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 09-23
帮300个家庭AI寻亲的云天励飞赴港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风云 IPO

"AI 巨头 " 豪掷 1.89 亿元搞股权激励。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你或许还记得那部让人泪目的电影《亲爱的》吗?片中父母寻子的艰辛曾触动无数人心。而现在,一家中国 AI 企业正努力将 " 天下无拐 " 的理想变为现实。

近日," 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 " 云天励飞(688343.SH)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启动港股 IPO 进程,完成 A+H 布局。这家因 AI 寻亲系统 " 深目 " 而被公众熟知的公司,曾协助警方在 15 小时内跨省找回被拐儿童,至今已帮助找回超过 300 名失踪人员。

图源:罐头图库

从温暖的技术理想走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云天励飞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连续七年半亏损累计接近 27 亿元,早期员工因股权激励对簿公堂,尽管营收实现增长但依然未实现盈利。赴港 IPO,成为它讲述新故事的关键一步。

截至 2025 年 8 月 30 日,公司 A 股股价报收于 99.92 元 / 股,市值达 358.54 亿元。

01#

用 AI 找回 300 个失踪人员后

云天励飞冲刺 IPO

云天励飞的故事还穿插着一个温暖的技术初心。2014 年,公司刚在深圳龙岗成立。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龙岗公安分局的一位警官对创始人陈宁表示:" 如果把你们的技术运用在视频监控以图搜图方面,也许深圳将不会再有失踪儿童。" 这句话打动了陈宁。

不久后,寻亲电影《亲爱的》上映,片中寻亲的艰难进一步坚定了陈宁用 AI 实现 " 天下无拐 " 的决心。云天励飞开始与龙岗公安合作,民警成了公司第一代 " 产品经理 ",双方共同打磨出第一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 " 深目 "。

图源:《招股书》

" 深目 " 很快展现出技术威力。系统曾仅用 5 秒就从几千个小时视频中锁定嫌疑人影像,并追踪其轨迹。2017 年,系统协助深圳警方在 15 小时内跨省找回被拐儿童,案件登上《今日说法》,云天励飞由此 " 一战成名 "。

截至目前," 深目 " 已在国内及东南亚近百个城市落地,协助破案数万起,找回 300 余名失踪儿童和老人。陈宁后来回忆,当时 AI 在警务领域尚无应用先例,龙岗公安和区政府对技术的包容就像 " 知音 "。

伴随技术成熟,云天励飞开始拓展商业边界。2023 年 4 月,公司在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报收于 104.11 元 / 股,涨幅达 137.04%,市值一度达到 430 亿元。截至 2025 年 8 月 30 日,市值回落至 358.54 亿元。

公司的业务已深入三大核心场景:行业级、企业级和消费级。在行业级场景,其技术应用于城市治理、智慧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曾是公司的绝对主业。但根据《招股书》,该业务收入从 2022 年的 5.2 亿元降至 2024 年的 2.54 亿元,收入占比从 95.2% 大幅收缩至 27.7%。

这主要因地方政府项目减少,及客户海康威视(002515.SZ)、大华股份(002236.SZ)等传统安防巨头加速 AI 布局挤压市场空间。

企业级场景则是为云服务商、AI 企业等提供灵活可组装的 " 算力积木 ",以支持大模型高效推理,收入从 0.25 亿元稳步增长至 2.49 亿元,占比提升至 27.1%。

增长最为迅猛的是消费级场景。公司通过 " 噜咔博士 " 品牌推出 AI 拍学机等产品,借助万物识别和交互学习功能进入家庭场景。该业务在 2024 年首次产生收入即达 2.49 亿元,贡献 44.2% 的营收,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多项业务推动公司营收持续增长。2022 年 -2024 年(下称 " 报告期 "),云天励飞营收从 5.46 亿元涨至 9.17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云天励飞营收同比增长超 168% 至 2.64 亿元。同时,公司在全场景 AI 推理芯片赛道位居国内前三,在 NPU 芯片赛道位居国内前二。

对于本次 IPO 募集资金用途,云天励飞提到,主要用于 AI 推理芯片及相关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加强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能力,强化品牌形象;用作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02#

