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价值 09-22
欧洲最穷国家为了反腐,任命了全球首位人工智能部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地时间 9 月 12 日,埃迪 · 拉马正式被任命为阿尔巴尼亚总理。这是他连续第四个总理任期的开始,此前选举期间,他将打击腐败、推进司法改革列为核心议题,将 2030 年前加入欧盟作为首要目标。

根据拉马日前宣布的新内阁名单,人工智能系统 " 迪埃拉(Diella,阿尔巴尼亚语意为‘太阳’)" 将出任公共采购部部长。这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首次由人工智能领导内阁部门,阿尔巴尼亚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智能担任政府部长的国家。根据阿尔巴尼亚法律,部长人选将在议会通过信任投票后正式就职。

" 迪埃拉 " 的虚拟形象是一位身穿传统阿尔巴尼亚服装的女性,样貌参考了阿尔巴尼亚女演员阿尼拉 · 比沙。它由阿尔巴尼亚国家信息社会机构(National Agency for Information Society,简称 AKSHI)的 AI 实验室开发,该机构为政府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的主要技术机构,直接隶属于总理办公室。" 迪埃拉 " 于今年一月上线,协助阿尔巴尼亚公民和企业获取政府文件,通过语音指令提供帮助,以及签发带有电子印章的文件,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行政审批的延迟。

截至目前," 迪埃拉 " 已发放 3.66 万份数字文件。拉马表示,会有一个专用部门为 " 迪埃拉 " 提供支持,并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府各部门的应用,"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迪埃拉’的职责。"

不得不说,虽然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但阿尔巴尼亚在人工智能领域迈的步子相当大。早在 2024 年,阿尔巴尼亚政府就上线了 e-Albania 政务平台的虚拟客服 1.0 版本,2025 年 1 月又发布了升级版的 Diella 2.0。按照官方说法,Diella 利用微软的 Azure OpenAI 服务和最新 AI 模型构建而成,以语音问答形式引导公民办理约 95% 的政府在线服务。

让人工智能系统担任政府部长,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噱头,而是为了防止腐败。从古至今,公共采购领域都是腐败重灾区,这个领域的官员也是 " 肥缺 "。拉马认为,人工智能系统能确保所有公共采购招标过程 "100% 干净 "。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唯一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也是目前欧洲人均 GDP 和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冷战时期的阿尔巴尼亚曾先后得到苏联与中国的援助,但此后陷入封闭孤立,主政者在小小的国土里竟然疯狂建造了 75 万个混凝土碉堡(该国人口只有两百万出头),每个碉堡的造价足够一个农民家庭生活两年。这些在冷战后废弃的碉堡,见证了阿尔巴尼亚经济的崩溃。

相比冷战结束后转型相对成功、迈入发达国家序列的捷克、斯洛文尼亚等国,阿尔巴尼亚始终处于积重难返的境地。尤其是 1996 年,它举国陷入庞氏骗局,超过 200 家 " 投资基金 " 许诺每月 30% 的收益率,非法集资总额超过当年全国 GDP 的一半,结果导致无数人倾家荡产,引发社会动荡,多地发生暴乱,甚至演变为内战。依靠联合国派出多国部队才将之平息。

不过阿尔巴尼亚并非没有曙光,这几年来,该国经济有所增长,贫困率下降,平均工资上涨,旅游业和基建都有明显发展。2023 年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达到 16%,2024 年,阿尔巴尼亚入境游客达到 1170 万人次,是全国人口的四倍,新港口、新机场和新高速公路纷纷动工。

这样的大好局面,阿尔巴尼亚当然希望保持下去。但如果困扰该国的腐败问题不解决,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持续。2023 年的腐败指数排名显示,阿尔巴尼亚位列全球第 104 位,公共工程资金中约有四分之一被贪污,有效使用率大打折扣。

