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年,RGB-Mini LED 成为电视行业的最大热点。在刚刚结束的 IFA2025 上,海信、三星、索尼均展示了 RGB-MiniLED 的产品——其中三星展示了名为 RGB-Mirco 实则为 RGB-Mini LED 的电视,索尼以闭门会的方式向受邀媒体展示了 RGB-Mini LED 的原型机。
作为 Mini LED 技术领先者的 TCL 在 IFA 上却侧重展示了全球最大的 QD-Mini LED 电视 X11G Max、第四代液晶电视 Q10L Pro。正当外界以为 TCL还在观望时,9 月 15 日其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两款RGB-Mini LED电视:Q10M Ultra和Q9M,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全新的SQD-Mini LED技术,以及全球首款搭载这一技术的 X11L。
在罗超频道看来,TCL这三款新品,既是其面向消费者推出的更有画质新品,也是其对"如何应对RGB-Mini LED技术潮"给出的答案。这份答案,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Mini LED 通过微型化背光灯珠和分区控光提升画质,RGB-Mini LED 也采取同样的原理,根本性的变化在于 " 背光 ":不再采取单色(白色 / 蓝色)LED 背光 + 量子点膜的方案,而是用红、绿、蓝三原色独立驱动的 LED 背光,让背光光源具备完整色彩信息,进而实现 " 光色同控 "。
从基础原理来说,RGB-Mini LED是Mini LED技术的分支。
既然如此,作为 Mini LED 先行者和领先者的 TCL,理论上不会错过 RGB-Mini LED,事实上其在 2018 年就已启动相关技术预研,2019 年 CES 展示了 RGB-Mini LED 原型机,24 年展出了第三代预研 RGB-Mini LED 电视。
前些年受限于技术与成本等原因,RGB-Mini LED 电视一直无法量产。转机发生在 25 年。经过多年技术攻坚,TCL 克服了 RGB-Mini LED 的量产难题,于是我们看到了 Q10M Ultra 和 Q9M 两款产品。
RGB 三色光会溢出到邻近分区进而干扰色彩,因此 " 串色、偏色、掉色、色晕 " 也一直是困扰 RGB-Mini LED 技术的难题。TCL 基于 Mini LED 万象分区技术的积累,从控光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算法三个维度发力解决 RGB 的色彩困扰。
Q10M Ultra 搭载了 TCL 研发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使用 COB 架构的 RGB 聚核光芯,通过材料与结构的改进将发光效率提升了 29%,发光更稳定、光型更优秀,发出的光色彩更纯。
在透镜层面,TCL 积累了 34 项相关自研专利,4 代透镜技术沉淀,可更好地对 RGB 背光进行整型。Q10M Ultra 搭载的新一代超聚光微透镜,采用 HTV 柔性光学材质、微纳 3D 成型、光面增强等技术,精准设计彩色光线在透镜内外的传播路径,使得光线控制能力提升 11.4%,极大改善串色和色晕等问题。
除了硬件,算法也决定着 RGB-Mini LED 的色彩表现,它将该过滤的过滤色彩过滤,再进行色彩生成。TCL 专为 RGB-Mini LED 打造了一套超级控色算法,基于行业最高 120bit 算法实现光色 " 精 " 度控制,通过光色提纯算法确保颜色的 " 纯 ",再利用超动态光色校正算法对画面进行校 " 正 ",确保最终颜色的 " 精 "、" 纯 "、" 正 "。
简而言之,通过控光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算法的打磨,TCL打造了面向RGB-Mini LED的RGB万象分区技术,确保在背光层面最大化解决串色、色晕、掉色、偏色四大难题。
但这还不够。作为电视行业唯一拥有液晶屏厂的品牌,TCL 依托华星推出了超级蝶翼华曜屏,在蝶翼华曜屏久负盛名的高对比、广视角、无黑边、抗反射基础上,大幅提升其色彩表现。关键在于这一技术的应用:TCL 华星自研的晶粹高色阻可更好地配合 RGB 万象分区的控光控色能力,可对红、绿、蓝三原色进行更精准的筛选过滤,确保画面鲜艳、准确、真实。
