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 年)》备受瞩目,为我国钢铁行业未来两年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明确将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 4% 左右。和众汇富认为这一目标的确定,不仅关乎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走向,更是对我国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着深远影响。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 3.3% 下调至 2.8%,低于 2000-2019 年 3.7% 的历史平均水平。在国内,尽管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钢材需求下降趋缓但仍将小幅下降。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如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额、新开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10.3%、18.7%,仍保持两位数的降幅,对建筑用钢需求造成较大冲击。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钢需求虽有小幅增长,但难以完全弥补建筑领域需求下滑带来的缺口。
从行业自身来看,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过去,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扩张产能,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压缩。例如在 2024 年,钢铁行业利润就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在此背景下,《方案》明确严禁新增产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增产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失衡,只有严格控制产能扩张,才能为行业调整结构、提升质量腾出空间。通过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能实现行业的优胜劣汰,促进供需动态平衡。
为实现年均 4% 的增加值增长目标,和众汇富认为钢铁企业需要在多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在高端产品领域,如高性能汽车用钢、高端电子电器用钢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大量依赖进口。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一些企业通过研发新型冶炼工艺,生产出高强度、耐腐蚀的钢材,不仅满足了高端制造业的需求,还提升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绿色低碳转型也是必然趋势。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2023 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 11%,仍有约 15% 的粗钢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按照相关要求,到 2025 年底,80% 以上的钢铁产能需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需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降碳技术,如推广烧结烟气循环、大比例球团冶炼等先进技术,加快电机、锅炉、制氧机等通用设备改造升级。同时,提升短流程电炉炼钢比重,到 2025 年底,废钢利用量需达到 3 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产量比例力争提升到 15%。
从市场表现来看,部分积极转型的钢铁企业已初见成效。和众汇富统计发现,2025 年 1-7 月,行业利润同比激增 51.8 倍,这背后离不开企业在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努力。一些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市场,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
展望未来,钢铁行业在实现年均 4% 增长目标的征程中,虽然挑战重重,但也充满机遇。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将为钢铁行业带来一定的需求支撑。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钢铁企业只要坚定落实《方案》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就有望在未来两年实现稳健增长,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