不可否认的是,东欧剧变后,大多数前东欧国家在经过短暂动荡后都步入正轨,并在 2000 年前后确立了相对正常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制度。其中,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等也都在本世纪初期顺利进入欧盟。但相比传统欧盟国家,它们在腐败问题上仍然相对严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军妮曾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刊发研究文章,认为这些国家的问题在于反腐败法律框架不够完善,各种规则未能有效执行。同时," 这些中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引入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建构清廉国家的充分条件。只有在法治程度良好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才有利于打击腐败;若法治环境恶劣,民主制度反而容易引发腐败(印度就是典型例子)。真正对反腐败起到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法治程度,改善法治环境才是打击腐败的关键点。"

2014 年,欧盟反腐报告指出,当时的 28 个成员国中,克罗地亚、捷克、立陶宛、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前东欧国家腐败相对最严重。2013 年欧盟委员会官方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95% 的捷克受访者、94% 的克罗地亚受访者、93% 的罗马尼亚受访者、89% 的匈牙利受访者、84% 的保加利亚受访者和 82% 的波兰受访者认为腐败在其国家盛行(欧盟平均值为 76%) ——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对于这些前东欧国家的民众来说,能够自由表达不满,已经是一种进步。而在一向以体系严密、高度清廉著称的北欧国家中,丹麦的数据只有 20%、芬兰为 29%,它们也确实是全球廉政领域的标杆国家。

当然,这只是欧盟内部的比较,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些前东欧国家的清廉指数还算过得去,其中一些仍可位居世界前列。捷克和波兰是相对最好的,2015 年,捷克清廉指数位于全球第 37 位,而罗马尼亚相对最差,近年来一直位居全球 60-70 位之间。

这些国家的腐败主要集中于公共采购体系,其中又以医疗系统为最,包括各种招标和采购等。相比之下,阿尔巴尼亚的情况更严重。

对于阿尔巴尼亚这种 " 穷国 " 来说,加入欧盟获取各种政策和援助,增强与欧盟内部各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但与申根、欧元区一样,欧盟的准入条件相当严苛。以同在巴尔干地区的保加利亚为例,2007 年加入欧盟,已经比捷克、波兰等前东欧兄弟晚了三年,正式加入申根协定更是一拖再拖,直至 2025 年初才正式生效,足足比捷克、波兰晚了 18 年。

阿尔巴尼亚则于 2009 年申请加入欧盟,2014 年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2020 年,欧盟正式开启阿尔巴尼亚的入盟谈判。可以说,腐败问题就是阿尔巴尼亚加入欧盟的最大阻碍,在此之前,欧盟曾多次批评阿尔巴尼亚政府的腐败和公共采购问题,要求其整改以符合欧盟标准。当然,阿尔巴尼亚也并非全无作为,过去几年在反腐领域颇有成绩,政府清廉指数持续上升,2024 年更是首次超过欧盟国家匈牙利。欧盟官员去年曾表示,阿尔巴尼亚可能会在 2029 年加入欧盟,但 " 入盟进程必须由那些相信欧盟成员国身份对本国最有利、并能够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来主导……法治、人权、反腐败、新闻自由都是不容谈判的 "。

所以,为了延续经济增长的有利局面,为了实现加入欧盟的愿景,阿尔巴尼亚都必须继续改善反腐问题,尤其是此前被质疑是 " 为国际军火走私和毒品贩运提供洗钱渠道 " 的公共采购招标体系。要知道,此前阿尔巴尼亚的公共招标腐败问题甚至被国际组织列为 " 系统性风险 "。欧洲委员会 2023 年报告指出,阿尔巴尼亚超过 60% 的公共项目存在围标、串标现象,涉及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国家损失每年高达数亿欧元。政府高层在这一领域的腐败更是触目惊心,2021 年,前经济部长因收受土耳其建筑公司贿赂被判刑,2022 年,首都地拉那市政厅被曝与黑手党勾结,通过虚假招标转移欧盟援助资金。还是 2022 年,阿尔巴尼亚警方曾连续逮捕 3 名副部长级贪官,涉及护照招标、央行印钞和通讯电缆项目。

按照总理拉马的说法," 迪埃拉 " 这位 AI 部长的算法完全基于预设、透明、可追溯的规则和数据分析,可以杜绝评估标书时的裙带关系和利益输送。未来这段时间,政府的招标决定权将从各部手中逐步移交给 " 迪埃拉 ",由 " 迪埃拉 " 审查政府与私营公司签订的每一份合同。

