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田联近日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自 2000 年起,世界及洲际田径比赛的女子项目决赛中,竟有 50 至 60 名经历过男性青春期的性别发育差异(DSD)运动员登场。
在东京举行的会议上,世界田联健康与科学部门负责人斯特凡纳・贝尔蒙披露了这份时间跨度 24 年的数据报告。他透露,这些 DSD 运动员虽出生时被登记为女性,却拥有 46XY 男性染色体核型,而这一现象 " 损害了女子赛事的公正性 "。
贝尔蒙指出,2000 年至 2023 年间,世界及洲际田径比赛中性别发育差异运动员进入决赛的总人次为 135 次,因为这 50 至 60 名运动员中,部分人曾多次进入决赛。而在这些赛事决赛中,性别发育差异运动员的出现概率是普通人群中性发育差异者比例的 151.9 倍。
塞门亚的出现让性别问题成为田径界焦点
" 这并非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直接损害了女子赛事的完整性。" 贝尔蒙强调,这些数据源自反兴奋剂检测,这一检测方式无法涵盖所有案例,但也已足够说明问题——其规模远超体育界此前的预期,也成为世界田联推动性别检测的原因。
根据世界田联的要求,自今年 9 月 1 日起,所有参加世界排名赛事的女性运动员必须通过检测口腔或血液进行一次性的 SRY 基因检测,以确认她们的生理性别;通过检测后,无需每场比赛都进行基因检测。
2009 年,南非运动员塞门亚在柏林世锦赛女子 800 米决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冠,此后便长期垄断该项目。她的出现,让体育界首次直面 DSD 运动员与赛事公平的矛盾。
2016 年奥运会女子 800 米前三名均为 DSD 运动员
真正推动世界田联调整规则的,是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标志性一幕:该届赛事包括塞门亚在内的女子 800 米前三名均为 DSD 运动员,让女子赛事公平性的质疑声达到顶峰,公众纷纷呼吁出台更明确的参赛标准。
此后,世界田联首次针对 DSD 运动员出台限制政策:规定 400 米至 1500 米的田径项目中,DSD 运动员必须通过医疗手段将睾酮水平降至指定阈值以下,否则不得参赛。
此次推出的 SRY 基因检测,被视为管控措施的升级。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 · 科在政策公布时态度明确:" 我们的核心原则始终是保护女子体育的公正性。对女性运动员而言,相信赛场上没有生理天花板,是她们投身这项运动的重要前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