与前员工存股权纠纷

如今再豪掷 1.89 亿元股权激励

尽管营收实现增长,但盈利仍是云天励飞面临的挑战之一。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3.13 亿元、-3 亿元和 -3.83 亿元,累计亏损达 9.96 亿元。事实上,自 2017 年以来,公司已连续七年半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金额接近 27 亿元。

高研发投入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这一比例正持续下降。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3.47 亿元、2.95 亿元和 4 亿元,占营收比例从 63.4% 降至 40%,2025 年进一步降至 31.8%。

公司在 2024 年报中坦言,由于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未来仍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收入规模可能无法支撑大规模研发和市场开拓活动,面临持续亏损风险。

除了研发投入,股份支付是另一项重要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合计 1.89 亿元。2023 年,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 247 名参与者授予 1106.16 万股 A 股股票。其中 6 名董事及高管获授 140 万股,包括执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邓浩然、执行董事李建文,分别获授 80 万股、10 万股;四位副总经理李爱军、程冰、郑文先、王磊分别获授 10 万至 20 万股不等。

其余 241 名员工获得 966.1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 2.69%,所有授予价格均为 28.14 元 / 股,并于 2023 年 12 月 6 日统一授出。

公司表示,股权激励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但若未来实施新的激励计划,可能产生大额股份支付费用,进而延迟盈利时间。当然,激励计划还设置了严格的绩效考核要求,未达标者将根据完成比例确定归属或不予归属。

这份 " 金手铐 " 也曾引发风波。A 股上市前,多名早期员工因原始股行权问题与公司对簿公堂。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 2015 年入职的员工杨某。根据 " 中国裁判文书网 " 可知,杨某与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 23 日签订《劳动合同》,该合同规定云天励飞授予杨某 3 万原始股,分 4 年行权:前两年每满一年可行权 1 万股,后两年每满一年可行权 5000 股,行权价格为 1 元 / 股。若杨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公司有权以每股 2 元的价格回购股份。

三年后的 2019 年 1 月 9 日,杨某提出离职。此时按照约定,其手中已有 2.5 万股原始股符合行权条件。杨某主张这些股份应被放入员工持股平台,以分享公司成长收益,但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办理工商变更手续。最终杨某于 1 月 16 日正式离职,九天后,云天励飞支付 2.44 万元(总回购款 5 万元扣除已行权的 2.5 万元和相应税费)回购了其符合行权条件的原始股。

四个月后,杨某向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对 2.5 万原始股安排行权事宜,对应价值暂计 100 万元。一审判决杨某败诉,其后他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的二审也被驳回,诉讼请求均未获支持。

类似的还有前员工韦某的案件。2019 年 5 月,他同样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将其符合行权条件的 7 万原始股放入员工持股平台,该诉讼于同年 7 月被驳回,韦某随后上诉。" 天眼查 " 显示,二审已于 2020 年 1 月 8 日开庭,但截至目前未公布终审结果。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激励是正常的实现企业发展、各方利益共赢的手段。激励的基础共识是被激励者首先能够为全体股东创造出更大的利益回报,因此激励作为一种股东对被激励者的奖励。

尽管纠纷频发,资本市场仍持续看好云天励飞。从 2015 年天使轮到 2023 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累计融资超 60 亿元。

获得大量融资后,公司仍存在过亿的借款。2025 年一季度,公司长期借款从 8575 万元飙升至 10.86 亿元,增幅超 11 倍,好在账面货币资金 11.04 亿元能覆盖债务。不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多年为负,2025 年一季度净流出 7904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 AI 公司背后的创始人陈宁是典型的技术领军人物。他 1993 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飞思卡尔半导体工作,带队设计 4G 通信芯片,担任 7 个 IEEE 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拥有近 30 项已授权国际专利,其中 13 项被苹果收购。

如今,陈宁与他创办的 "AI 寻亲先锋 " 云天励飞,正式开启了赴港 IPO 的新征程。从协助警方找回失踪儿童,到推出能辅导孩子学习的 " 噜咔博士 ",云天励飞始终在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之间寻找平衡。这一次,它能否向资本市场讲出一个新故事?

你了解过云天励飞的 AI 产品吗?评论区聊聊吧!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云天励飞 ipo 深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