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9-23
今日秋分!品稻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年 9 月 23 日

2 时 19 分 04 秒

秋分已至

秋分时节

" 秋分 " 同 " 春分 " 一样

一天 24 小时昼夜均分

按农历来讲

秋分之日正居于

秋季 90 天的中间

是初秋和深秋的 " 分水岭 "

秋分秋色平,终南稻香飘

千株弯腰珠玉满

桂花球米润如玉

西安发布

二十四节气里的 " 忒色 " 西安

年度系列策划

今天带你了解

区域特色农产品

长安桂花球大米

俗话说

" 秋分一到,谷场见稻 "

秋分过后,水稻就能收获了

春耕夏耘的辛苦忙碌

在金秋得到回馈

秋分这天,也是国家层面

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 中国农民丰收节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 南米北面,南稻北麦 "

是常识,也是 " 地理逻辑 "

可在秦岭终南山的孕育和滋养下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

却藏着一片" 江南水乡"

这里稻香蛙鸣流水相依

还特产大米,有着好风光

" 王莽自古就有‘七分水田三分麦’的耕种传统,传统水稻种植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根植于王莽人血脉中的基因。" 长安区王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芬站在百亩稻田旁,意味深长地向小布介绍道。

" 王莽的稻米有个充满唐韵风情的名字——‘桂花球’,这是长安地区自古以来特有的大米品种。" 何芬说,得益于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逐年扩大的水稻种植面积以及所处的更高纬度地形,王莽的稻米生长期更长,内涵物质更为丰富。加之终南山下的气候条件及秦岭峪水灌溉滋润,所产的桂花球大米如今依然颗颗晶莹剔透,口感黏稠醇香,米香浓郁醇厚,是 " 老西安 " 挥之不去的 " 精神味蕾 "。

仲秋时节,秋风拂过,稻穗低垂。多雨的长安,正为稻米丰收浇灌着最后一份营养。此时的王莽百亩稻田与秦岭山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千年古都独酿的山水画,既有盛唐的丰饶雅韵,亦有江南的细腻情致。小布了解到,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的丰饶之地,并且有着长达 6000 年的水稻种植历史。而以水稻种植著称的区域,曾被誉为 " 陆海 " 和 " 天府之国 "。

身处 " 唐诗之都 ",终南山下的稻田之间也深藏诗意与意境。大唐最鼎盛时期,杜甫回忆农事生产的盛况这样写道:"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在当时,水稻是一样珍贵的食物,而水稻田的规模是大唐国力与长安繁盛的标志。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杜甫去拜访朋友王倚,对方家人用赊来的粳米招待他。为此,杜甫写下 "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不仅有着好滋味,也让诗人感受到满满的真心与热忱。

" 诚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变迁,这里的水田一度消失殆尽。" 何芬回忆道,自 2015 年起,街道通过奖补措施引导稻地江村村民恢复水稻种植,并在村水田附近开掘了专供水稻用水的农用井,逐步使 200 亩水稻再度与终南山 " 同框 "。此后十年间,刘秀村、清水头村纷纷启动了水田恢复计划,水田面积逐年增加。截至目前,王莽辖区共有水稻 590 余亩。仅 2025 年,就新增恢复稻田种植条件 300 余亩,改良稻田土壤 300 亩。

水稻恢复种植后,迅速成为王莽又一张亮丽名片。" 江南水乡 " 与 " 鱼米之乡 " 的婉约景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打卡。与此同时,王莽持续以种植地为中心,大作水田周边产业链条文章,使 " 一粒米、一缕稻香 " 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引入古秦渡酒厂和华坤农业两个‘姊妹’龙头企业,帮助流转刘秀村 300 亩连片土地种植水稻,将水稻种植从整体上提质增效。" 何芬告诉小布,目前,街道还将特色产业加以整合,用大米酿制出鲜桃、石榴、桂花等风味黄酒,不仅突出了关中传统文化,还彰显了地域特色,相关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片片稻田

是长安城南的生态密码

是秦岭的温柔馈赠

当前,王莽街道

正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同稻田建设联系起来

让人们走在王莽的乡间小路

即能领略稻田的秀美风光

站在百亩水田的中心

便能一眼望到终南的诗与乡愁

看山、望城、听水、赏稻

当我们置身于

如此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中

连小布都不得不感慨一声

"终南山下,水田之间,

自有天地大美。"

来源 / 西安发布

相关标签

二十四节气 长安区 秦岭 江南水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