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北京的量化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自 2022 年 6 月 29 日以来,量化派第 5 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量化派是一家做线上消费平台的公司,大家可能更熟悉它的电商平台 " 羊小咩 ",上面卖的东西从数码产品到日常用品都有;另外一个是 " 消费地图 ",帮用户在线上看车、领券,再到线下买车。
过去几年,它从做金融撮合生意转型成电商和零售平台,交易规模三年间从三百多亿涨到了七百多亿。
01
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量化派)的创始人叫周灏,白羊座,是典型的 " 海归金融科技派 "。
1998 年他考进入北京大学,主修天体物理专业。在北大读书期间,他自学代码,并利用业余时间小规模创业;2002 年毕业后赴美深造,在莱斯大学获得物理博士学位,转向生物物理研究领域。
后来他进入了金融行业,先后在摩根士丹利、第一资本、巴克莱银行等知名机构,做量化分析、风控、统计等,算是把 " 数学建模 + 数据分析 + 金融 " 的组合吃透了。
2013 年周灏从美国回国,恰巧亲历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实困境。
尽管他在海外生活期间持有 Discovery 和 City 等国际信用卡且信用记录良好,但回到国内后,由于缺乏本地户口、社保记录和传统的央行征信数据,他在中国的信用体系中竟被视为 " 三无人员 ",甚至连一张普通的信用卡都难以办理。
这一遭遇让他切身体会到中外信用体系之间的深刻壁垒。当时中国央行的征信系统仅能覆盖约 25% 的人口,大量像他一样有信用背景但缺乏传统认证材料的用户,其信用价值无法被有效识别。
正是这一痛点直接催生了周灏的创业灵感:数以亿计拥有信用基础,却缺乏抵押担保或标准征信记录的 " 小白 " 用户,正因传统金融评估体系的局限性,长期处于被服务忽视的状态。
中国互联网金融恰好迎来高速发展期,尤其在普惠金融与消费信贷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且需求极为旺盛,传统金融机构却难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他意识到,自己此前在华尔街积累的专业经验,恰好能在这片蓝海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
02
2014 年,周灏创立了量化派,致力于将欧美成熟的量化评估理念与中国市场特点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用评估的难题。其创业愿景十分明确:让有信用的人能够更有尊严地获得金融服务。
他们最早的业务就是 " 信用钱包 " 这样的平台,帮助有借贷需求的用户把信息提交上来,再通过量化模型筛选、撮合,推荐给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等于是做一座 " 桥 ",撮合借贷双方。
很快,他们就与 48 家金融机构及互联网公司合作,涵盖几百个城市,与多家征信渠道及数据公司对接,再加上用户授权就能得到足够多的数据。与量化派合作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及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消费金融、P2P 贷款公司等。
周灏表示,基于金融大数据链接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的第三方撮合商,量化派在国内是首家。
2015 年,量化派完成了任泉、李冰冰、黄晓明等明星所成立的 StarVC 的 B 轮融资;2016 年 11 月获得阳光保险、复星集团、国信证券 5 亿元 C 轮融资。
钱到位后,他们迅速扩张,用户群体和合作金融机构都在增加。根据其上市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1 年底,量化派累计为超过 2540 万用户提供了服务。
03
但转折点很快出现。2017 年前后,国家对 " 现金贷 " 和网络助贷业务监管全面收紧,禁止高利率、暴力催收,严格限制无牌照的金融中介。
量化派赖以起家的助贷业务受到了不小冲击,靠 " 撮合 " 赚钱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与此同时,其尝试赴美上市,但由于当时业务高度依赖助贷模式,加上中美市场环境波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面对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量化派不得不转型。
招股书显示,在最近几年,其业务从包含金融机构撮合服务的多元化模式,全面转向聚焦于两大核心线上消费市场:消费电商平台 " 羊小咩 " 和汽车零售 O2O 平台 " 消费地图 "。
这些业务主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帮助用户和供应商连接,实现消费撮合、商品交易和信息服务。具体来说:
羊小咩本质上是一个撮合电商平台,帮供应商把商品卖给用户。涵盖了消费电子产品、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化妆品、珠宝、服装及个人护理等多种零售商品。
其业务模式分为两种:一是平台自身向商品供应商采购商品后进行销售,从中赚取 0% 至 59.7% 的提成 ;二是通过 " 平台开放计划 "(POP),让入驻的商家(如 POP 商店 A)直接向用户销售商品,平台则从中抽取交易额 1% 至 5% 的佣金 。
目前,羊小咩已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从 2022 年的 2.06 亿元,于 2024 年飙升至 9.25 亿元 。2025 年前五个月,其收入达到 4.0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60% 。
这一飞跃式增长得益于 2023 年第三季度开始,其加大在新媒体和应用商店的广告投放。平台的交易额(GMV)也从 2023 年的人民币 49 亿元激增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77 亿元 。
用户活跃度和消费能力同样表现强劲。平均月活跃用户从 2023 年的 52.8 万增至 2024 年的 96.3 万 ,每用户平均年收入(ARPU)也从 2022 年的 10330 元稳步提升至 2025 年前五个月的 25622 元 。
消费地图原本定位是一个本地生活 O2O 平台,后来逐渐转向汽车零售场景。
2022 年该平台交易额达 42.05 亿元,月活跃用户 6.23 万;2023 年交易额降到 32.15 亿元,月活跃用户增至 8.1 万,但公司在 2024 年开始战略转移,把更多资源投向羊小咩,导致消费地图交易额锐减到 1.49 亿元,月活跃用户也掉到 7500 人。
进入 2024 年,他们将消费地图转型为专注汽车销售的渠道,并与 " 汽车伙伴 A" 达成独家合作,成为华北地区线上展示和营销的唯一入口,后续在青海西宁、新疆石河子、海南三亚等地扩大范围。
交易结构也随之变化。2024 年线上卖车带来约 1.37 亿元交易额,线下配合则高达 430 亿元。
此外,消费地图还通过发放政府优惠券吸引用户流量,例如 2024 年初发券月份,平台单月新增用户数最高达到 7891 人,而未发券月份仅三四百人。不过,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受政府补贴暂停影响,消费地图的交易额接近归零。
羊小咩的爆发式增长,使其总收入从 2022 年的 4.75 亿元,提升到 2024 年的 9.93 亿元,同比增长 87.5%,毛利也从 3.13 亿元增至 9.62 亿元。
这种转型意味着公司正由金融撮合型企业,转变为深耕消费电商的平台型公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