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在全球 AI 算力需求爆发、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及新能源产业扩张的多重驱动下,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呈现 " 头部领跑、分化加剧 " 的格局。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等措施实现业绩高增,部分企业受市场竞争、成本压力影响盈利承压。本文从营收表现与盈利能力两大维度,结合企业产品战略、重点项目等进展,对 13 家电子化学品上市公司 2025 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展开深度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头部企业高增领跑,业务结构差异主导多维增长
2025 年上半年,电子化学品行业营收增速呈现显著分层,高增长企业(增速超 30%)依托半导体材料需求放量与产能落地,稳健增长企业(增速 5%-20%)依赖核心业务稳步推进,负增长企业则受行业竞争与下游需求波动影响。各企业营收增减逻辑与业务布局高度相关。
高增长梯队:半导体材料需求爆发,产能释放驱动营收飙升
营收增速超 30% 的企业包括艾森股份(50.64%)、安集科技(43.17%)、上海新阳(35.67%)、雅克科技(31.82%)、兴福电子(31.43%),均以半导体材料为主营业务,且上半年实现关键产品技术突破与客户拓展的双重利好。
其中,艾森股份增长核心来自电镀液及配套试剂(占比 45.37%)的快速放量,受益于国内晶圆制造产能扩张,公司为头部芯片厂提供定制化电镀方案,新增多家 12 英寸晶圆厂客户。同时,其光刻胶及配套试剂(占比 21.91%)通过客户端验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安集科技得益于化学机械抛光液与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 " 双轮驱动 ",包括 14nm 及以上先进制程抛光液完成客户验证并批量供货,以及刻蚀后清洗液、光刻胶剥离液等多款产品进入放量阶段,其中包括深化与下游芯片制造企业合作,配合客户上量节奏,新应用场景持续落地。
上海新阳的半导体材料业务是核心增长引擎,上半年半导体行业收入 7.09 亿元(占比 79.04%),同比大增 53.12%。其中,集成电路材料收入 6.84 亿元(同比 +55.74%),晶圆制造用电镀液及添加剂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清洗、蚀刻系列产品在客户端应用进展顺利。
雅克科技业务增长也主要来自电子材料领域,半导体化学材料与光刻胶及配套试剂合计营收 21.13 亿元(占总营收近 50%),同比增长 18.98%,其中前驱体材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 30%,在手订单与交付量稳步攀升;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业务持续拓展,新增多家大客户,产能释放带动国内市占率提升。
兴福电子的核心产品电子级磷酸、双氧水持续放量,集成电路领域收入占比达 86.92%。其中,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销量 7.14 万吨(同比 +53.35%),收入 4.54 亿元(同比 +38.84%);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新增 8 款量产产品,销量 0.41 万吨(同比 +18.43%)。
稳健增长梯队:核心业务支撑,国产化突破补充增量
营收增速 5%-20% 的企业包括江丰电子(28.71%)、中巨芯(20.40%)、南大光电(9.48%)、晶瑞电材(10.68%)、江化微(11.30%)、飞凯材料(3.8%,接近稳健区间),这类企业依托核心产品的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实现营收稳步增长,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完成国产替代突破。
其中,江丰电子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占比 63.26%,13.25 亿元)为业绩压舱石,受益于存储芯片、逻辑芯片产能扩张,靶材销量同比 +23.91%;同时,其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推进(如钛、铜合金自供),降低进口依赖,支撑产能释放。
中巨芯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产业发展,拉动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需求上扬,其中电子湿化学品收入 4.34 亿元,占比 76.63%,营收同比增长 25.57%,销量大增 39.69%。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拓市场,境内收入占 92.20%,境外占 7.80%,产品结构向半导体核心材料集中,高附加值产品增多,助力营收增长。
南大光电业务结构高度集中,特气产品(占比 60.95%)与前驱体材料(占比 27.80%)合计贡献近九成营收,两大核心板块均受益于半导体制造需求旺盛。特气产品作为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优势,维持头部客户合作;前驱体材料在国产替代进程中持续突破,部分产品通过国内客户端验证,销量稳步提升。
晶瑞电材的高纯湿化学品(收入 4.5 亿元,同比 +22.49%)成增长主力,四大生产基地(近 30 万吨产能)规模效应显现,高纯双氧水出货量同比 +55%,高纯硫酸销量同比 +86.20%,主要产品供应国内 20 余家头部芯片厂。在技术上,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掌握半导体 G5 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等多种高纯产品技术的领导者之一,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优势。
江化微的半导体业务与功能性化学品双轮支撑增长。半导体领域营收 3.26 亿元,其中 8-12 英寸产品(含大硅片、先进封装)收入 1.67 亿元(同比 +24.51%);功能性化学品收入 3.35 亿元(同比 +18.2%),G4 等级边胶清洗剂、SPIN 系列硅腐蚀液实现技术突破并量产,高性能 LTPO 铝酸 / 钼酸首次量产。
