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管财经 09-22
“China Travel”爆火,中国旅游业如何穿越周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第七届 " 中国服务 " · 旅游产品创新大会现场

一边是中国游持续爆火,另一边是中国旅游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供需两端的剧烈变革,以及旅游产业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得行业内外开始逐渐关注中国旅游穿越周期的话题。

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 " 中国服务 " · 旅游产品创新大会上,多位行业大咖深度剖析产业之变:

中国旅游产业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旅游价值的变革又体现在哪?

文化表达、服务迭代、产业和业态等方面的创新,又给行业带来哪些惊喜?

当诸多问题在会议上被抽丝剥茧地进行讨论,一条如何穿越周期的路径逐渐清晰起来。

行业正发生着

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 至 8 月,全国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 4.6 亿人次,其中外国人 5126.8 万人次,同比上升 27.8%,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 1589 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 62.1%,同比上升 52.1%。

不难看出," 过境游 " 正在变成 " 深度游 ","China Travel" 逐渐火遍全国。

与此同时,在此繁荣背后,我国旅游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动能发生变化。

在过去,人口红利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旅游市场获得快速自然增长的核心因素。但是,当下,每年出生人口数量连续出现下滑,靠人口自然增长支撑中国旅游市场扩容已经不再现实。

同时,之前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旅游依托房地产以及城市更新概念获得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动能也在弱化。

其次,是用户的变化和觉醒。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明显趋势是旅游价值升维,从追求感官冲击演变为精神共鸣与觉醒。

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旅游产业的供需双方,都喜欢追逐规模宏大、视觉震撼以及堆砌各种奇观。

但是,当下的游客,更加关注在旅程中能够有一次与内心的对话。

" 谁能创造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谁就能够真正的赢得市场。" 段强表示。

第三则是供给方对于旅游内容的重塑和再造。

过去很多旅游资产都是观光旅游时代的产物,大部分景区都在 " 啃老 " ——老天爷和老祖宗。

但当观光旅游进入到场景化,上述路径不可持续。如何盘活这些资产,事关整个旅游产业未来转型的方向。

以往,我们大多都是以旧换新,但是当下更加推崇针对存量资产的更新改造。这也意味着整个行业进入精细化更新阶段。

在此过程中,有些景区深耕服务创新,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的管理,为旅客提供了超出预期的价值,从而赢得市场口碑。

同时,还有更多景区开始深挖文化内涵并创意表达,打造沉浸式体验。他们提供的不是冰冷的展陈,而是有温度、有故事、能引发深度思考的场域。

而上述种种变化,粗略勾勒出我国旅游产业发生变革的轮廓。

打造核心护城河

如果梳理今年上半年文旅集团和上市景区的财报数据可知,整个市场表现冷热不均。

在 A 股以景区业务为主的 13 家上市公司中,只有 5 家保持营收增长,8 家出现下滑。而在净利润的维度,有 7 家同比出现下滑,还有 4 家处于亏损状态。

业内普遍认为,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正在呼唤景区进行全力创新。

作为单一个体,很多用户对这种市场表现也有感知。

" 想你的风吹到了 xx" ——这个一度成为各地景区跟风模仿的文创标语,如今已泛滥到让公众由喜爱转为厌倦,甚至衍生出 " 想你的风别吹了 " 等网络热梗,成为文旅同质化现象的一大注脚。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

" 一个老景区,新业态、新玩法一定要有,但是一定不要跟着别人走,最好是领先一步。像玻璃栈道,所有的景区都做玻璃栈道,这就成问题了,成为全民诟病。"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杜一力在大会上表示。

在她看来,新业态和新玩法必须要有,但是必须要快。如果做到这样,这个景区常新。同时,它一定和本地资源的匹配高,最好是从本土长出来的。

那么,如何融入新业态和新玩法,考验着操盘者的智慧。

正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萌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文旅产品的本质,就是超级场景 + 超级体验。

在这个大基调下,正佳广场从一个商业地产逐渐转型。目前已经推出了正佳雨林热带馆、正佳科学馆、天文馆等 8 个业态和项目。

" 要想做到破坏式创新,必须得重塑客户价值。由卖东西向卖精神产品;还得重塑组织能力,成立独立的机构,杜绝老基因杀死创新基因。" 谢萌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正在成为诸多旅游产品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大多建在极限高度的 18 家松赞酒店,其创始人白玛多吉却认为文化才是最高的极限。

