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 " 十四五 " 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 十四五 " 规划提出,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总局在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方面有哪些举措和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提问时表示," 十四五 " 期间,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实施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车险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 报行合一 ",寿险公司 2024 年以来压降成本 3500 亿元,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 10 年最低水平,费用率更是创 20 年来新低,行业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保险法修订加快推进
李云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十四五 " 期间,相关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任务,扎实推进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全面强化 " 五大监管 ",深入实施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 " 四新工程 ",奋力实现思想大转变、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
首先是制度短板加快补齐。行业重要法律修订取得重大进展,上周银监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保险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监管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5 年来发布各类规制 171 件,包括银行、保险、资管、非银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引,以及资本管理、资产分类等重要监管规则,基本建立起贯通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其次是监管效能显著增强。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坚持高风险高强度、低风险低强度,把宝贵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对 41 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同时下放 112 家中小保险机构监管权限。
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 " 关键事 "、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 " 关键人 "、破坏市场秩序的 " 关键行为 ",果断出手,形成震慑,真正做到 " 长牙带刺 "、有棱有角。规划实施 " 金监工程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全面强化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再次是 " 监管为民 " 深入践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联动的 " 大消保 " 格局初步建成。督促机构加强产品适当性管理,规范营销行为,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上线金融消保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方便消费者 " 掌上查、指尖办 "。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集资发案数量较 " 十三五 " 时期下降五成,努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 " 钱袋子 "。
最后是引领行业改革取得新突破。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健全。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多管齐下整治无序竞争。
坚决破除造假 " 生态圈 "
" 十四五 " 期间,资本市场遭遇了一系列超预期风险考验。证监会在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方面采取了哪些工作?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
在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方面,落实 " 四早 " 要求,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同时强化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 " 组合拳 ",筑牢防波堤防浪堤,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在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方面,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 " 爆雷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 1% 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 7000 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伪私募 " 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关闭金交所、" 伪金交所 " 成效明显,应关闭的 27 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 " 伪金交所 " 也已经全部得到清理。
在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方面,聚焦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问题,既 " 追首恶 ",也 " 惩帮凶 ",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惩防体系,坚决破除造假 " 生态圈 "。5 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 700 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在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 " 安全网 " 方面,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先后完善了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一些相关的监管规则,推动出台了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申报即担责、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
近年来,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 24.6 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 10.9 亿元和 2.8 亿元,一批标志性案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质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