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观察 09-22
金庸武侠的当代重述:从《华山论剑》看经典IP的创新之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易司柒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金庸的武侠世界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然而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观众与金庸原著之间出现了明显的 " 文化断层 "。传统读者集中在 30-40 岁以上,而年轻一代对金庸小说、四大名著等传统文化经典则普遍陌生。他们了解金庸的途径更多是通过武侠网游、同人文学、短视频和过往影视版本,而这种认知是碎片化、二次创作化的,与原著本身存在较大差异。

这一现象背后,也反映出当下金庸改编的最大难题已从 " 如何还原 " 转变为 " 为谁而改 " 和 " 如何创新 ";这一文化症候,却为耀客传媒主创团队重启金庸武侠江湖找到了切实的抓手——从情节复述转向人物深挖,从武打场面转向情感共鸣,从尊重原著到当代解读。

耀客传媒和诸多主创选择了一条创新之路——采用《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五绝争锋》《九阴真经》四个单元独立成篇且相互关联的结构,坚定了走人物篇的路线,尽量尝试既满足武侠观众的诉求,也满足新时代观众的观影习惯的创作实践。

金庸武侠《华山论剑》已于近日收官,截至目前,五个单元在腾讯视频的累计播放量近 10 亿。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这个档口,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邀请耀客传媒项目操盘人剧本总监李匡宁、制片人张莹颖,《东邪西毒》单元编剧兼导演徐兵,《南帝北丐》单元编剧李海蜀、黄彦威,《五绝争锋》单元编剧曹笑天,《九阴真经》单元编剧程婷钰、蒋崝(按时间线顺序)重返创作现场,复盘《华山论剑》开发创作的全过程。

为何重启金庸武侠:

当代改编的必然性与创新需求

在武侠题材日渐式微的当下,耀客传媒选择重启金庸故事改编。

金庸武侠作为华语影视改编最多也是华语观众最为熟知的 IP,可以预见的是,将面临各种困难,太多的 " 珠玉在前 ",一旦改编不当就将面临 " 吃力不讨好 " 的境遇。耀客传媒选择了迎难而上。这背后既是腾讯购买版权后的商业决策,更是出于一代创作人的金庸情怀与文化使命。

金庸作品诞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蕴含了当时的价值观,如民族团结、特定情感模式等,随着时间的积淀,正处在从通俗文学作品到经典文学作品的转变过程中。从受众角度,存量受众基数大,增量受众增速快,同时出现了对金庸作品有浓厚兴趣但了解尚不全面的年轻受众群体;从审美角度,当代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对金庸作品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耀客传媒剧本总监李匡宁、制片人张莹颖始终笃信,金庸的故事兼顾了商业创意美学和范式美学,且广大的武侠粉丝们可能会对范式美学情有独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断翻拍原著的原因。他们也意识到,因为大家对金庸的故事太熟悉,创意美学这个部分似乎确实说的人少了。经典武侠需要当代化表达,否则难以引发共鸣。正因如此,经典故事全新讲述,迎来了新机遇。

关于本次改编的整体构思与用意,张莹颖表示,在自己 2022 年最初介入项目时,前期团队在获得腾讯支持后,已广泛拜访征询了包括北大金庸研究学者、评论家六神磊磊以及资深制作人张纪中等专家的意见,在众多专家的建议和启发下,形成了以人物为核心做单元剧、采用 " 人物篇•英雄集结 " 的结构进行开发的思路,长短结合,在传统改编模式中融入创新人物单元。

整体的创作方向是展现 " 侠骨 " 与 " 柔情 ",江湖的快意恩仇。虽然在原著里 " 五绝 " 是作为上一辈存在,但这次尝试展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力求让每个角色都拥有自己的 " 主场 ",都拥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并且彼此命运紧密相连交织在一起。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创作方法论的多维突破

创作团队发现,不改动或改动少:老书迷觉得没新意,年轻观众可能因不理解时代背景而觉得无聊或价值观陈旧;改动多:老书迷会强烈反对,认为破坏了经典。面对这一两难困境,《华山论剑》创作团队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选择前传与挖掘空白。跳过了 " 改与不改 " 的纠结,利用原著的 " 创作空白 " 进行合理拓展。