飞凯材料也依赖半导体与屏幕显示材料双业务支撑。其中,半导体材料收入 3.31 亿元(占比 22.61%),受益于先进封装需求增长,相关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屏幕显示材料收入 7.06 亿元(占比 48.26%),下游面板厂商扩产带动出货量增加。虽然其紫外固化材料等业务增速平缓,但两大核心板块稳定贡献营收,抵消部分业务波动,推动整体营收小幅增长。
负增长梯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疲软拖累营收
格林达(营收 3.15 亿元,同比 -8.67%)、强力新材(营收 4.58 亿元,同比 -1.58%)为仅有的负增长企业,核心原因是细分领域供需失衡与下游复苏缓慢。
格林达主营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占比 92.32%),上半年受电子湿化学品行业产能过剩影响,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同时下游显示面板、光伏领域需求增速放缓,导致营收同比下滑。尽管公司在 G5 级产品领域仍有技术优势,但行业整体供需失衡削弱了增长动能,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 1.20 个百分点(至 9.99%),进一步拖累营收表现。
强力新材主营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品(光引发剂、树脂等),上半年受光刻胶行业竞争加剧影响,PCB 光刻胶、LCD 光刻胶相关产品销量增速放缓;尽管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光引发剂在国产替代中取得进展,但短期未能抵消其他业务的下滑压力,导致整体营收微降。
盈利质量分化显著,技术与成本控制成关键变量
2025 年上半年,国内电子化学品行业盈利能力呈现 " 头部高增、中游稳健、尾部亏损 " 格局。净利润高增(超 50%)企业凭借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降本实现盈利跃升;盈利承压企业则受产能未达规模、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影响,毛利率与净利润增速下滑;亏损企业面临行业需求疲软与成本压力的双重挑战。
净利润高增梯队:产品优化 + 费用管控,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 50% 的企业包括晶瑞电材(1501.66%)、上海新阳(126.31%)、飞凯材料(80.45%)、安集科技(60.53%)、江丰电子(56.79%),这类企业均通过技术突破提升产品溢价,高毛利产品放量与内部效率提升,或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实现盈利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其中,晶瑞电材 2025 年上半年利润大增,关键在于高纯湿化学品业务强势增长。四个生产基地近三十万吨产能释放,规模效应凸显,产品出货量激增,高纯双氧水出货量同比超 55%,高纯硫酸销量增长 86.20%。同时,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且高纯双氧水原材料实现自供,促使该业务毛利率提升 13.43 个百分点。另外,晶瑞电材光刻胶业务也稳步增长,营收同比上升 12.36%,多类光刻胶产品销量和销售额增长,共同推动利润大幅增长。
上海新阳盈利高增源于 " 产品结构优化 + 成本控制 " 双重发力。一方面,其高毛利的集成电路材料(如 14nm 干法蚀刻后清洗液、三代蚀刻液)销量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 1.11 个百分点至 40.75%;另一方面,上海新阳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 2.81 个百分点至 42.11%,净利率环比提升 6.02 个百分点至 17.79%,盈利逐季增强。
飞凯材料盈利增长来自半导体材料与投资收益的双重贡献。半导体材料收入 3.31 亿元(占比 22.61%,毛利率 37.94%),受益于先进封装材料需求增长;屏幕显示材料收入 7.06 亿元(占比 48.26%,毛利率 38.26%),下游面板厂商扩产带动销量提升。同时,公司处置子公司带来投资收益增长 47.97%,以及非经常性收益进一步增厚净利润。
安集科技盈利增长除营收拉动外,内部管理效率提升是重要推手。报告期内,期间费用增长 19.80%(低于营收增速 43.17%),费用率下降带动净利率提升;同时,化学机械抛光液在先进制程的规模化应用,推动该业务毛利率维持高位,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随着量产规模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盈利贡献逐步增强。研发方面,公司投入 1.89 亿元(同比 +30.50%),研发人员占比达 53.42%,新增多项发明专利,技术优势转化为盈利优势。
江丰电子核心产品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占比 63.26%)毛利率同比提升 2.93 个百分点至 33.26%,创下近年新高,主要得益于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推进(降低对进口原材料依赖,抵御价格波动)与规模效应释放。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主营业务现金造血能力增强," 三费 " 占比控制在 10.94%(合理区间),进一步支撑净利润高增。
盈利稳健梯队:核心业务盈利稳定,短期因素拖累增速
净利润增速 0%-25% 的企业包括兴福电子(22.37%)、艾森股份(22.14%)、南大光电(16.30%)、雅克科技(0.63%),这类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较为扎实,但受产能爬坡、并购整合等短期因素影响,增速低于营收。
