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镜DOC 09-23
硬核新片!跟拍13个月,他们用7年制作了《小城警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七年磨一剑,豆瓣高分纪录片《生门》《城市梦》原班出品团队,这次将视角对准了湖北恩施,镜头深入 4 所城区与乡镇派出所,多机位不间断拍摄 13 个月,从 2600 余小时素材中精心打磨,耗时 7 年打造出 36 集大型警务纪实纪录片《小城警事》。

没有宏大的配乐,没有渲染的传奇,《小城警事》全面客观地探视警察如何坚守岗位保一方平安,如何抽丝剥茧侦破案情,如何勤恳智慧服务人民……近距离观察形形色色的人,法、理、情不断碰撞,人性复杂多变,生活万般无奈,人生状态百出,平安祥和下暗流涌动,各种活报剧精彩上演。

凹凸镜 DOC 邀请到导演程春霖,共同聊了聊,社会类纪录片如何让警察形象从抽象的符号变为有血有肉的人,真正 " 落地生根 "。

以下为采访正文

‍‍‍‍‍‍‍

硬核新片!跟拍 13 个月,他们用 7 年制作了《小城警事》

作者:段昕彤

编辑:张劳动

凹凸镜 DOC:从 2019 年到现在,《小城警事》用了七年的时间来到观众面前,能否和我们聊聊这个项目的缘起?为什么选择关注这个领域?

程春霖:这个片子真正拍的话还是蛮偶然的,当时我们刚做完了《生门》,然后《城市梦》还在后期制作中,我们就继续寻找新的题材,因为我们的团队能够提供一个足够大的舞台,也对能够展现丰富切面的题材较为感兴趣。

在持续留心观察之后,我们想到了公安派出所这样的拍摄场景;之后很偶然地在跟一位做警察的同学吃饭的时候聊起来这个话题,由于《生门》的整体关注度还不错,我就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派出所让我们去做拍摄,机缘巧合,他告诉我们领导也比较重视宣传,可以试一下,就这样开了一个头。

凹凸镜 DOC:我们对传统的警务工作者纪录片的认知可能是以搬演和访谈为主的专题纪录片。《小城警事》用 13 个月跟随着警察同志们客观地记录,为什么选择用这么辛苦的方式?

程春霖:这可能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的创作方法。我从入行起就一直跟着陈为军老师在学习拍纪录片,他的作品的话大家都很熟悉,都是沉浸式的、跟随的拍摄方式,所以我学习的也就是这一套方法。我认可这套方法,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把纪录片能拍得好看,又能够拍出深度的方法,所以后面就基本上都延续着这个模式在创作。

凹凸镜 DOC:在前四集中,我们看到基本上没有长段或正襟危坐的采访,在您的导演的过程,哪一种情况下才会选择去采访被拍摄者?

程春霖:从采访模式来讲的话,一种是固定面对面的座谈式的采访,像咱们这样,另外一种是随机的采访,《小城警事》比较多的就是这种随机的采访。我们尽量把采访安排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拍摄时团队也都会带着一定的导演和剪辑思维,当事情发生到某一个时刻,我们自己产生了好奇或我们考虑到观众理解可能存在难度时,我们就会随机地去进行提问。

但是我们就尽量避免那种坐下来谈的那种方式,因为人一旦抽离出他那时具体的事件,之后再去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就可能存在一些纠正意识,和当下的想法是不相同的。

凹凸镜 DOC: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了一些比较惊险的时刻,那些时刻拍摄团队会不会感到害怕?

程春霖:其实还好,因为我们接触的主要就是派出所的民警,而且中国的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所以一般来讲的话,我们拍摄团队的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当然,我们和警察同志们聊天的时候也经常能听到,像缉毒警这一类的警种,他们的工作就是非常危险的,这是我们无法涉及到的;我们曾考虑过能不能也去跟拍缉毒大队,得到的答复是:那边的情况跟我们拍其他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会对我们的安全也有一定的隐患。所以我们的安全其实也是一直被考虑到的。

《小城警事》剧照

凹凸镜 DOC:在跟拍的过程中,有和警察同志做一些交流和沟通吗?或者他们通常会交代拍摄团队什么吗?

