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9-22
胡国庆:记录时代变迁100个关键词(47)房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995 年 陕西陇县

房子不仅是用来遮风避雨,更是一个温馨的家。古往今来,百姓以家为轴心,吃喝拉撒都在房子里解决。

人不管身份高低,房子是生存之本,至于住的是茅草屋还是别墅?那是另一码事。

1995 年 陕西陇县

百姓盖房多种多样,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建造风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盖房也是因地制宜,早期我国西部地区大都建造的是土坯房,通俗点说,就是用泥巴糊起来的房子。

1994 年 陕西陇县

因为西北气候寒冷,不适宜树木生长,并且木质结构造价高。

但这里的黄土坚硬,祖先就探索出黄土掺杂麦草垒墙,然后将墙体夯实。

1996 年 陕西麟游

土坯房优势是造价低廉,不需花更多建材,只是房梁和门窗需要几根圆木。

1995 年 陕西陇县

受地理环境影响,关中北部人家大都住窑洞,土窑洞就更简单,不需一砖一瓦,挖个洞就可以住人,并且是冬暖夏凉。

只是现在生活好了,认为住窑太土气,很多都已回填。

1995 年 陕西旬邑

早期我国西南地区大都居住在茅草屋里,茅草屋同样不需一砖一瓦,只要有木材就行。

山里人靠山吃山,就有这个优势,将砍下的树木背回家,请几个匠人就把房盖了起来。

1994 年 云南西双版纳

草原属于游牧民族,背着帐篷四处放牧,蒙古包就是牧民的家。

不难看出,人们居住方式与生存环境紧密相关。

1994 年 新疆伊犁

房子不仅是居住,还要面对狂风暴雨、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所以,土坯房就经不起震动,泥土里没钢筋,一震就倒。

汶川地震死了那么多人,很大程度是房屋不牢。

但居住在茅草屋里的人,相对就安全些,因为木质结构不至于彻底坍塌,还有生还的可能。

1995 年 陕西旬邑

房子是百姓立足之本,没房一切都无从谈起。但要盖一院房可要费尽周折,不是一拍脑袋就开工,它是个漫长的过程。

1995 年 陕西兴平

尤其在乡村,兄弟分家后就要开始筹划盖房,通常是分阶段进行,靠的是一点一滴积攒砖瓦木料,接近盖房时再卖些口粮。

1991 年 陕西安塞

如果钱还不够,就去借,农民欠债大多是用于盖房,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1992 年 陕西志丹

中国农民非常看重房子,宅基地绝不许占用邻家一分一毫,经常为争夺一点面积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即使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1995 年 陕西陇县

因为房子是农民最大的家产,它关乎到子孙后代。所以,长辈在盖房前,通常会将宅基地明确,避免后人引发纠纷。

1995 年 陕西长武

为了体现公平,本来一面砖墙就能区分两家,且建造成本还低。

但农民盖房都会留出一条砖缝,两家之间分得一清二楚,谁也别想占便宜。

1994 年 陕西陇县

民间盖房通常要请风水先生,选好房屋朝向,风水意味着这家人未来的命运。

有的人家连年遭遇不测,认为这是风水不好,干脆将房子推倒重盖。

1995 年 陕西陇县

农民盖房攀比性很强,谁都想成为村里的 " 标志性 " 建筑,屋顶高度绝不能低于周边人家。

中国人特讲究屋顶高度,看人家皇宫大院里的人腰缠万贯、人丁兴旺,原来是人家屋顶比穷人家要高出许多。

2012 年 四川青川

农民盖房会选个吉利时辰,一旦开工就没回头箭,一鼓作气,十几天就完工了。

但上梁是个重要环节,必须披上红绸放鞭炮庆祝,还要请乡党喝上梁酒,有点像城里人家乔迁之喜,请哥们喝个小酒意思一下。

1995 年 陕西陇县

如今百姓生活好了,居住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早期的土坯房、茅草屋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一砖到顶的砖瓦房。

1997 年 陕西延川

但乡村盖房又受到一定限制,通常只有 3 分宅基地,面积在 200 平米左右。

农户一般是先盖起 3 间大瓦房,等有了钱再加盖两侧,并且还要预留出小院,不是摆个茶海享受,而是地里打回来的庄稼要晾晒,家里来客有个聊天的地方,小院用处非常之广。

1995 年 陕西长武

如今农民建房都很漂亮,内装修和城里人差不多,只是农民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住人,过年才回来享受几天。

2014 年 陕西长武

农民盖房几乎花光了积蓄,房子却闲在那,确实有点可惜。

如果将盖房的钱在城镇买套小户型,或者交个首付,有个几年就能在城里扎根。

2010 年 7 月 2 日,郑州,农民工夫妇在城里打工 23 年,因买不起房,在中巴车里一住就是 5 年。

城里人就享受不到乡村宅基地,因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乡村属于集体所有,城里私自建房就属于违章建筑。所以,早期城市居民大多是单位福利分房。

2006 年 湖北郧西

最常见的是筒子楼和零散的棚户区,房屋面积不大,每月只有几块钱房费,全家老少挤在一起,生活起居很不方便。

2011 年 北京

1998 年,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目的是实现住房商品化。从此,城市居民住房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2007 年 西安

但这场住房变革仍是摸着石头过河,早期抓住机遇的人均获利,许多人家第一桶金就是从房改积累起来的,因为福利房折价后归个人所有,居民花几万块钱就拿到了房产证。

2013 年 河南兰考

随着人们收入不断提高,许多人搬出老旧房,购买了商品房。

这样一来,有的人家就拥有多套住宅,而早期的福利房和当下相差几十倍,转手就挣得盆满钵满。

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限购政策,但仍阻挡不住民间炒房,谁都想从中获利,早期在房子上动脑筋的人,从未听说哪个赔了?导致房价愈炒愈高,后来者就倒霉了。

2009 年 四川汶川

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每平米好几万,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简直是难以承受,许多年轻人就是因为买不起房,婚期一拖再拖。

2012 年 7 月 12 日,西安,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夫妇,开着改装后的面包车给别人补漏,12 年间,农妇在车里怀了 3 个娃。

奇怪的是,各地高楼林立,却有大量的房子卖不出去,明白人一看就是供大于求,地产界引发强烈 " 地震 ",开发商巨头恒大集团烂尾楼事件牵涉到 162 万套房产,约 600 万业主 " 无房 " 可住。

当然,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衡量,其背后隐藏着无数个家庭的痛苦与无助。

2016 年 西安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 2023 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 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14 亿人可能都住不完。"

当住房满足了人们需求,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的确如此,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几乎都拥有自己的住房,手里捏着两三套的大有人在。

2007 年 西安

我国正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就是鼓励农民进城安居乐业,但要想在城里立足,就必须有住房,因为房子是百姓赖以生存之本。

但面对高房价,种地农民拿啥去买?一边是房子卖不出去,另一边是买不起,这种畸形发展模式,不仅损害了百姓利益,还制约了经济发展。

2014 年 西安

来源 / 草根

相关标签

陕西 西双版纳 新疆伊犁 泥石流 汶川地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