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前天
金华家族企业上市“戏”太多?泳池龙头再战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 2025 年 3 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 "IPO 直通车 " 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 IPO 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 " 直通车 ",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 IPO 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 直通车 " 将是您洞悉 IPO 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9 月 22 日讯(编辑 梁又匀)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威邦运动科技集团股份公司已启动上市辅导,由国泰海通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据披露,2025 年 2 月,威邦运动冲刺上交所主板 IPO 进程被终止,原因是公司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等考虑,主动提交了撤回申请。而在撤回上市前,威邦运动曾面临监管的多轮问询,并在回复中揭示了公司内部此前较为复杂混乱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单一的业务布局,由此引发市场热议。

不过但从业务层面讲,威邦运动作为国内专注于地上泳池相关产品的 ODM 厂商,在创始人陈校波的带领下,已成为全球该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过半(以 2021 年数据计算)的 " 隐形小巨人 "。

从金华走出的细分外贸龙头

威邦运动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创始人陈校波。而陈校波则是千千万万浙江金华白手起家 " 小老板 " 中的代表。

陈校波,1968 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该县在当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曾是浙江省的贫困县,直至 1996 年才成功 " 摘帽 "。为了脱贫致富,县内不少思路活络的年轻人纷纷尝试创业或外出闯荡,陈校波的创业历程正是始于这一背景。

1994 年,陈校波在磐安县尚湖镇创办了 " 磐安县东南塑料厂 ",成为后来威邦公司的雏形。虽然只是一个 " 家庭作坊 " 式的小工厂,但陈校波也经营得有模有样,仅用一年就攒下了第二家厂房的资金,公司名称也正式注册为 " 威邦实业 "。

不过这次他将工厂选在福州,业务也转向了塑胶生产和技术研发。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国内外客户,收获了不少认可。随着企业走向正轨,陈校波不断在家乡金华、福州等多个城市扩产、扩招。

至 2001 年,陈校波的威邦塑胶实现了年 2000 万元的销售额,两年后的 2003 年,公司的产值达到亿元,以飞快的扩产速度稳定承接来自国内国外的订单。从家庭作坊的塑料边角料加工处理,到成为区域内的塑料软管头部企业。在不断的经验积累和产业升级推动下,2005 年陈校波将业务拓展至户外移动泳池的代工生产。

在泳池业务上,陈校波再次选择以家乡金华磐安为基地,优先在金华投资建厂后再向福建厦门、江苏南通等地拓展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陈校波还通过积极储备人才、安排代际阶梯式研发等形式,不断推出新品、改进技术,很快拿下了全球头部移动游泳池品牌荣威国际的代工生产资格。

随着威邦与荣威国际的合作越发紧密,公司的营收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招股书显示,虽然公司内销占比高达 80%,但主要是销售给国内客户后,经由国内客户负责出口销售给国外市场。

最为关键的是,威邦的客户集中度极高。2020 至 2024 年上半年,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96.73%、97.58%、98.19% 和 97.52%。其中,荣威国际的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 70% 左右。

而威邦运动解释称,全球地上泳池市场主要由荣威国际、INTEX 两家头部企业主导。其中荣威国际占比过半,INTEX 占比近 1/3。" 在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客户高度集中具有合理性。"

不过对于陈校波和他的威邦运动而言,最大的 " 威胁 " 并非过于集中的业务所产生的风险,而是持续不确定的海外消费需求。

2020 年至 2023 年,威邦运动分别实现营收 16.57 亿元、31.88 亿元、23 亿元和 14.3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7 亿元、4.33 亿元、3.73 亿元和 2.33 亿元。其中,2022 年度和 2023 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7.95% 和 37.3%,净利润也随之持续下滑。

据招股书透露,因海外疫情居家产生的家庭小型游泳池健康娱乐需求,公司 2021 年营收、利润激增。但随着地区冲突不断加剧、关税压力上升,欧美居民购买力有所下降,公司产品的终端单价也有所提升,使得最终的业绩表现不尽人意。

为了扭转局势,威邦一方面规划了位于越南的新生产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欧美经济的逐步复苏。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开始回暖,公司业绩开始逐步回归先前的正常增长态势。

2024 年上半年,威邦运动实现营收 9.1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3 亿元,达到 2023 全年超六成水平,但仍然难以达到 2022 年水平。而公司位于越南的生产基地仍然处于等待建设当中,急需上市融资 " 输血 "。

家族企业,在争议中冲刺上市

不论是从企业的发展轨迹,还是上市前的一系列操作而言,威邦运动是一家十分典型的家族企业。

据此前冲刺上市时披露的公司股权结构显示,威邦运动成立至今并未引入任何外部投资。创始人陈校波直接持有公司 27.00% 的股权,并通过其控制多家间接控制公司分别持有公司 58.48%、2.63% 和 3.40% 的股权,合计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 91.50% 的股权。

除了陈校波外,其妻子郑晓红、三名子女以及胞妹、胞弟均持有不同份额的威邦运动股份。

其中,陈校波之子陈嘉耀在公司任总经理,陈校波胞弟则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而同样持有部分公司股份的同乡陈栋梁也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

在陈校波带领的陈氏家族努力下,威邦运动在国内市场完成了最初的增长和技术积累。2019 年,威邦运动正式完成股份制改制,为冲刺上市做准备。越来越复杂的海外经济形势带来的是海外消费者消费意愿的不断下滑,威邦运动冲刺上市、挺过经营难关的压力越来越大。

然而,据后续披露的招股书来看,陈氏家族对于上市募资也有自己的 " 小算盘 "。

2021 年末,威邦运动实施了一次高达 8 亿元的现金分红,以持股比例计算,陈氏家族通过分红从公司直接套现 7.32 亿元。而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 4.33 亿元,至 2022 末公司归母净利润也仅为 3.73 亿元。可以说,一场分红几乎透支了公司两年的净利润。

此举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和质疑,被认为是在为后续 IPO 做 " 财务安排 ",尤其是 " 先分红、后募资补流 " 的策略,引发对其上市动机的广泛猜测。

在首次披露招股书后,威邦运动很快收到了来自监管的连环问询。面对大额分红的质疑,威邦运动表示,资金主要用于直接或间接对发行人的增资、归还陈校波及陈校伟的资金占用款、交纳个人所得税及家庭生活支出等。

这一回复又牵扯出了陈校波、陈校伟兄弟此前涉嫌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内控问题。

据悉,2020 年至 2021 年间,威邦运动曾向陈校波兄弟合计拆出资金 1.77 亿元,用于陈校波及其家庭成员的房屋购置、家庭消费、投资支出等。与此同时,陈校波兄弟还占用公司资金 7777.26 万元。

不仅于此,陈校波还通过其独资子公司上海高谷、耀家国际,接取威邦运动最大客户荣威国际的订单,再从威邦运动采购相关器材产品交付给荣威国际。2020 年、2021 年,该关联交易一度占威邦运动公司总营收的 18.02% 和 11.15%。

随着递表上市临近,陈校波才于 2022 年彻底终止了上述的资金拆借、关联交易等行为,并通过大额分红填补了上述资金漏洞。

2025 年 2 月,威邦运动曾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并表示原因是发行人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等考虑。今年以来,不少国内冲刺上市的消费类企业纷纷尝试转道港股递表,威邦运动当时的撤回上市后也被猜测是或将转赴港股。

而本次威邦运动再度开启上市辅导,是寄希望于继续冲刺 A 股还是赴港股排队?《科创板日报》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金华 资本市场 创始人 福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