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路边摊是越来越贵了?
一点小吃动辄就要二三十,稍微多点四五十就花出去了。
没房租没水电,成本又低,怎么路边摊还越来越贵了?
我找了几个摊主聊了下,发现路边摊背后原来也是一个收割产业链,很多人被短视频上摆摊致富的视频骗了,又到街上卖高价想回本,甚至 4 块钱进的冰糖烤梨料理包,直接卖我 30...
路边摊,真的被资本做局了。
以前路边摊是为了生存,现在摆摊是为了当主理人。
我最近在减肥,每天出去夜跑,最大的收获是几乎把我家附近的夜宵摊子都吃遍了,都说跑步是最省钱的运动,但是我发现 " 夜跑 " 不是,跑了一个月,吃夜宵花了 3000,还胖了 5 斤。
现在摆摊的很多都是揣着发财梦的小年轻,摆摊之前啥也不懂,也没啥技术,在短视频看着那些 " 摆摊一年还清 50 万的债务 "," 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 10 万元 ",脑子一热就交了加盟费。
是的,你没看错,摆摊也是需要加盟的,主要是所谓的 " 秘制配方 ",买加工教程,他们是奔着月入十万不是梦,一年就开上豪车的创业梦来的。
这届摊主,似乎已经不是我们认识的那群为了生存早出晚归、与城管 " 斗智斗勇 " 只为糊口的那些人了。
当然这些吃苦耐劳,价格实惠的 " 老式摊主 " 也还有,但是越来越少了,如今很多摆摊的不再追求 " 薄利多销 ",而是开口 " 品牌调性 "、闭口 " 网红摊孵化 "。
韭菜一茬又一茬,摊主一波又一波。
他们摆摊前先交了一大笔加盟费,这价格能便宜吗?价格实惠还怎么回本儿?怎么支撑两年买车买房的致富梦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由流量、加盟、以及盲目入局的 " 创业梦 " 共同催生的变形记。
短视频里的网红摊儿,大排长龙的顾客是花 50 块雇的职业充场托儿,老板记录摆摊本质上也是为了 " 卖课、卖秘方、卖加盟 "。
所谓 " 三天包会 "" 配方独家 " 的摆摊培训班,学费从 2980 元到 5888 丰俭由人。
不少年轻人被这些成功故事吸引,交钱拜师、购买设备、辞职创业,但最后往往血本无归。
这部分 " 学费 " 和 " 加盟费 " 最终不得不转嫁到产品价格上,最后被我们这些消费者买单。
特别是那些棒打柠檬茶、甜蜜舒芙蕾、冰糖烤梨 ... 这些奇奇怪怪的 " 新式小摊 " 基本都是网上拜师学来的 " 网红秘方 "。
" 轻资产创业 "" 小成本高回报 "" 摆摊实现财务自由 " ……
越来越多类似的关键词,在短视频里反复出现,现在年轻人日子过得难,想着试错成本又不高,可以赌一把,说不定从此就成为网红 " 主理人 ",开启致富梦了呢?
这种趋势之下,很多路边摊的定价逻辑也彻底变了——从前追求 " 物美价廉 ",现在对标 " 精致体验 "。
一杯平平无奇的柠檬茶,包装成 " 手作 "" 独家 "" 秘境风味 ",就敢卖到三十块。
你还别嫌贵,人家告诉你这是为 " 品质生活 " 买单。
而当生存让位于创业、让位于暴富梦,路边摊的涨价,似乎就成了必然。
我之前问过一个刚入行的新摊主:" 为什么你家炒面卖这么贵?"
他回答我说:" 老师说了,这个品类溢价高,要坚持定价自信。"
这里的 " 老师 ",可不是烹饪学校的老师,而是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关注已久的 " 创业导师 "。
你刷到的 " 网红脆皮五花肉 "" 流动咖啡馆 "" 糯叽叽团子摊 ",背后都藏着一条完整的 " 韭菜产业链 "。
先靠短视频造梦,用 " 日入 5000"" 月入 10 万 " 的话术把你勾进来,学费收割一轮,设备收割一轮,原料收割一轮,营销再收割一轮,最后教你拍视频、写文案,继续吸引下一波韭菜。
这套模式,本质上和几年前那些雇人排队、制造火爆假象的快招奶茶品牌别无二致。
他们赚的从来不是顾客的钱,而是梦想暴富者交的学费和加盟费。
这算是 " 镰刀下沉 ",有钱的韭菜都不够用了,来收割路边摊 " 下沉主理人 " 了。
而那些真金白银交了钱的新手摊主,背负着 " 回本 " 甚至 " 致富 " 的压力,怎么可能不定高价?
高价,从他们交钱拜师那一刻起,就写定了。
甚至还有一个年轻的摊主跟我吐槽:" 我上班一个月 5000,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交社保。现在摆摊,每天 5 点起备料,晒到中暑,还得跟城管躲猫猫,要是一个月赚不到 8000,我图啥?"
这话没毛病,但问题是市场的逻辑不是这么运转的,并不是你想赚多少,而是东西值多少,你还要买车买房,要不要把这部分成本再加进来呢?
你想赚 8000,就得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前 5 块的凉面,现在要卖 15;以前 8 块的炒面,现在要卖 12。
可你的手艺没跟上啊 ?
面炒得坨成一团,凉面的酱料咸得发苦,消费者花了钱还得受气,最后只能说一句 " 再也不吃了 "。
更有意思的是,几轮镰刀下来,摊主们其实也没赚到多少钱,背后的老师们才是躺赚的镰刀。
而我看到的一个冰糖烤梨的摊主更离谱,直接拿的是总部发来的料理包,上架子用陶罐烤,其实也是走个过场,热一热就完了,陶罐也是老演员了。
我说怎么好几次买来梨都烤熟了,但是罐子中间都是凉的,感情又是一场预制菜表演。
四块钱一袋批发,热一下卖我 30,也不能怪摊主,这玩意看起来真的能致富啊。
是的,我们吃路边摊,也终将逃不过预制菜的魔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