程春霖:一般来讲他们是不干预的,在有可能会暴露他们侦查的情况下,他们才会给我们提一些建议。我们的拍摄模式,不仅这一次的警察,包括之前的医生、城管,我们都是跟他们一起上下班、一起生活的,基本上就是他们的整个的团队中的一份力量。

凹凸镜 DOC:在第四集里,两方因为丢钱包产生了一些误会,误会最后丢钱包方的态度转好,您觉得摄影机的参与是否有功劳?

程春霖:我个人觉得,摄影机的介入永远都会影响现实,没有办法避免不去干扰他们。但是我们可以在现场判断这个影响的程度。在刚刚所说的游客丢钱包案子里,现场除了警察和当事人以外,只有我一个机位。在拍摄的最开始,我们会跟双方有一个简短的沟通;然后在事件的过程中,就尽量不要去干涉到具体真正发生的事情,摄影机也不做评论或判断。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你要让被拍摄对象信任你,接受你的拍摄,但又不至于有侵略性导致他们的真实的状态变形。

《小城警事》剧照

凹凸镜 DOC:在您看来,社会类型纪录片的摄影应当是尽可能客观的,或是要有一个主观倾向?

程春霖:我觉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面,怎么去选择机位,怎么去想这个故事在每一个人的判断里还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拍出来的作品,基本上是能够反映我们团队面对现实的一个态度,我们团队有四个摄影师,除了我跟赵骅老师是老搭档,合作了十几年之外。另外有两位新的摄影师,我们会考虑如何统一摄影师的风格,合理地去找到主客观之间的平衡,从前期的一对一带拍,到后面他们独立拍摄,然后独立剪辑,我们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聊,基本上做了比较好的磨合。

凹凸镜 DOC:紧接着刚刚说的,每位摄影师每天都会拍到不同的故事,有没有哪一个故事在拍摄前期对您来说最震撼或是最有意思?

程春霖:我们当时经常会碰到很震撼、很有意思的故事,自己的情绪也会带入。我记得比较印象深的一个故事是两个小朋友自己去城里看病,结果住在宾馆的时候中毒了,其中一个孩子当晚就去世了。

当时拍这个确实是非常的煎熬,因为是在整个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有人死亡,整个公安局都是当作天大的事来办,因为在没有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之前都很紧张,虽然最后确认不是刑事案件,但是家属来的时候,我们也都感受到了很强烈的痛苦。

《小城警事》剧照

凹凸镜 DOC:   在整个剧集中,有没有比较遗憾的时刻或者片段?

程春霖:基本上在这 36 集中我们看重的故事都讲出来了,我们剪辑也都是拍摄整体同步的,没有特别遗憾的部分。当然其中有一个扫黑除恶的大案,由于其体量过大,所以目前暂时还没有做出来,其他的民生案件除去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尽可能都讲清楚了。

凹凸镜 DOC:   在拍摄素材量这么大的情况下,后期团队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尤其比较紧张和轻松的节奏是如何串联的?

程春霖:我们后期团队是由过去合作过的剪辑师萧汝冠带队,在最初拍摄时我们就预定了 30 集的目标,想用纯粹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一部剧集出来,在确定了体量和模式后我们后期就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萧老师他们在北京组成了剪辑团队,然后我们前期拍摄基本上每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就会把做好场记的素材往北京寄一次;然后他们就同步查看,在非常小的时差中判断哪些案子适合,哪些类型可以继续跟,然后我们也会沟通拍摄组觉得比较好的内容,后期组根据此做不同素材的分类和单个案件的剪辑。整个的素材都处理完,开始要搭结构的时候,我们就会做很大量的讨论,跟着更有经验的萧老师搭建同主题、同情感的框架。

比如第四集《当你老了》,是几个老人的小案子。这些单个的故事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但是当我们把几个故事放在一起,它们就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也会根据人物、空间来搭建框架,做另一种结合;另外我们也会按照时令就是节气,用高考这样清晰的时间节点作为开头,从夏天的故事开始讲述,到春天结束。

