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来自世界各地的 " 汉语桥 " 小学生选手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座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皇家宫殿中,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红墙黄瓦间,不同国家的小朋友们用流利的中文交流讨论,共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从宏伟的午门进入,巍峨的城楼与精美的建筑装饰就让小选手们赞叹不已。来自美国的选手兰烨骐开心地分享:" 我在书上看到过故宫屋顶上的神兽,但亲眼见到时更加震撼!这里的景色一步一景,让我特别兴奋。" 他一边说着,一边专注地观察屋檐上的脊兽,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活动中,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老师随行讲解,以 " 一件珍宝、一个故事 " 的方式,为小选手们讲述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沿着故宫中轴线,老师详细介绍了殿前铜狮的象征意义、屋脊神兽的功能与等级制度,以及门钉数量背后的礼制规范。当听到 " 脊兽 " 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能保护木栓和铁钉时,小选手们纷纷发出赞叹,为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感到钦佩。
来自毛里求斯的冉全程紧跟讲解老师,认真聆听。他对太和殿、保和殿等主要建筑印象深刻。" 这里的龙纹雕刻非常精美,让我感受到中国建筑的庄严与神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王亚娜表达了自己对故宫的热爱:" 我最喜欢大石雕,十多米的它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非常特别!" 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语气中充满赞赏。缅甸选手郑楷旭则对太和殿中的龙椅印象深刻:" 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时坐在龙椅上,让人感受到雄伟的气势。"
步入御花园里,小选手们用中文交流此行的发现,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细节和文化符号。虽然天气有些炎热,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一路走走拍拍、不断提问,仿佛每个角落都藏着值得探索的文化奥秘。
此次故宫之行不仅让选手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更让他们在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中,加深了对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实习记者 王金宇 摄影 刘乃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