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仿佛有一条 " 龙 " 腾空而起。这不是自然奇观,而是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生态脆弱的核心区域燃放艺术烟花《升龙》。这场打着致敬自然、文化旗号的烟花秀,划破了青藏高原的寂静,也点燃了舆论的怒火。
" 如此重要且脆弱的生态保护区域,怎么可以放烟花?"" 是艺术的呈现,还是无知的暴露!"" 别让商业的 Logo,烙在雪山脸上 " ……伴随着烟花秀视频的网络传播,公众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热切关注和对这个艺术项目的质疑也加速发酵。
面对排山倒海的舆论,9 月 21 日一早,始祖鸟发布致歉信,蔡国强给出说明,表示将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如确有环境影响,愿意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 云端珠峰 " 也发布了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始祖鸟在致歉信中称,项目本是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提升公众对高山在地文化的关注。然而,在生态极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脉,真的需要一场烟花秀来 " 致敬自然 " 吗?从结果来看,当高原生态被当作营销道具,致敬自然的品牌理念和破坏自然的实际行为呈现价值观的尖锐冲突,项目方弄巧成拙,遭遇了舆论反噬。
从视频可以看到,三幕烟花在山脊间依次点燃,形成一条 " 冲天巨龙 "。尽管相关方面声称,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材料,燃放前制定了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 活动后彻底清理 ",但是,烟花燃放后产生的粉尘、对高原土壤与植被的物理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以及对大气和水体的潜在污染等,真的能 " 一键清零 " 吗?
喜马拉雅是亚洲水塔的塔尖,一条地震带与冰川交汇的活体标本,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土壤形成 1 厘米需要 3000 年,植被一旦被踩踏,恢复周期以 " 十年 " 为单位。也就是说,在这个生态敏感区域,任何 " 微小 " 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
作为一家倡导与自然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户外品牌,始祖鸟赞助这样一场烟花秀,不但与其标榜的理念背道而驰,而且 " 冒犯 " 了公众对雪域的情感。这场烟花秀给公众带来的第一观感,不是什么 " 惊艳 "" 浪漫 ",而是对项目方环保意识和公共责任的拷问,对相关环境评估工作的质疑。
商业与环保并不必然对立,有许多双赢的营销案例。但是,在生态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坏,在环保面前再大的诱惑也不能动心。回看烟火秀,火药可以是蔡国强的 " 画笔 ",但雪山决不应该是 " 画布 "。当商业与艺术把创意凌驾于自然、文化之上,这场讨论早已不止于烟花秀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它的意义关乎商业伦理,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烟花散去,留下的不能仅是道歉。人们期待相关部门对网友的质疑尽快给出权威结论,既要评估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也要严查管理漏洞。同时,也期待项目方能心怀敬畏地思考一下:艺术表达和商业营销的边界在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