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从上市后暴涨超 50 倍,到单日闪崩 53.73%,创新药概念股药捷安康(2617.HK)在登陆港股市场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上演了一轮极致的 " 过山车 " 式行情。
截至 9 月 19 日收盘,药捷安康股价报收于 149.9 港元 / 股,仅 4 个交易日最大回撤幅度达 78%,总市值也从近 2700 亿港元回落至 594 亿港元。
在药捷安康股价剧烈波动期间,多只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因成份股调整被动买入,被市场质疑为 " 高位接盘 "。这一现象不仅引发投资者对 ETF 运作机制的讨论,同时也激起市场对相关指数编制合理性及透明度的质疑。
股价 " 过山车 "
公开资料显示,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今年 6 月 23 日,药捷安康在港股上市,发行价为 13.15 港元 / 股,市值约为 52 亿港元。此后两个月,该公司股价平稳向上,至 8 月底报收 54.15 港元 / 股。
" 过山车 " 式行情在 9 月上演。
9 月 8 日,药捷安康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等多只恒生系列指数。受此影响,资金集中涌入形成强劲买盘,推动该公司股价开启快速拉升:9 月 12 日和 9 月 15 日分别录得 77.09% 和 115.58% 的涨幅。
然而行情在 9 月 16 日出现 " 牛熊转换 "。该股早盘一度冲高涨超 60%,随后转而高台跳水,全天暴跌 53.73%,股价由 679.5 港元 / 股急剧下挫至 192 港元 / 股,日内波动极为剧烈。
对于股价的异常波动,药捷安康在 9 月 16 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注意到,股价及成交量近期出现异常变动,概不知悉股价及成交量异常变动的任何原因。董事会确认集团的业务营运维持正常,且集团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并无重大变动。
对于药捷安康股价的暴涨暴跌,业内普遍认为与其流通股数量较少有关。在纳入港股通后,资金短期内大量进出对其股价形成较大扰动。
资料显示,药捷安康此次港股 IPO(首次公开募股)公开发行 1528.1 万股,除去基石投资者认购的约 979 万股,实际流通股仅约 549 万股。有市场分析指出,药捷安康市场流通盘规模较小,导致其在二级市场上的可交易股份相对稀缺,股价对资金面的敏感度较高。一旦出现资金集中买入,就可能迅速推高股价,反之亦然。
药捷安康股价冲高之时,其市值一度直逼 2700 亿港元。而从其经营业绩来看,近年来还未实现盈利:2022 年至 2024 年,该公司分别亏损 2.52 亿元、3.43 亿元和 2.75 亿元;今年上半年仍录得 1.23 亿元亏损。
被动卷入
在药捷安康股价巨震之时,有 ETF 投资者发现,自 9 月 15 日起,该个股 " 悄然 " 出现在其持有的国证港股创新药 ETF 的申赎清单中。在其尚未察觉之时,就已经被动卷入到这轮极端的行情当中。
国证指数官网显示,市场上有 5 只 ETF 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净值规模合计超 350 亿元。从其中最大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来看,9 月 15 日,该 ETF 买入药捷安康 300 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约 2.62%。因指数基金需要被动买入指数成份股,据此估算,相关港股通创新药 ETF 的被动买盘或将为药捷安康带来数亿元的资金流入。
由于上述多只 ETF 被动买入药捷安康时,正好碰上股价剧烈波动,有投资者感慨:" 没想到买入指数基金也能成为高位‘接盘侠’。"
令投资者困惑的是:一家尚未盈利且上市不到 3 个月的公司,为何能被快速纳入指数成份股?纳入时是否应该及时发布公告?指数基金在被动配置规则下如何做出更加符合持有人利益的投资决策?
根据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该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9 月 15 日为最新调整实施日。记者 9 月 20 日浏览国证指数官网发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最新样本更新日期仍停留在 8 月 29 日,且药捷安康未在样本名单中。这意味着,9 月 15 日样本调整生效后的具体成份股信息仍处于 " 盲盒 " 状态。
对此,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向记者直言:" 此次药捷安康股价波动及多只 ETF 被动卷入的现象,直接暴露出当前指数编制规则,特别是针对港股新股的纳入机制存在审慎性不足的问题。" 他认为,现行规则对新股纳入缺乏足够的 " 观察期 " 考量,且成份股调整的关键信息未能做到及时、透明地披露,使得市场无法充分消化调整预期。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人士也向记者表示:" 指数在编制阶段就存在欠缺,尤其是在单纯依赖市值或单一规则快速纳入成份股时,未能充分评估其对个股乃至整体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显示,指数选样空间需要满足 " 具备互联互通标的资格,公司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公司最近一年经营无异常、无重大亏损,考察期内股价无异常波动 " 等要求。选样方法分为两步:首先,剔除选样空间内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 1000 万港元的股票;然后,对选样空间剩余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 50 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样本数量不足时按实际数量纳入。
然而,上市尚不足三个月的药捷安康纳入该指数,引发市场对其审慎性的诸多质疑。
胡墨晗向记者表示:" 港股部分中小市值公司本身流动性不足,一旦被快速纳入指数,跟踪指数的庞大被动资金必须在短期内集中调仓,这种供需的严重失衡会直接导致股价的极端波动。"
胡墨晗建议,应重点调整新股的初始纳入比例,并将流动性因素提升为核心考量指标。除日均成交额外,还应综合评估自由流通市值、实际可交易股本占比等,从源头上降低被动投资交易对微小流通盘的冲击风险。同时,增强指数调整的事前公告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能及时获取信息并做出反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