剧本总监李匡宁和制片人张莹颖介绍,按照时间顺序,单元故事应该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先发生,讲述几位传奇的成长和相识相知的过程。接下来是《五绝争锋》,发生在桃花岛周伯通给郭靖讲述的前尘往事中。最后是《九阴真经》,原著中有梅超风和黄蓉、黄药师相识相见的些许过往,最终由周伯通向郭靖告知当年事件的全貌。

金庸先生草蛇灰线,为后来人的补白创作留下诸多气口,是创作者的幸事。

有意识地挖掘金庸原著和大众既定印象中经典人物形象不为人知的成长轨迹,是《华山论剑》第一个创新探索点。

《东邪西毒》单元的导演编剧徐兵是首次撰写古装武侠题材,也是主动请缨参与金庸作品创作。他从小读金庸,却因长期从事原创编剧工作,未能有机会参与大多严格遵循原著的金庸作品创作。在他看来,每次对金庸作品的影视化诠释都会有所不同,《东邪西毒》也不例外。不过,剧集的神韵和人物的气质仍然建立在金庸先生所奠定的基础之上,在保留浪漫色彩、信义、承诺与自由这些核心元素的基础上,解构和重建新的人物关系,比如东邪和西毒年轻时曾是好朋友、好兄弟,后来因为不同的人生际遇和选择才走上了后来的道路。

《南帝北丐》单元编剧李海蜀、黄彦威则紧扣金庸作品的核心情感模式—— " 求而不得 ",发掘 " 南帝 " 与 " 北丐 " 两位核心角色的戏份和感染力,着重刻画他们从轻松到沉重、充满矛盾与无奈的成长弧光,以及二人之间复杂的友情、仇恨。除此之外,两位编剧依托原著未详尽描述的背景和与历史紧密结合的特点,进行了大量考据,深挖南宋 " 归正人 " 对洪七命运际遇、自我认同的影响;大理段氏家族政治婚姻习俗之于段智兴的宿命感;同时对虚竹、燃灯古佛等角色进行留白处理,既与原著联动,又保持前传故事的开放性和创作自由度,避免过于封闭的 " 圆故事 "。

同为金庸迷,《五绝争锋》单元编剧曹笑天则在兴奋之余发现 " 接下了一个巨大的创作难题 "。如前所述,按照原著时间顺序,四个单元应该按照《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五绝争锋》《九阴真经》展开,之后再链接上去年播出的《铁血丹心》。因而在本单元的创作中,必须按照原著基底,以 " 五绝华山争夺《九阴真经》且王重阳胜出 " 为故事框架;必须让五绝每人都带着个人困境上华山,并且通过华山论剑解决了各自的问题,完成五个主角的人物弧光;必须让五绝在大结局时,合力打败明教大反派,推向最终高潮,同时还要完成让 " 新五绝 " 变成 " 老五绝 " 的戏剧任务。曹笑天最终用 " 公路片 " 的结构串联故事,令每个主角的目的和困境有了清楚的释放空间。

以往版本的金庸武侠偏 " 情节 " 的叙事方式,本次创作更聚焦于 " 人 " 的故事。明确这一创作初衷,《九阴真经》单元编剧程婷钰、蒋崝认真研读了以 " 九阴真经 " 串联起的 " 射雕三部曲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了解了 " 九阴真经 " 的来龙去脉,恪守 " 已知 " 的精神去发现 " 未知 ",确定下以梅超风视角再次打开《射雕英雄传》的叙事方式。她将原著中提到的,曾经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梅若华,如何一步步变成一个 " 女魔头 " 详细展开;将一笔带过的梅超风在来桃花岛之前,如何上桃花岛以及 " 叛逃 " 的经历在剧中完整呈现;也调整、细化了梅超风和陈玄风这条情感线,展现她柔情的另一面,使其更具 " 活人感 "。

