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9·24”行情启动一周年:A股新开户有望超3000万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自去年 "9 · 24" 行情启动以来,A 股市场迎来持续的开户热潮。上交所数据显示,若以 2025 年前 8 个月的月均开户数估算 9 月数据,"9 · 24" 行情启动后的一年时间里,A 股新开户数将突破 3000 万户大关。

这股开户热潮中,个人投资者是绝对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资金入市方式已发生质的变化,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取代主动基金成为重要选择。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全市场 ETF 规模较去年 9 月 24 日增逾 2.4 万亿元,增幅超过 85%。

与此同时,头部券商凭借多渠道获客能力和综合服务优势,在开户潮中脱颖而出,至少 8 家券商今年上半年新增开户超 50 万户,存量客户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场由 " 资产荒 " 与赚钱效应共同催生的市场热度,正重塑着 A 股的投资者结构与资金入市路径。

开户热度持续

上交所披露的数据勾勒出 "9 · 24" 行情启动以来 A 股市场的开户热度。以去年 10 月至今年 8 月为统计周期,这 11 个月内 A 股新开户数已达到 2874.60 万户。参考 2025 年前 8 个月的月均开户数据——前 8 月累计新开 1721.17 万户,月均开户 215.15 万户——若今年 9 月开户数照此估算,那么自去年 "9 · 24" 行情启动后的一年时间里,A 股新开户总数将超过 3000 万户。

从 2025 年以来的开户节奏看,新开户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1 月新开 157 万户,2 月大幅增长至 283.59 万户,3 月达到 306.55 万户的年内高峰。4 月和 5 月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但 6 月、7 月、8 月又持续回升,其中 8 月新开 265.03 万户,环比增长 34.97%,印证市场热度正稳步回升。

在这股开户潮中,个人投资者是绝对主力,同时,机构开户数也有所回暖。今年前 8 个月,新增机构开户 6.51 万户,同比增近 33%,尤其是今年 6~8 月,已实现环比三连升。考虑到今年 1~7 月私募基金备案通过数量同比增近 62%,而公募主动权益新发产品数量增速相对偏缓,因此今年以来 A 股新增机构开户或主要为私募基金贡献。

对于开户热潮的成因,浙商证券策略团队分析指出," 资产荒 " 背景下叠加股票市场赚钱效应凸显,推动 " 存款搬家 " 成为大势所趋,进而吸引大量个人投资者入市。从资产端来看,当前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二手房价格和房租价格也呈现回落态势,传统稳健型投资渠道的吸引力不断减弱。

从市场端来看,2024 年 9 月 24 日以来,上证指数已上涨约 40%,显著的赚钱效应让股票市场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2024 年下半年尤其是 9 月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在 2024 年底录得明显增长,存款正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逐步流入权益类资产,预计这一趋势将伴随股市赚钱效应进一步强化,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市。

资金入市 " 变道 "

面对新开户数据的波动,有部分观点引用单月开户数对比,认为本轮居民资金尚未开启大举入市。例如,上交所数据显示,2024 年 10 月新增开户数达 684.68 万户,而 2025 年 8 月这一数据为 265.03 万户,据此计算当前居民资金入市幅度仅为 2024 年 10 月的 38.71%。对此,开源证券策略分析师韦冀星表示,这一观点忽略了居民资金入市方式的根本性变化——除直接开户入市外,ETF 已成为居民资金入市的重要选择。

韦冀星进一步指出,当前居民资金入市的方式已从主动基金转向 ETF,背后存在四大核心原因。

首先是产品丰富度高、弹性高,在监管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ETF 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针对细分行业、下沉式主题的 ETF 供给充足,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配置需求。

其次是渠道便利性高,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居民购买 ETF 无需繁琐的开户流程,可直接通过银行 App、支付宝等常用支付渠道购买 ETF 联接产品,极大降低了参与门槛。

再次是费用优势显著,ETF 的费率远低于主动基金,且在短期赎回时费用更加灵活,叠加监管层持续推动费率下调,进一步放大了其成本优势。这一优势不仅能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还可能提升基民买卖基金的换手率。

最后是决策成本低,ETF 锚定特定基准指数,本质是一篮子股票的组合,投资者无需花费精力选择基金管理人,减少了决策环节,更符合普通居民的投资习惯。

ETF 成为资金入市重要通道的趋势,在规模数据上得到了充分印证。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全市场 ETF 规模约为 5.31 万亿元,相比 2024 年 9 月 24 日行情启动时,增长 2.45 万亿元,增幅高达 85.36%。其中,行业类 ETF 凭借对特定主题和产业趋势的精准跟踪,成为投资者参与市场的重要工具,进一步推动了 ETF 整体规模的扩张。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居民资金入市的热情并未减弱,只是通过更便捷、低成本的 ETF 渠道进入市场,这种入市方式的转变正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结构。

头部券商 " 抢客 "

在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新开户数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头部券商凭借自身优势在获客竞争中脱颖而出,显著的获客优势转化为客户数量与资产规模的双重增长。

从新增开户情况来看,头部券商的领先地位十分明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各家券商 2025 年半年报发现,国泰海通受益于并表效应,在客户总数去重口径下仍实现显著增长,新增客户约 155 万户;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中泰证券的新增开户数均超过 80 万户;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国银河的新增开户数突破 70 万户;申万宏源证券新增开户数也超过 50 万户。

新增客户的涌入同时带来了资金的快速增长。东方证券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客户 22.8 万户,新开户引入资产 245 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 90% 和 45%。粗略计算,东方证券每位新增客户带来的资金超过 10 万元,显示出新增客户较强的资金实力与投资意愿。国海证券亦有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有效户数同比增长 77.92%,新开客户新增资产同比增幅更是高达 205.76%,客户资产增长速度远超客户数量增长速度。

随着新增客户的持续积累,头部券商的存量客户规模也水涨船高,经纪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末,国泰海通、招商证券的存量客户数量已达到 2000 万户以上,其中国泰海通为 3845 万户,招商证券为 2006.15 万户。此外,中国银河、方正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泰证券以及申万宏源证券的存量客户数均在 1000 万户以上,形成庞大且稳定的客户基础。

头部券商之所以能在获客竞争中占据优势,核心在于其构建了线上线下多渠道的获客体系,并拥有完善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线上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客户的广泛覆盖与便捷服务,线下通过营业部网络深入各地市场,加之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供给与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吸引新增客户,更能增强用户黏性,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客户群体的稳定增长,为其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股 券商 上交所 私募基金 回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