在具体的参数表现上,Q10M Ultra 搭载最高 16848 个 RGB 万象分区,实现高达 100% BT.2020 高色域、91.3% 超高色体积,同时实现频谱级防串色;在亮度层面,实现绚彩 XDR 9000nits 的超高亮度。可以看到,TCL RGB-Mini LED技术在行业是足够能打的,而这离不开TCL在Mini LED上的深厚技术积累。
其实也不难发现,TCL 诠释其 RGB-Mini LED 技术的逻辑几乎跟 Mini LED 一致:RGB 聚核光芯、超聚光微透镜、无影均光塔、微距 OD、超级控色算法、超动态光影算法、华星高阶 HVA 屏……均是从背光到透光到控光再到显色的端到端优化,硬件、结构、算法,说白了,做得好Mini LED电视的玩家,想做不好RGB-Mini LED都难。
Q10M Ultra 在音质、颜值、交互等维度都可圈可点,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作为标杆级 RGB-Mini LED 电视,Q10M Ultra 目前推出了三个尺寸,价格分别为 27999 元(85 吋)、98 吋(49999 元)和 99999 元(115 吋)。
从定价看,Q10M Ultra 是面向超高端市场的标杆级产品。TCL 还发布了一款 " 最值得买 " 的 RGB-MiniLED 电视:Q9M,主打质价比,覆盖 65 – 98 英寸,售价从 7999 元起,最高不过 19999 元,瞄准主流高端市场。
Q9M 拥有 XDR 级 2000 尼特峰值亮度,分区控制在「千级」以上(最高 2880 区),足以保证日常 HDR 观影时的对比度和层次感。更重要的是,搭载 TCL RGB 万象分区技术的它也拥有 100% BT.2020 色域表现。
对于想要体验 RGB-Mini LED 技术魅力的用户来说,Q9M 是一款门槛低的普惠级产品——此前市面上能买得到的 RGB-Mini LED 电视均定价在大几万甚至超十万。
RGB-Mini LED 是 Mini LED 的分支,TCL 在 Mini LED 上积累的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等均可沿袭。正因为此,TCL 可率先推出低于万元的 RGB-Mini LED 电视。可预见,随着日韩厂商入局,再加上 TCL 等力推,RGB-Mini LED 电视成本下降速度将肉眼可见,这一技术的普及速度可能会跟 Mini LED 一样快。
RGB-Mini LED并非Mini LED 技术的尽头,就像前文所言,它只是"分支"。而在 Mini LED 这条主线上,TCL 也在沿着其开创的 QD-Mini LED 技术路线继续前行。
于是在这一次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 TCL 的 SQD Mini-LED 技术,以及搭载这一最新技术的 X11L。
RGB-Mini LED 通过三色光源和光色同控,实现对空间、亮度、色度的精细化控制,和色彩的高度还原。但任何技术都有短板,RGB-Mini LED 也不例外:
1、场景适配性较低。其在显示固定大小和颜色的纯色画面时优势明显,但是在显示复杂画面时,需要先将不同光混成白光,再靠屏幕色阻滤色出来再显示,这时候色域表现就不再突出——恰巧在日常观看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都不是纯色画面;
2、串色问题。当相邻分区发不同颜色的光时,一旦光线从一个分区溢到旁边分区里,就会导致色彩失真,比如红色的发橙,绿色的发黄,这在不同颜色交界的边缘会更明显,因此 RGB-Mini LED 十分考验厂商的控光和光色同控能力;
3、成本问题。RGB 三色发光,同一分区需三颗灯珠,这会大幅增加成本。
TCL 在 QD-Mini LED 基础上,升级推出 SQD Mini-LED 技术,兼具 RGB-Mini LED 在色彩表现上的优势与 QD-Mini LED 在控色、亮度、成本等方面的特长。SQD-Mini LED 采取单色背光,不论显示什么画面均由背光激发超级量子点发纯净三色光后混成白光,再由屏幕晶粹色阻过滤,实现稳定显示的全局高色域。
在参数层面,X11L 达到了 100%BT.2020 全局高色域,且不挑画面。传统 QD-Mini LED 技术不可能有如此强的色彩表现。SQD Mini-LED技术如何做到的呢?核心在于超级量子点技术和超级蝶翼华曜屏。
TCL 引入了 " 高浓度极彩量子晶体 " 这一核心材料,可发出超纯净的红、绿、蓝三原色光,确保 X11L 显示的色彩更加纯净,覆盖的色域更高,全屏色纯度高达 95%,色准 Δ E<0.99,色彩表现精准,TCL 还引入 " 人因色彩优化 " 技术,确保人物肤色更柔和自然。
X11L 搭载的 " 超级蝶翼华曜屏 ",与 " 超级量子点技术 " 配合,两者的光谱在晶粹高色阻材料下完美适配,最终大幅提高用户看到的色域表现。