可以确认的是," 迪埃拉 " 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不休息不下班不抱怨,提供标准化服务,而且避免了腐败的最大土壤——人情世故,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偏好和利益交换,从而削弱权力寻租、贿赂或暗箱操作的空间。加上人工智能处理数据速度极快,流程一目了然可追溯,效率和成本都低于人力审核与批复,有助于减少官僚主义和低效拖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 迪埃拉 " 就能当好这个部长,阿尔巴尼亚也能因此反腐成功。

首先,在 " 组织程序 " 上来说," 迪埃拉 " 当部长其实突破了制度。阿尔巴尼亚反对党就认为此举违宪,因为阿尔巴尼亚宪法规定只有年满 18 岁且心智健全的阿尔巴尼亚公民才能被任命为部长。民主党领导人萨利 · 贝里沙就认为,这开创了 " 一个错误的法律先例,严重违背了宪法文本与精神 "。

欧盟委员会也持谨慎态度,发言人表示:" 我们鼓励技术创新,但必须确保符合欧盟的法律和价值观。任何成员国引入 AI 决策系统都需要确保足够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其次,算法固然客观,但前提是它自己要公正。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要想实现公平,必须经过大量数据训练,而且必须覆盖公共采购全过程。如果在数据层面就有偏差缺漏,那就可能造成 " 算法偏见 ",导致最终的结果难以实现公平。"AI 幻觉 " 也不可不警惕,它指人工智能系统产生不准确、虚构或误导性输出的现象,有专家就认为:" 当前 AI 技术仍存在不可预测性,将其直接应用于高风险决策领域需要极度谨慎。"

更重要的是,数据的提供和模型的建立,本质上还是人所给予。如果存在人为恶意操纵,在算法建立时就留有后门或漏洞,并限制算法透明度,那么就会使得人工智能系统成为更隐蔽和高效的腐败工具,制造新的腐败温床。

而且,人工智能系统运用于政务,必然涉及庞大且敏感的数据,事关企业与个人,政府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以维护企业与个体的权利和隐私,同样是艰巨任务。如果人工智能系统遭遇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受损的并不只有政府的公信力,还有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一旦人工智能系统出现误判等错误,谁又能来承担责任?谁又能监督和制约人工智能系统的权力?这显然给政府的检讨和追究机制出了难题。

采购也好,其他政府事项也好,并不完全是冰冷数据构成。它会面对许多紧急因素、伦理因素,还需要各种部门之间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数据训练还无法面对各种特殊情况。比如说,如果面对自然灾害后的紧急采购,人工智能系统的 " 规矩 " 反而会导致效率的低下。

所以,任命 " 迪埃拉 " 为部长绝不是万事大吉的结束,反而仅仅是个开始。它需要的是一整套保障,包括技术和维护,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针对 " 人工智能部长 " 的独立审计和监督机制,还要提升政府公职人员与人工智能协同办公的能力。在法律层面,也要明确 " 迪埃拉 " 的权责范围,不能让其凌驾于法律和伦理之上,还要建立有效的申诉与纠正机制。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人工智能只是工具,人类如何设计规则、有效驾驭和监督才是关键。阿尔巴尼亚的反腐,更重要的还是制度改革,对权力进行有效约束。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频频参与政府治理,爱沙尼亚早在 2014 年起就使用 AI 审批社会福利申请,韩国首尔于 2020 年任命 "AI 市长顾问 " 分析市民诉求,新加坡也在政府采购中嵌入 AI 系统辅助,但它们都未给予人工智能决策权,而且都配套了算法透明度披露、第三方监督和动态审计等机制,说明制度才是关键。

《卫报》认为," 在传统官僚体系腐败固化时,AI 可能成为打破利益集团的关键变量。" 这个说法或许确实是未来趋势,但前路还很漫长。

(本文部分首发于《周末画报》)

图源 | 网络

作者 | 叶克飞

编辑 | 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阿尔巴尼亚 冷战 gdp 欧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