酒店周边区域的很多文化,能够给客人带来情绪甚至是精神上的价值。而松赞旅游追求的是逃离、直面和关照,这种独一无二的精神价值,搭建出松赞无可复制的竞争力。

同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的望仙谷景区,从问世之处就定位为 " 梦想中的中国乡村 "。景区深入挖掘和编排很多乡村生活,或者是乡村节庆应该有的各种民俗活动、文化演绎。并对原来在地的、野生的非遗文化内容赋予了新的表达。

望仙谷景区的合伙人、总设计师田馥榛表示," 文化产业是望仙谷未来持续发展的唯一出口,我们愿意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持续讲好属于望仙谷的自在东方文化。"

不难发现,当下的景区产品中,文化不再是点缀,而是借助场景、科技等手段,成为用户沉浸式体验的内核。

服务,则是从另外一个维度诠释旅游产品的护城河。

早在十多年前,当很多山岳景区贴出大大的 " 禁止吸烟 " 提示语时,云台山已经在山上建立了吸烟室;今年 5 月,云台山景区还在核心景点搭起了百米冰墙,免费发放 5 万斤西瓜和 25 万只雪糕,只为让游客在酷暑的环境中拥有更好的游玩体验。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黎提到,焦作云台山的服务宗旨经历多次迭代,从最早的 " 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 ",到后来的 " 感动每一位游客 ",再到当下的 " 想你所想,尽我所能 ",始终秉承人性化理念,用细节传递温度。

"在新时代,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体验本身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聚焦极致服务,重塑品质旅游的新内涵。" 段强表示。

他还提到,中国旅游协会连续七年开展的 " 中国服务 " · 旅游产品创意案例征集活动,关注更多的是产品。在这些产品中,协会曾向业界推介过多个将服务做到极致的案例。这类案例将 " 服务 " 本身打造为核心产品,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的管理,为游客提供超出预期的价值,从而赢得市场的口碑。

如何穿越周期

在谈穿越周期之前,我们得相信,旅游行业存在周期。

正如前文所言,旅游产业过往依赖的核心动能和发展路径正在失灵,当下处于经济平稳发展、消费能力减弱的新常态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旅游文旅企业需要找到持续向上的能力,并最终成为市场的优胜者。

圆桌对话

其实,在近三五年以来,有很多新的旅游产品通过利用新技术、新角度和新概念,获得了很大的流量,并转化成了经济效益。

但是,在杜一力看来,市场上很多的小装饰、小陈列、小创意、微创意等,活跃市场并激发消费欲望,在帮助企业应对难关、减少震荡,熨平周期有一定帮助。但是,它们对于真正的骨干企业并不太好使。归根到底,这些动作依然没有摆脱 " 术 " 的维度。

" 旅游产品能否穿越周期成败的根基,一定是硬投入的基础性产品,不只是资本硬投资,还有人力、智力、资源集中的程度,这些源头创新的基础性产品,才关系到这个产业真正的基础和未来。" 杜一力表示。

其中,传统企业更新是一个系统性难题。以酒店行业为例,我国酒店经历 40 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进入存量周期,大约有 3 万多家酒店面临着更新改造。

君亭酒店董事长、总裁朱晓东提到,对于老酒店的改造,要遵从 4 个核心逻辑:不要割裂历史,让老建筑成为文化载体;从空间、服务、餐饮上打造独树一帜的体验,让差异化能够更加显著;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匹配客户对文化体验以及现代功能的双重需求;通过数字化以及精细化管理,获得效益提升。

与此同时,在未来,内容和场景或许将成为旅游产品保持长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比如,赳赳大秦项目用精品演艺锻造城市文化标识;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取消动物表演,从传统动物园变身生命教育平台,诠释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焦作云台山打造的冰雪节、汉服花朝节、音乐节、戏水节、红叶登山赛等一系列特色 IP 等。

最终则是服务创新。旅游行业归根结底是服务行业,只有服务不断升级才是穿越周期的重要法宝。

当 "China Travel" 逐渐走到 "Next Level",中国旅游业有望持续对外释放惊喜。

END.

统筹 |   劳殿     编辑 | 屁屁

转载、开白、商务合作请联系:17761669194(同微信)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国家移民管理局 啃老 人文关怀 房地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