此外,SQD-Mini LED还拥有单色 Mini LED 的优势。
比如亮度优势。RGB-Mini LED 需要三颗灯珠混成白光,在同样的灯数下峰值亮度无法比肩 Mini LED。TCL X11L 拥有绚彩 XDR 10000nits 的超高亮度,这也是 HDR 片源和 Dolby Vision 片源的最高亮度标准,可确保用户观看高亮画面不泛白,且可持久还原高亮画面。
比如分区优势。RGB-Mini LED 三灯珠特性在成本与分区数量上存在劣势。TCL X11L 搭载 RGB-Mini LED 同款的新一代超聚光微透镜、无影均光塔、微距 OD 和华星高阶 HVA 屏,但却将分区做到了 20000+ 万象分区量级,远超同尺寸 RGB-Mini LED 电视,是当前行业背光分区数最多的百吋级电视,确保了更精准的控光效果。
简单地说,电视的最终画质表现由背光、透光、控光等光线传输环节,和成色、显色、控色等色彩显示环节共同决定。RGB-Mini LED技术将重心放在了背光源上,希冀通过"光色同控"从源头提升画质特别是色彩表现;而SQD-Mini LED则在充分释放单色背光技术优势的同时,在色彩环节通过新的量子点材料、新的屏幕,实现更好的色彩还原,最终确保电视拥有更好的色彩表现。不同技术路线均指向更好的画质表现,可谓是殊途同归。
作为搭载当前最领先 Mini LED 技术的电视,TCL X11L 价格不菲:
75 吋,19999 元
85 吋,34999 元
98 吋,59999 元
问题来了,为什么TCL在探索SQD-Mini LED的同时,要布局RGB-Mini LED呢?
从结果来看,TCL 同时推出两款 RGB-Mini LED 电视和一款 SQD-Mini LED 电视,给人一种田忌赛马的感觉:友商都在做的 RGB-Mini LED,TCL 得有,而且高端产品在画质上不能输,同时还推出了更有价格优势的普惠款(" 下等马 ")。
但更重要的是,TCL 还有 SQD-Mini LED。从价格来看,相比 TCL 本次发布的同尺寸标杆级 RGB-Mini LED 电视 Q10M Ultra 来说,X11L 定价明显要高一截,这也说明 TCL 将 SQD-Mini LED 定位成比 RGB-Mini LED 更高端的显示技术,也就是 " 上等马 "。在 TCL 的定位中,SQD-Mini LED 和 RGB-Mini LED 都是 " 提高色域表现 " 的 Mini LED 显示技术,但 SQD-Mini LED 在全局高色域上更具优势。
但从动机来看,TCL 这一次发布两款 RGB-Mini LED 并不是针对谁,毕竟几年前 TCL 就在预研并且展示了,而且当前行业都在推动 RGB-Mini LED 的量产,作为 Mini LED 先行者和领先者的 TCL 没有动作也说不过去。
长期来看,同时布局 Mini LED 技术两个支线(RGB 与 SQD),TCL 给自己上了双保险。
一方面,RGB 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终将被更彻底地解决,TCL 不可能错过这一具备重要潜力的技术,届时其在 Mini LED 领域将拥有 RGB-Mini LED、SQD-MiniLED 两张牌,满足市场对高清画质显示的不同需求。在前瞻显示技术的布局上,TCL 从来不做选择,而是 " 都要 "。
另一方面,通过双线布局,TCL可进一步夯实在Mini LED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2018 年 TCL 率先实现了 Mini LED 电视的量产,这些年不断围绕 Mini LED 沉淀技术,从光芯到透镜到 OD 到面板再到算法进行全链路布局,并先后发布万象分区技术、第四代液晶电视技术。同时,在市场层面,TCL Mini LED 电视销售量已连续 5 年蝉联中国第一,在 24 年取得全球出货量第一。正因为此,TCL不会错过Mini LED任何有潜力的分支技术的布局,不可能给任何挑战者颠覆或者超越自己的机会。
因此,TCL 必须布局 RGB-Mini LED 且做出更好的产品,同时要探究 SQD-Mini LED 压榨 QD-Mini LED 技术的价值。从这一次的发布来看,两条技术路线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协同共振,比如 TCL SQD-Mini LED 技术就搭载了跟 RGB-Mini LED 同款的新一代超聚光微透镜、无影均光塔、华星高阶 HVA 等,这些底层技术积累再加上持续累积的全产业链势能,将确保 TCL 牢牢掌握其对 Mini LED 技术的掌控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