本次重启金庸武侠的创作,我们发现每个单元都有新的原创角色加入,这些角色同样血肉丰满,也完成经典的丰容和补白,这是《华山论剑》第二个创新探索点。

《东邪西毒》单元以现代视角进行创作,强调现实人生的关照,徐兵介绍,其中的原创角色耽敏更接近现代女孩的形象。也是她身上的现代性特质,张扬洒脱、明媚恣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欧阳锋牺牲,也成了众多观众心目中的 " 意难平 "。

《南帝北丐》单元的原创角色有部落公主依火,在编剧李海蜀、黄彦威看来,这一女性角色浓缩了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女性形象,独立个性与当下女性主体意识互文;《五绝争锋》中原创角色葭兰,则是编剧曹笑天为从武林之外的小人物视角,看待第一次华山论剑的关键,承载了重要的戏剧功能;而《九阴真经》单元的原创角色邱云海,在编剧程婷钰、蒋崝笔下,则是梅超风的复仇对象,也是她外化的 " 执念 "。

古今融合,让武侠经典于当代观众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是《华山论剑》第三个创新探索点。

《东邪西毒》单元中,黄药师因过去与李沧海的感情经历而畏惧人世,直至遇见冯衡才重新打开心扉,但入世后仍面临诸多现实烦恼。欧阳锋则因无法理解人世的情感规则,转而追求武功天下第一,情感层面较为粗线条。除此之外,剧中黄药师和欧阳锋实则都在经历 " 入世 " 的过程。黄药师因曾经历激烈情感而远离人世,欧阳锋作为外来者则对人间充满渴望。二人踏入人世后,皆面临现实中的酸甜苦辣,这一过程与现代人的处境有诸多呼应。

《南帝北丐》单元中,洪七和大壮吃火锅,段智兴在和依火的婚礼上被扣上了 " 绿帽子 ",这些现代色彩浓郁,逗趣十足的桥段,通过古今反差制造密集的笑点,也迅速拉近了与当代观众的距离。《五绝争锋》单元,通过五绝上华山前面对的不同困境,与当下观众探讨面对人生沟坎 " 向内求 " 还是 " 向外求 " 的议题;《九阴真经》单元,则通过 " 女魔头是如何变成的 ",令观众感同身受小人物的内心呐喊 " 大多数人非但无法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还不知不觉地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

(《东邪西毒》单元网友截图,图源水印)

创作团队在坚守金庸故事核心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大胆且合理的 " 二次创作 ",赋予经典以符合当代语境的新解读。值得庆幸的是,年轻观众(尤其是 95 后、00 后)对突破原著边界、进行创新演绎的补白创作接受度普遍较高。尤其是《东邪西毒》单元,吸引了一众 " 自来水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本次创新性改编予以高评价," 鲜活,有趣,腔调足 "" 超绝武侠感 "" 药衡全网无代餐 ",更有观众直接 " 喊话 " 编剧兼导演徐兵 " 适合武侠,多拍爱看 "。这种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 " 隔空击掌 ",无疑将为创作者持续创新,提供了空间和信心。

从观众反馈来看,《华山论剑》对金庸作品的改编,正在深入当代年轻观众心中。" 传承了金庸武侠之魂 "" 聊庄周梦蝶、侠之大者的出世入世,找到了题眼 ",来自观众的心声,也是创新在新一代金庸武侠观众播种并开花的回响。

武侠美学的突破:

创新改编的艺术实践

"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经典作品承载 " 武侠美学 " 终究要走近观众,链接当下。通过与主创团队的深度对话,我们发现《华山论剑》从内容到形式,一点点将创作方法论融于艺术实践,探索经典当代活化的可能。

首先是形式创新。《华山论剑》采用四单元独立成篇的结构,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武侠剧的叙事模式,为解决叙事同质化的问题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也弥合了经典武侠与当代年轻观众的时空距离。这背后离不开耀客传媒在创作一线积累的创作力、执行力和协调力。

耀客传媒 " 搭台 ",将对金庸故事心怀热爱的创作者汇聚一处。经历整个项目创作全周期的制片人张莹颖表示,整个拍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创作和制作两个层面。创作上最困难的是建立如此庞大的故事体系,必须确保自身逻辑的自洽性,不能只顾眼前的作品。此外,加上《铁血丹心》单元,如何在统一整体大风格的前提下,确保每位导演个人视觉影像风格的作者化表达,都需要精心协调。

