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 09-23
保险业重构出海护航模式:产品创新与生态联盟破题多维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9 月 23 日讯(记者 石雨)在近日召开的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到一组数字:" 十四五 " 期间,保险业助力实施稳外贸政策,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累计提供风险保障 4.4 万亿美元,较 " 十三五 " 时期增长 52%。

出口信用保险的扩容是保险护航中国企业出海的缩影,近年来,保险机构作为风险补偿者,在企业出海的叙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持续扩大,出海主体、路径更为多元化,企业从早期的单一贸易路径,加速切入属地化运营布局。与之相伴,出海企业也面临着更为复杂化、高挑战的风险。

记者多方调研采访发现,在此背景下,保险业的护航策略正实现从 " 被动风险补偿 " 到 " 主动生态构建 " 的战略升维: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做精做全,夯实保障根基;另一方面通过横向联合、纵向深耕的生态协同,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企业出海风险演变,考验风险保障供给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5 年 1-7 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 6657.1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4.5%。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 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 7676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 6067.7 亿元人民币,增长 2.2%。

在投资结构持续调整的背后,是地缘政治日趋复杂、全球经济秩序深刻重塑的大环境。中国企业出海正步入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新阶段:一方面,新兴市场不断开放,为出海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外部挑战也更加多元和动态。风险类型已从传统的市场与信用风险,逐步扩展至地缘政治冲突、合规监管趋严、文化融合难度等多维挑战,对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保险作为企业出海的 " 风险缓冲器 ",其理赔动态也真实反映出海外风险格局的变迁。安联商业保险大中华区 CEO 曾万里对记者分析道," 在风险的地域范围方面,以往中国企业出险多发生在美国,例如美国的集团诉讼(Class Action)、产品责任保险等,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风险。但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业务的多元化,除了美国之外,在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出险的频率也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曾万里指出,虽然地缘政治因素对保险无直接影响,但间接来说仍具影响。例如,由于地缘政治原因,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将部分供应链从国内转移至海外,以实现避关税、风险分散等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在海外新建工厂、招聘员工、整合供应链等举措,都会带来新的风险。" 毕竟在新市场、新环境中,企业对其风险状况的熟悉程度有限,因此风险渗透性也在增强。过去两年中,一些按以往标准不会构成巨灾的风险,如今发生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这也给保险机构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复杂环境之下,企业出海面临短期承压与长期转型的双重态势,也推动 " 保险 " 在企业全球化战略中的角色不断升维。

" 护航企业出海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家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两年,企业出海确实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出海风险复杂化加剧,作为风险保障机构,保险机构在持续探索保障的全面性、精准性、生态化,并不会因为环境变化或出海节奏的调整而放慢脚步。

创新产品 " 破局 " 出海风险缺口,瞄准新能源车等新赛道

" 以前中国企业出海购买保险多是应客户或当地政府强制要求而购买。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出海时会主动根据自身风险特点,自主寻求更全面的保险解决方案,例如购买更多类型的责任险、网络安全保险等,很多客户甚至主动提出投保需求。" 曾万里基于市场观察指出。

面对企业出海的复杂风险环境,保险机构正在针对企业出海风险进行保险保障的扩容与精准应对。

谈及企业出海的保险需求,华泰财险商险承保部副总经理宋巍表示可按四阶段精准匹配:计划阶段聚焦人员保障;产品出海阶段需覆盖货运险、产品责任险及知识产权纠纷相关保险;海外建厂阶段,涉及建工险、货运险、延迟开工、单一项目职业责任险、商业综合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以及建工意外险等等;海外运营阶段则需财产险、人员险、责任险及利损险等综合保障。

在此前提下," 一站式 " 保险服务是保险机构的创新方向之一,基于传统财产险、责任险等产品,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推动涵盖如经营中断、网络安全、税务稽查等复合型风险的保障产品,向出海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全面的保障。

" 复合型风险保障通常伴随着‘定制化’,针对行业、企业推出保险责任更有针对性、保费定价更具精准化的产品 ",前述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不仅要覆盖各个环节,还要贯穿全流程。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正面向新行业、新问题,及时探索创新,覆盖风险缺口。比如针对新能源车企的出口提速,多家头部险企创新产品。人保财险年初实现中国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上半年该项目承保香港地区中国品牌新能源车辆超千台,当前赔付率约 50%;平安产险在年初成功承保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出口欧洲的新能源乘用车商业综合责任保险项目;今年 8 月,中国太保产险联合三井住友、中怡保险经纪,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在采访交流中,有机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指出,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新能源车险出海补齐了车企境外全链路保障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国内险企境外分入保费占比偏低,车险领域近乎空白,新能源车险出海为境内险企境外保费创收开辟了全新路径。

" 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出海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在海外市场面临最多问题的产业之一 ",一位头部保险机构车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海外机构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承保的支撑能力弱,影响新能源汽车境外市场拓展,亟需国内保险公司提供配套产品及服务。

保险角色升维,从 " 风险兜底 " 到出海 " 战略伙伴 "

" 出海企业应将保险作为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事后补救手段 ",曾万里建议道。在这一理念推动下,保险机构正从传统的保障功能出发,向更全链路的生态协同与赋能拓展,助力企业实现更稳健的国际化布局。

一方面,是横向联合,通过跨机构协作构建综合服务生态。目前已有保险机构与银行、经纪公司等合作,提供 " 一站式 " 跨境金融与风险解决方案。中国太保联合中国银行发布 " 银行 - 保险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联合达信中国、中怡保险经纪、韦莱韬悦三家国际经纪公司,启动保险海外服务生态联盟。

从具体行业看,如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国任财险深圳分公司、嘉权、精英知识产权、威世博等 7 家单位,共同签署《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框架合作协议》,组建全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

比如新能源车险领域,对于新能源车险 " 出海 " 后的长期规划,中国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一方面,险企可以联动金融机构打造 " 信贷 + 保险 " 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车企海外融资成本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建设,并协助车企在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本土化维修技术中心与备件供应链,从根本上降低理赔成本,形成 " 中国方案 " 引领的跨境车险新生态。

另一方面则在于纵向深耕,从行业最新动态来看,不乏保险机构将服务嵌入企业出海的全生命周期,立足于风险保障,进一步向风险管理、融资、结算等维度进行服务 " 串联 "。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今年推出的 " 信上海 " 信保政策服务包,包含出口信保保单及自动重新投保、信保赔款退税 " 免填报 "、" 沪贸批次贷 " 主动授信、" 沪航信贸通 " 全链路风险查询、风险管理服务平台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赋能已成为保险业实现风险减量与前置管理的重要路径。保险业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风险减量与前置管理,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力其在转型过程中识别新场景、控制新风险。

从实例来看,中国平安日前发布鹰眼系统海外版 " EagleX", 首期上线了风险地图 ( Risk Vista ) 、灾害预警 ( Cat Warning ) 、卫星监控 ( Satellite Monitor ) 三大功能,提供覆盖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到理赔固证的全周期风险管理服务。

" 在支持企业出海的过程中,仅靠单一保险产品难以形成有效护航。保险机构需通过生态化布局实现差异化服务,降低自身理赔风险,提升服务可持续性,而出海企业也期待有机构能牵头提供跨领域、多层次的综合解决方案 ",前述财险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分析道。未来,构建开放、协同、科技驱动的服务生态,将是保险业赋能出海企业的关键方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保险业 中国企业 地缘政治 美国 供应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