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望东方。
一
2005 年,福建考古所收到短信,称在平潭海域发现古代沉船,盗宝者正在哄抢。
考古人员赶到后,盗宝渔船被驱散,海波下,古船内一片瓷器珠光。
那船内载有一万七千件瓷器,多为景德镇青花瓷。
三百年前,他们是顶级的中国商品,将从泉州南下,经马来,渡大洋,入地中海,登陆欧洲,摆上贵族的餐桌。
它们承载着中国商品的世界印象:东方匠心融合东方技法,实用之下,有着卓越品质。
对中国商品的印象,贯穿了千年的光阴。
瓷器之前,最初惊艳世界的是丝绸。
罗马的凯撒穿着丝绸长袍现身剧场,埃及的艳后为节省丝绸,将绸袍混入棉麻重织。
罗马元老院议员以穿丝袍为荣,就蛮族也知道中国商品价值,公元 408 年,蛮族围攻罗马,勒索清单上便写明要 4000 件丝绸外衣。
此后数百年,西方人一直猜测丝绸工艺,辗转听闻皮毛后,便叹为观止,那是农耕文明的科技光芒。
13 世纪,瓷器登场。马可波罗把一个小瓷瓶带回意大利。它比石器更轻,比陶器更白,阳光照耀下晶莹如玉,欧洲人兴奋称之为白色黄金。
此后每一支扬帆远航的欧洲船队,货物渴望清单第一行,必然是中国瓷。
大航海时代,达 · 伽马返航时,将中国瓷献给葡萄牙国王。之后王室规定,从东方归来的商船,货物的三分之一必须是瓷器。
精美的中国商品,代表着一个国度的形象,而瓷,也成为中国英文名字的由来。
东方的丝绸、东方的瓷器、东方的建筑、东方的画作,遥远的中国,在一件件中国商品的勾勒下变得具象。
那里有垂钓蓑翁、巍峨宝塔和水边楼阁,那个帝国富足、雅致、秩序井然,而中国商品代表着品质精良、技艺卓绝、底蕴深厚、蕴藏着东方智慧。
对中国商品的迷恋,在 17 世纪达到顶峰。
在法国,路易十四仿建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伏尔泰挂起孔子像,改编《赵氏孤儿》。
英国宫廷里,瓷杯中茶香飘荡,中国味道一路飘向市井。
英国孩童的民谣唱道," 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中国茶而停。"
二
2004 年,英国《金融时报》驻华记者金奇,记录了一次特殊的搬迁。
江苏一家钢厂,派工人前往德国多特蒙德,仅用数月,便拆光德国最大钢厂的所有设备。
耗资 2400 万美元购买的设备,跨越大洋,最终运至长江边的县城内,组装成新厂,年产量比在德国时还高 300 万吨。
这并非孤案,此前西方发现,大量工业原料流向中国,金奇在新书《中国震撼世界》中写道,大国总以不寻常的方式通报自己的到来:
这是复苏的 " 中央之国 " 引力。
世界重新聚焦中国,新一代中国商品成为焦点。
高效的中国工厂,超强的学习能力,极具竞争力的劳动力价格,让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很快风靡世界。
2005 年,全世界 2/3 影印机、1/2 微波炉、2/5 个人电脑、1/3 电视机和空调、1/4 洗碗机以及 1/5 冰箱,都为中国制造。
而中国商品的品类覆盖极广,江苏丹阳的眼镜占全球产量 50%,广东中山的灯饰占全球产量 60%,湖南邵东的打火机占全球 70%。
巨浪之中,中国商品快速崛起,而这仅是开始,越过生死线的中国商品,开始锤炼自己的内核。
欲重拾荣光,必锤炼神魂。
那些有远见的国产企业,开始注重商品的品质。品质是一切的根基。
有中国企业家,抡起大锤当众砸毁 76 台劣质冰箱,"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此后,公司冰箱频夺金奖,并远销海外市场。至今,企业产品出厂前仍保持着 " 被砸 " 传统,只是抡锤的换成了机器手。
除却品质,新崛起的中国商品,也多了服务意识。2003 年,有中国企业在全国首开 800 热线技术资讯,并提供送机上门与耗材配送。
热线火爆,即便是非自家产品的咨询也被耐心回答,品牌名声不胫而走。服务是中国商品长青的基因。
追求品质、注重服务的同时,中国企业深知,科技才是核心驱动力,唯有追上科技前沿,中国商品才能重回世界潮头。
2003 年,伊利启动了中国母乳的自主研究,构建母乳研究体系,科研团队走遍 29 个省份,从白山黑水到海岛椰林,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国母乳数据研究库。
数据库只是起点,此后,科研人员以 290 余项发明专利布局,在母乳研究上行至最前沿。
中国商品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
三
那些贯穿时光的坚守,正让中国商品重拾荣光。当下,中国商品的世界印象正在改变。
廉价的中国制造已成过去,在多个领域,中国商品意味着品质过硬和科技领先。
中国的无人机引领行业,国产新能源车畅销海外,曾经占据中国超市的海外奶粉下架,伊利金领冠等国产品牌,重新定义着世界标准。
所有荣光,都来自对品质、服务、科技的不懈追求。
敕勒川的草原上,奶牛吃着精确配比的营养套餐,听着莫扎特音乐,智能项圈 24 小时检测健康状况。
这些奶牛在基因上经过严格筛选,为并确保牛奶含有亲和人体的酪蛋白,只用纯种 A2 型奶牛。一如当年景德镇的匠师,精心筛选瓷土。
对品质的追求贯穿全环节。生牛乳采集后,两小时内,通过全程 4 度冷链从牧场直送工厂。
17 层楼高的干燥塔内,高压泵轰隆作响,将奶液喷送到塔顶与热空气混合。15 秒内一次成粉,锁住鲜活。
干燥灌装后,一罐罐奶粉经红外扫描、金属探测、X 光机和 360 度视觉检测,确保其中没有异物。
而正式出厂前,每罐奶粉还要经历 644 项严苛检测,其中 579 项,是金领冠自己新增的内控指标,"标准之上,再造标准"。
而服务也从购买后全方位开始。
由专业营养顾问、特邀专家、营养代表等构成的金领冠育儿服务体系,有问必答,为妈妈们提供从喂养指导到健康咨询的全周期支持。
品质和服务长足发展,让中国商品行稳致远,而科技更深层融入,则让新时代的中国商品,再度被世界推崇。
23 年来,伊利金领冠深耕母乳研究,已累计完成 290 余项发明专利布局,并共享集团 2000 多项全球专利储备,构建起覆盖母乳成分解析等全链路的 " 专利护城河 "。
然而,科研人员说,290 余项发明专利布局不是终点," 配方研发是没有尽头的事业 "。
或许,这便是中国商品重拾荣光的底蕴。
今年 9 月,《超凡奶粉在中国》(第二季)纪录片播出,片中记录了伊利金领冠的不懈求索,也回答了中国商品因何登上世界之巅。
屏幕前的我们,则通过纪录片,共同见证了国货奶粉的时代旅途。
从母乳实验室的显微镜,到遍布全球的研发创新中心,从北纬 45 ° 黄金奶源带,到全球标杆的智能化工厂,从欢聚牧场的妈妈们,到登陆香港畅销全球,中国商品正闪耀世界。
千年前,古船拉着青花瓷扬帆出海,世界因此知晓中国。
而今,风帆再起,中国国货扬帆远航,如时代轮回,满载着中国骄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