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 2024 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人选名单,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雷根平教授成功入选。
岐黄学者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的核心举措,旨在全国中医药临床、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中,选拔出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或技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专家,培养具备临床服务与科技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自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后,该项目每三年遴选一次,本次为第三批次,全国共遴选 54 人。
雷根平简介
雷根平,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杜雨茂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医内科学教师团队负责人,陕西省优秀中医药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指导老师,陕西中医药大学慢性肾炎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咸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诊治各种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如各种肾病蛋白尿,急慢性肾衰,尿路结石;呼吸道、消化道肿瘤,淋巴瘤及其他各种肿瘤;呼吸、消化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
医者故事
一、精诚为医,仁心待人
雷根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师承刘渡舟、祝谌予、杜雨茂、沈舒文等名医大家。沉潜中医临床多年来,他始终以身作则、甘于奉献,怀揣医者大爱与使命担当。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团队投身抗疫一线,他先后四次率队参加武汉、上海、西安、内蒙古等地抗疫,针对患者不同临床表现,提出 " 病 - 症 - 证 - 治 " 临床方案,参与制定 " 江夏方舱系列方 ",在阻断病情、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上成效显著,雷根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过硬的政治素质。荣获 " 中国好医生 " 抗疫特别人物;"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 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 等称号。
二、深耕杏坛,笃行致远
在教育理念层面,雷根平明确现代中医人需兼具 "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责任担当、胆识卓越 " 四项核心素质,方能成长为守护民生的 " 苍生大医 "。他对学生强调 " 知礼、重礼、行礼 " 与 " 先做人、后做事 " 的准则,将仁爱、严谨、责任、担当等品质深度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与临床技能培养,实现品德与能力的协同塑造。在教学方法上,雷根平秉持 " 理论联系实际 " 的核心思路,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讲解诊疗知识;主讲课程兼具理论深度、知识广度与个人独到见解,引用的临床案例更是贯通古今,还融入个人从医心得。其总结的 "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深研药性、多涉医案 " 从医理念,深受学生认可与推崇。从教多年来,雷根平已培养研究生 60 余人,毕业生多成长为各大医院的业务中坚与学科骨干,为中医行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个人及团队亦屡获殊荣:2022 年获评陕西省 " 师德标兵 ";2023 年带领中医内科学教师团队斩获 " 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称号,并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三、承基拓变,擘画未来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十二五 " 重点专科(中医肾病专科)负责人,雷根平以 " 德、术、责、胆 " 为基,传承 " 大医精诚 " 精神,他带领团队开展肾穿刺活检、动静脉造瘘、腹膜透析等核心技术,显著提升急危重症肾病救治水平;连续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定向培养基层骨干;联合骨科、外科专家,专项培育透析技术人才;肾病科获评全国中医医院 " 最佳临床型专科 ",现为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陕西分中心,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 特发性膜性肾病真实世界研究中心临床中心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单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委单位,2024 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肾病优势专科。他秉持大医精诚之心,常年坚持下基层、进社区,用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服务着每一位百姓的健康,深受患者和群众喜爱。
四、研精覃思,赋能临床
雷根平在慢性病诊疗领域深耕多年,围绕核心病机突破与治疗体系构建形成系列创新成果。其提出慢性病 " 虚实相因 " 病机,确立 " 虚实同治,整体缓调 " 总治疗原则,指导慢肾衰、积证、水肿病辨证治疗,并转化出院内协定膏方培元固本膏、院内协定方薏蒌散结方及院内制剂芪地固肾胶囊;创新性提出消渴病 " 湿热病机 " 新观点,该理论被仝小林院士命名为 " 湿热致消论 ",并获高度评价 " 突破传统三消理论局限 ",为Ⅱ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全新思路。针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明确 " 湿邪为病 " 核心病机,首创 " 三部六法 " 治疗体系,创制院内协定方 "抗敏除湿汤";提出水肿病(肾病综合征)多属 " 气虚水肿 " 的独特观点,主张以大剂量生黄芪 " 培土制水 " 治法干预肾性水肿,据此创制 " 独芪汤 ",临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引发的水肿症状,疗效确切。
针对肺系疫病,构建 " 病 - 症 - 证 - 治 " 一体化辨治思路,参与 " 江夏方舱系列方 " 的创制工作,该系列方剂在临床中有效降低新冠患者重症转化率,为疫情防控贡献中医力量。
近 5 年主持各级各类课题 1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4 项,参与科技部重大项目 2 项;出版《肾病思辨录》《三部六法治紫癜》等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170 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 4 项、发明专利 4 项,研发院内制剂 4 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来源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