凹凸镜 DOC:延伸出来讨论,无论是《生门》《城市梦》或是《小城警事》,都是在讲述平凡的小人物的真实故事,被拍摄和登上荧屏,是否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程春霖:这个肯定会被影响到的。我跟很多的拍摄对象,其实到现在也是蛮好的朋友,然后他们其中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或者职业方向真的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生门》中的李主任,他的影响力在播出之后就从省内扩散到了全国范围内,我们《城市梦》的胡中队长,在播出后也获得了很多关注,到各地进行了科普和演讲,他的工作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整体来讲都还是比较积极的一个改变!

《小城警事》剧照

凹凸镜 DOC:从日常琐事到重大警情,无论是群众的感激或误解,或是疑犯的恐惧和愧疚,在派出所发生的事情和拍摄的这些面孔,是否也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折叠面?

程春霖:当然。这就是我们整个团队就是在选题时会特别关注的一个点,也是拍摄纪录片一个很好的切口,因为你切进去了之后,你能够获得最广泛的中国现实的状态。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创作方法。

凹凸镜 DOC:您觉得这一次的社会折叠面和过往所呈现的社会折叠面是否有一些不同?

程春霖:会不一样的。例如《生门》,我们拍摄到的其实是同一大类型群体,临产的夫妻,然后在这一大类型里做更深入的挖掘,但是它毕竟是有限的一面。而在警察题材中,我们每天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物,很多都会超出你的想象,这就会比其他的场所更具有浓缩性和丰富性,拍摄出更复杂、更残酷也更温情的社会面。

包括观众在观看时能看到不同派出所的时候我们会写上该片区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数,这是基于我们开拍前调研的样本量设计的一个小点,我们观察各个片区的出警率、警情类型等等,希望给予故事更多的可能性,建立起一个事实的场域。

凹凸镜 DOC:回归到您个人,在从业的十多年生涯中,人们的生活是否也透过摄影机填补了创作者的生命?

程春霖:做这个行业来讲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每次拍摄一个题材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接触一个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的职业。很幸运能够因为拍摄去结缘更多不同领域的人们,从不同的职业扩展出新的空间,也是非常难得的一些机会吧!

当然,在拍摄结束的一段时间我其实会完全地放空,纯粹地把自己从这个场域里完全地摘出来,而那些经历过的事情,会内化成我生命的一部分。

凹凸镜 DOC:从《出路》到《生门》到《城市梦》您和陈为军导演一起合作了这些优秀纪录片,现在独当一面,是否也是一种纪录片创作的传承?

程春霖:我觉得,无论是制作模式还是传承态度,我们团队一直以来都算是非常少见的 " 小作坊 " 形式,我们一直都是很少的几个人在创作、在搭档,然后一直这么传承下来,我也很幸运的一点就是我入行的时候碰到陈老师,然后能够一直做这个行业,做社会题材的纪录片,也因此才能够把团队一直延续下去。

凹凸镜 DOC:最后关于《小城警事》,如果在您的导演手记上只能写一句话,您会写什么?

程春霖:我觉得这句话对于我们之前的和现在的每一部纪录片都适用," 希望从这部剧里面你们能看到人间百态。滚滚红尘。" 谢谢。

影片介绍:‍

镜头深入湖北恩施公安系统,2 个城区和 2 个乡镇派出所,全面客观地探视警察如何坚守岗位保一方平安,如何抽丝剥茧侦破案情,如何勤恳智慧服务人民……近距离观察形形色色的人,法、理、情不断碰撞,人性复杂多变,生活万般无奈,人生状态百出,平安祥和下暗流涌动,各种活报剧精彩上演。

凹凸镜 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 | 豆瓣 | 知乎:@凹凸镜 DOC

推广 | 合作 | 转载   加微信☞ zhanglaodong

投稿 |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 | 影迷群   加微信☞ 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派出所 生门 导演 豆瓣 湖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