴,或曾与吕俊钦存在商业合作关系。
天眼查显示,陈艺琴曾于 2015 年在勾陈资本担任监事一职,这一任职直至 2021 年 10 月才退出,而勾陈资本正是此前协助吕俊钦完成 250 万股代持股权过户的关键主体。
不仅如此,2017 年 5 月,陈艺琴还与勾陈资本一同入股厦门万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 万人投资 "),而万人投资实控人正是吕俊钦,2018 年 6 月,陈艺琴悄然退出万人投资股东行列。
关于恒坤新材实控人易荣坤的配偶陈艺琴是否曾在勾陈资本任职、是否入股并退出万人投资以及吕俊钦此前出资的合法性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将继续保持关注。
(全文 3596 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