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早知道 前天
关于新型电池产业最新政策来了!一文解读固态电池关键材料、设备等要素(附公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产业链优势。下一步,将加强产业统筹布局,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面向中长期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编制《" 十五五 " 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近期 VIP《盘中宝》栏目持续追踪固态电池行业动态,并解读核心设备环节、关键材料及应用领域,一起来看

一、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政策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5 — 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产业端,固态电池技术在持续突破,多家电池头部企业明确量产计划。宁德时代计划于 2027 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国轩高科表明公司已完成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初步设计规划,产能规模确定为 2GWh,计划 2027 年前实现规模化量产。

亿纬锂能宣布其 " 龙泉二号 " 全固态电池研发成功成功下线,成都量产基地一期将于 2025 年 12 月建成,具备 60Ah 电池制造能力;二期计划于 2026 年 12 月实现 100MWh 年产能交付。孚能科技表示公司 2024 年底便建成全固态电池小试线,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 0.2GW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 60A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计划在 2026 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 GWh 级别。同时应用端,多家车企也纷纷布局固态电池项目,加速推进固态电池装车应用。

二、机构称固态电池替代空间广阔,消费电子、eVTOL、动力电池、机器人为核心应用场景

东吴证券表示,作为 " 新能源 2.0" 时代的战略高地,固态电池得到政策支持与大厂深度布局,产业进展持续加速。政策方面,2024 年以来固态电池政策持续加码,当前关键验证节点在 25 年底工信部中期审查。固态电池支持政策主要附着于新能源产业趋势演进,2020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首次将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2023 年 12 月一汽牵头成立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2024 年 5 月,工信部设立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计划投入约 60 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预计于 25 年底开展的中期审查成为固态电池产业趋势验证的核心节点,亦是龙头厂商成果分化的核心观察时机。此外,头部厂商以点带面驱动产业链发展,固态电池量产装车提上日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电芯厂,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整车厂均重点布局固态电池,根据公开的进度预期,2027 年是固态产业链验证的核心时间点。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未来持续对传统锂电进行替代,市场规模潜力大。根据 EVTank 的预测数据,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614GWh,2024-2030 年出货量 CAGR 超 80%,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亦有望持续扩大,2027 年为加速节点,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 亿元。固态电池有望在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导入,未来将持续赋能动力领域,eVTOL、机器人打开应用想象空间。从产业终局视角看,固态电池将实现对于锂电的完全替代,但中短期节奏上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低的领域将率先完成渗透。

相关上市公司:曼恩斯特、道氏技术、天奈科技

曼恩斯特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初步完成 " 湿法 + 干法 " 工艺装备的双线布局,其中在干法前段设备、陶瓷化材料应用、双层涂布及自动闭环控制等方面均有较深的技术沉淀。

道氏技术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供货。公司与安瓦新能源的合作正按计划正常推进。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富锂锰基前驱体作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基础,凭借其高容量、低成本及适配高压体系的特性,正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核心方向;公司富锂锰基前驱体已批量出货。

天奈科技已和国内主流研发固态 / 半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 CNT 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并向海外多家固态电池厂商提供相关产品,特别是美国的 Q 客户,公司为其独家供应商。

三、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机构指出设备环节最先受益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当前,固态电池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下游需求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正迎来产业化关键期,呈现出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技术路线逐步聚焦和应用场景开始拓展等特点。应用场景方面,固态电池正从 " 车用为主 " 到 " 全场景渗透 ",除新能源汽车、储能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于固态电池发展初期较高的价格接受度高,有望在该类场景率先落地应用。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设备环节最先受益。固态电池产线需要解决因新材料引入、工艺流程再造、作业环境变化等带来的诸多挑战,这就要求生产厂商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采买适配新材料、新工艺的定制化设备,例如在纤维化、胶框印刷、等静压环节需要引进全新的定制设备,在干混、辊压、叠片和化成分容环节,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随着固态电池生产线大规模的建设和投产,固态电池设备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最先受益的环节。

相关上市公司:先导智能、先惠技术、星云股份

先导智能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相关产品得到客户高度认可且已获得重复订单。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合作研发的干法辊压设备已成功交付客户并进入精细调试阶段。

星云股份电池检测设备已应用于固态电池研发、生产阶段的电池测试。

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增量材料

固体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其超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受到关注,其离子电导率已被提升到了与液态相近的水平。此前,丰田汽车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合作,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计划在 2027-2028 年间实现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韩国企业如 LG、三星 SDI 对硫化物技术路线重点布局,三星 SDI 计划 2027 年全面投产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

光大证券指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原材料硫化锂是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增量材料,逻辑最顺;其次硅基负极、碳纳米管的渗透率和添加比例也将受益于固态电池技术趋势而提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实验室小规模制备阶段已经成熟,扩大量产规模、供应链成熟与降本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国内部分企业已具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吨级量产能力,2025-2026 年将有十吨级到百吨级生产线落地。

相关上市公司:当升科技、道氏技术、国轩高科

当升科技已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系统布局硫化物等多个技术路线,成功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已实现稳定制备,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目前多款电解质产品已经获得下游头部电池厂商与车企的认证及导入。

道氏技术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目前都正积极与头部企业进行合作开发送样测试,从客户端反馈数据来看,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硅碳负极方面,公司新型气相硅碳负极的核心是多孔碳基体,与友商的多孔碳基体有较大的差异,带来硅碳负极产品明显优势和特点,如首效和粒度集中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国轩高科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电池 " 金石电池 ",该款 30A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成功通过严苛的 200 摄氏度热箱测试。

VIP 是财联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的高端资讯板块,记者独家首发、星矿大数据核心支持、数十家券商和公私募机构联动使得 VIP 具备更好的前瞻性和市场契合度,成为行业中备受欢迎的高端付费产品之一。

《盘中宝》《风口研报》《电报解读》《狙击龙虎榜》《财联社早知道》《九点特供》《研选》《公告全知道》《风口专家会议》《金牌纪要库》十大产品,汇聚了机构观点、游资动向、行业新政策等系列具有极高投资价值资讯、分析、观点,取精华资讯的精华,进一步淬取。

风险提示 : 财联社 VIP 均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固态电池 工信部 新能源 东吴证券 成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