拍摄阶段遇到的现实困境同样颇具挑战性。耀客传媒此前通过《在一起》《真心英雄》等单元剧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但对《华山论剑》却并不完全适用——前者单元之间互不勾连,后者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张莹颖介绍,因为整个江湖的设定是规划好的,在和演员洽谈时也明确提到,需要在前传单元担任主要角色,也要在《铁血丹心》这样的原著单元继续完成自己的角色,这一方案得到了所有演员的认同。到拍摄时,剧组采用高强度的叠拍模式(每天都有四个摄制组同时在拍摄)解决了拍摄的难题。

在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看来,《华山论剑》的拍摄制作过程,不仅是经典武侠创制出新的过程,更是武侠精神在影视行业迁移、点亮并发光的过程。

其次是审美迭代。《华山论剑》以 " 一剧一格 " 的视听审美,构成了传统武侠美学嬗变升级的不同侧面。

《东邪西毒》单元播出后,观众对本单元的东方武侠禅意风格记忆犹新。乃至收官月余,社交媒体上仍能见到关于黄老邪 " 碧海潮生曲 " 名场面,冯衡丹毒入体后蚂蚁死花草枯奇观的热议,剧中兼具幽默感和哲思的台词,也被观众称为是 " 是活过许多日子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长尾效应和来自观众的口碑,与编剧兼导演徐兵 " 在每一部新作中有所突破 " 的 " 自卷 " 关系密切。除了锚定 " 入世 "" 友情 " 和 " 爱情 " 作为关键词,结构人物关系,徐兵在影像表达上有丰沛的创造力。他通过和美术指导的讨论,确定以宋代,尤其是南宋为蓝本,追求干净、素雅的视觉效果;武术设计方面,则通过与武术指导的沟通,确立注重现实逻辑的风格,避免夸张的 " 飞来飞去 " 影响观众信服度。

《南帝北丐》单元中,编剧李海蜀、黄彦威过往在成龙电影剧组积累的动作加喜剧的经验,在创作中派上了用场。处理动作场次的时候,两人在文本上加入了很多喜剧桥段和台词,配合这些桥段设计出相应的场景、机关、关键道具等等资料,给出对应的动作描述,全方位营造出强烈的喜剧风格。邓科导演在喜剧创作中绝佳的经验,与演员、武术指导进行了非常深度的二度创作,调动美术服化道、摄影、音乐音效多方面元素,与文本行成 " 强强联合,双向奔赴 "。让《南帝北丐》单元呈现出极其鲜明的幽默和喜感的风格特色。

《五绝争锋》单元的导演曹盾是 " 技术控 ",摄影指导出身,令他对光影有出色的掌控能力。编剧曹笑天回忆与曹盾导演的合作过程,对导演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二度创作和精细打磨记忆犹新。第一次看到成片时,曹笑天发现,曹盾导演将原本剧本中细碎的情节合并,加快了叙事节奏,整体为剧本增色不少。执导《九阴真经》单元的臧溪川导演是来救场的,彼时剧本创作已经完成。编剧程婷钰、蒋崝提到,臧溪川导演不仅尊重编剧的创作,还从导演的视角给予了新的解读:单元特质在于生活质感浓郁,是更偏向于情感向的武侠。这与编剧要表达的江湖儿女 " 爱恨情仇 " 不谋而合,经由导演的启发,程婷钰在文本中增强了桃花岛的生活质感,在同门之谊、师徒之情上做出了更浓郁的情感渲染。

不论是经典出新还是赛道焕新,影视产业作为创意型产业,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合力。可以说,《华山论剑》不仅在创制维度重启了金庸武侠,更在产业维度见证了群智涌现的力量。

创新永远是一场冒险。

耀客传媒及《华山论剑》创作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秉持敬畏心,敢于创新,善于用心,才能实现经典与当代的真正对话,让金庸武侠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而《华山论剑》在经典武侠的当代创新之路上,也是新开始,积累的宝贵经验将在未来沉淀并接受检验。

商务合作  请联系:

zsh762079852(微信 I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金庸 腾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