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09-22
银行柜面下的“资金迁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面对利率市场和投资环境的变迁,储户们正在做出自己的应对。

2025 年的银行中报里,有一个细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客户的钱,正 " 迁往 " 保险产品。

这场 " 迁徙 ",没有出现在财报的显眼标题里,而是藏在一些零星的披露之中:

有的银行在手续费里多了一句 " 代理保险收入 ",有的银行在非利息收入里轻描淡写地写着 " 保险业务增加 "。

看似只是几行不起眼的字,却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向——保险,正在成为银行财富管理的 " 新战场 "。

代销保险业绩 " 报喜 "

通过梳理股上市银行 2025 中报,可以发现保险代销业务的数据被摆上了台面。

需要说明的是,各家 A 股上市银行的披露口径并不统一,有的披露 " 代理保险收入 ",有的披露 " 代销保险中收 ",而多数机构并未披露这项数据。

比如,上海银行在中报里提到,代销保险规模和中收双双实现增长,其中代销保险中收同比提升 16.59%。

平安银行的财报也有类似表述。2025 年上半年,该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合计 24.66 亿元,同比增长 12.8%。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达到 6.66 亿元,同比大增 46.1%,增超过基金代销(4.7%)和理财代销(16.3%)。

"2021 年已启动新银保业务改革 ······ 将代理保险业务内嵌到财富管理体系中 ······ 为本行私行财富业务的发展开拓新赛道。" 平安银行在 2025 年半年报如此记载。

体量更大的国有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保险业务收入同样保持增长。2025 年上半年,建行的保险业务收入为 27.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46 亿元。

农业银行虽然没有单列保险代销和中收数字,但在中报披露:"(非利息收入部分)其他业务收入增加 13.62 亿元,主要是由于保险业务收入增加。"

长沙银行作为区域性城商行,披露的数据更直白: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2.35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48.51%。长沙银行的中报还进一步解释称 "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本行大力发展财富管理,加大客户保险、信托等产品的配置,带动财富管理收入持续提升。"

这已经足以说明保险代销对各类银行而言,都已逐渐成长为非息收入(中收)的稳定支柱。

缘何如此?

" 代理保险收入 " 或 " 代销保险中收 ",来自于银行作为销售渠道为保险公司代理销售产品所获得的销售手续费。

由于上述收入和存贷息差不同,无须银行承担太多风险,也不需要占用太多资本,所以往往被归为 " 中间业务收入 "。

但这一收入的基础是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的增长,所以,银行增收的背后其实是保险产品的销售走俏——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于保险产品比以往更加青睐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

业内观点认为,这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银行储蓄利率的持续下行,推动了储蓄资金开始 " 向外看 ",费率和预定利率相对稳定且高于储蓄利率的寿险产品迅速成为投资者的关注对象;

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来说,在当下波动的市场环境内,推动客户购买没有实时报价,收益率计算机制长期稳定的保险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缓解客户焦虑之余,也能为银行贡献手续费。

更耐人寻味的是,有些主打财富管理的大行,甚至愿意在短期内 " 吃小亏 ":佣金收入下滑,但仍然拼命提升保险销售规模,把客户的钱引导到长期险种中去。

什么保险更受青睐?

那么,什么特点的保险产品更受青睐呢?

我们还是从银行中报数据中获得一些线索。由于银行中报的披露口径和完整度并不统一,这些表述只是全部行业数据的 " 鸿泥雪爪 "。

首先是,长期保障型产品。

比如,中信银行在中报中直接提及:2025 年上半年,其代销保险业务规模达 162.64 亿元,其中长期保障型产品销量占比 64%,而且这一占比已经连续六年提升。

所谓 " 长期保障型产品 ",通常包括终身寿险、养老年金、长期健康险,不仅保障期长,更兼具资金沉淀和理财功能。

其次是面向个人的保险产品。

交通银行给出了一个规模变化的口径:2025 年中期,交行代销个人保险产品余额为 3535.3 亿元,比去年底的 3263.31 亿元继续增加。

上述 " 余额式 " 披露,意味着客户资金沉淀在保险产品上的体量越来越大,保险正在成为与基金、理财并列的长期配置选项。

其三,专属的保险产品。

中国银行在中报披露:" 优化全天候私行专属代销产品体系,增加私行客户专属保险产品。"

虽然上述描述字数不多,但显示了渠道客户的想法。

直面 " 报行合一 " 挑战

银行资金在流向保险产品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挑战," 报行合一 " 的政策推行就被银行渠道高度关注。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中报里发现,保险代销数据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矛盾,代理保险收入下降,但代理表现保费额却出现了明显增长。

考虑到,代理保险保费 = 客户买保险的总规模,相当于保单销售额,它的增长说明投资者通过前述银行渠道购买的保单规模越来越大。

但代理保险收入 = 银行代销保险拿到的手续费,相当于佣金收入,它的下降意味着相关银行自己分到的 " 佣金蛋糕 " 反而变小。

所以,大概率的,随着监管政策透明化的要求,保险产品在销售渠道留下的激励费率或有一次性降低,一个更客观、更透明的销售氛围,正在政策的推动下树立。

及早转型,更早适应的银行渠道,可能有望获得更多期待转型投资的客户的信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平安银行 建设银行 理财 长沙 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