兴福电子的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核心产品销量显著提升。其中,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销量达 7.14 万吨,同比增长 53.35%;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销量为 0.41 万吨,同比增长 18.43%。集成电路领域销售成为核心驱动力,收入占比高达 86.92%。此外,公司国际化业务拓展取得进展,以及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与盈利空间。
艾森股份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在于主营产品放量与成本优化。其电镀液及配套试剂受益国内晶圆厂扩产,新增 12 英寸客户带动销量增长;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通过客户端验证,出货量提升。同时,艾森股份昆山基地产线优化,推动产能利用和降本增效,虽期间费用有所增加,但营收增长及毛利率微升,共同推动净利润增长。
南大光电盈利质量较为突出,销售净利率达 20.95%,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特气产品与前驱体材料占比持续提升(合计 88.75%)。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优异,主营业务现金回收能力增强,资产负债结构稳健(资产负债率 21.15%),为盈利稳定性提供支撑。但研发投入增加(聚焦高纯特气),短期拉低净利润增速,长期有则利于技术壁垒构建。
雅克科技净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核心原因是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江苏先科半导体前驱体产线处于产能释放期,固定成本较高导致单位成本高于成熟产线,拉低产品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并购的雅克(南通)半导体材料(主营显影液、蚀刻液)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毛利率较低,拖累半导体化学材料整体盈利水平。尽管 LNG 保温板材业务盈利表现亮眼,但未能完全抵消半导体材料业务的盈利压力,导致整体净利润微增。
盈利承压梯队:成本上涨及价格竞争,盈利水平下滑
强力新材(净利润 -1709.48 万元,同比 -1733.02%)、中巨芯(净利润 813.77 万元,同比 -64.57%)、格林达(净利润 6139.30 万元,同比 -20.95%)、江化微(净利润 0.48 亿元,同比 -15.51%)四家企业盈利下滑或亏损,核心原因是成本挤压、需求疲软和市场竞争加剧。
强力新材上半年陷入亏损,主要原因是光刻胶专用化学品市场竞争加剧,其 PCB、LCD 光刻胶相关产品毛利率下滑;同时,下游 PCB 行业复苏缓慢,需求疲软导致产品销量增速放缓。尽管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光引发剂取得进展,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21.40%(亏损收窄),但整体业务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中巨芯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 " 价格下降 + 成本上升 " 挤压。一方面,由于稀有气体价格走弱,公司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收入 1.20 亿元(同比 +10.49%),但售价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2.9 个百分点至 11.47%;另一方面,部分原材料(如氟化物)价格上涨 8%,导致毛利率同比 -2.9 个百分点至 11.47%。尽管电子湿化学品销量增长 39.69%,但低价策略下盈利贡献有限,扣非净利润仅 96.92 万元(同比 -92.24%)。
格林达净利润同比降 20.95%,一方面是主营的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占比 92.32%)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导致部分产品售价同比下滑,叠加下游显示面板、光伏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另一方面是毛利率同比降 4.76 个百分点至 30.88%,期间费用率同比升 1.2 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增 78.41%,成本与费用压力挤压利润空间,最终拖累净利润。
江化微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 15.51% 主要原因一是行业竞争加剧,成熟制程湿电子化学品同质化竞争升温,部分产品售价承压,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同比降 0.64 个百分点至 25.53%;二是镇江基地 G5 级产品刚完成试生产,3.7 万吨高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尚未投产,新产能未形成效益,且研发投入向先进制程材料倾斜,短期拉低净利润,净利率同比降 0.8 个百分点至 8.28%。
结语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呈现 " 头部引领、多维增长 " 格局:半导体材料企业(如上海新阳、安集科技)凭借国产替代红利与先进制程突破,实现营收与盈利双高增;湿电子化学品头部企业(如晶瑞电材、兴福电子)依托规模效应与技术优势,维持稳健增长;而中小或单一业务企业(如中巨芯、强力新材)受行业竞争、成本压力影响,业绩承压。
未来国内电子化学品行业增长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先进制程材料国产化(如 ArF 光刻胶、14nm 以下抛光液),技术突破企业有望抢占高端市场;二是产能优化与全球化布局,头部企业通过扩产(如上海新阳 18.5 亿元项目)与出口(如兴福电子国际化)打开增长空间;三是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现金流管理,原材料自供(如晶瑞电材双氧水原材料自供)、应收账款管控(如飞凯材料回款风险)以及供应链优化将成为盈利改善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