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 前天
苹果俯身、华米亮剑,高端手机进入竞争新阶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苹果公司通过新品策略放下身段,发力国内市场,叠加国内头部厂商的一系列动作,正推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逻辑向生态构建转变。

原创ⓒ新熵 数码科技组

作者丨江蓠   编辑丨樱木

苹果公司的秋季发布会,吹皱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一池春水。

在 9 月 10 日的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带来了多达 8 款全新产品,其中 iPhone 17 系列尤为吸引人眼球,无论是存储 " 加量不加价 " 并补齐高刷屏短板的 iPhone 17 基础版,还是堪称性能最强、重新设计的 iPhone 17 Pro Max,都大有锚定国内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态势。和其以往的品牌调性相比,苹果公司这波操作可以算得上放下了全球头部高端机的身段,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从预售情况上,还是正式开售后的火爆程度上,都一扫其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里在国内市场上的颓势。

作为全球头部智能手机品牌,苹果手机拥有极具竞争力的品牌效应,但随着华为的回归,小米、OPPO、vivo 在高端市场的布局渐成体系等,其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此次新品发布和在国内市场上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做是其发力夺回市场份额的表现。

面对苹果公司的强势表现,国内手机厂商也开始采取行动。其中,华为一边悄然调整部分热门机型售价的售价,一边通过多场大会进行科技输出;小米则宣布在 9 月推出年度旗舰系列,并将小米 16 系列改名为小米 17 系列,标准版同样 " 加量不加价 "。

智能手机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仍在持续,且随着各家的动作而愈发激烈。这一场 iOS 和安卓之间的竞逐,谁能成最后赢家?

苹果 " 俯身 " 三部曲

作为市值 3 万亿美元左右的科技界巨头,苹果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毋庸置疑。而自 iPhone 6 系列在国内大火之后,苹果手机便长期在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最辉煌的时期,在中国 4000 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 80%。

但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的崛起,其市场领先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 Point Research 在今年 3 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加速高端化转型,600 美元及以上价位手机份额从 2018 年的 11%,增长至 2024 年的 28%。该机构认为中国智能手机高端化的主要推动者是华为。自 2023 年推出 5G 麒麟芯片后,华为便迅速恢复了市场竞争力,2024 年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从 2023 年的 20% 提升至 29%,成为增长最快的国产厂商。

▲图 / 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 Point Research

此外,小米、vivo、OPPO 等国产厂商近年来也在加快对高端市场的布局,市场份额增速显著。数据显示,这些厂商在 600 美元以上价位的高端市场的集体份额,从 2020 年的 5% 提升至 2024 年的 15%。在 400-600 美元价位段,国产厂商的集体份额更是从 2023 年的 89% 提升至 2024 年的 91%。

与国产厂商增速显著形成对比的是,苹果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经历了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出货量下降了 18.2%,国内市场份额从 20.2% 萎缩至 17.1%。今年二季度,尽管苹果公司在 618 大促期间,拿出了近年来堪称最大的降价幅度,但仍未改变出货量的下降,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至 13.9%。

而除了国内手机厂商在高端化道路上的崛起形成的冲击外,苹果公司在 AI、折叠屏等方面的踟蹰也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其销量的颓势。

但中国市场作为苹果公司的第二大市场,其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也是苹果在此次秋季发布会上选择放下身段的主要理由。

在产品配置上,iPhone 17 标准版采用了最新的 A19 芯片,有和 Pro 相同的屏幕,在影像系统上,搭载了 4800 万像素主摄 +1200 万像素 2 倍长焦双摄组合,前置摄像头升级至了 1800 万像素。此外,此次苹果新机全系列用上了高刷屏,补齐了此前落后于安卓机型的短板。苹果 CEO 库克称,这些新款 iPhone 是 "iPhone 历史上最大的飞跃 "。

在价格制定上,iPhone 17 的 256G 内存版本,国内售价为 5999 元人民币,低于港版价格。而据 2025 年国家消费补贴政策规定,手机类产品单件售价不超过 6000 元即可享受 15% 补贴,iPhone 17 的这一定价可以说是贴着国补的最高标准来制定的,变相进一步降低了价格。

▲图 / 天猫苹果官网截图

此外,在发布会前一周,苹果携 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入驻了抖音商城,其新品也在抖音商城同步开启全球首发。这是天猫之外,苹果下放 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的第二个互联网平台。此外,苹果还在小红书开设了官方账号。

众所周知,抖音作为国内头部短视频平台,其月活用户体量已突破 10 亿,小红书则依靠内容种草吸引了大量用户。苹果开拓抖音和小红书这一渠道,无疑将为其重新确立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加码。

苹果新品在价格、配置和渠道上的三次 " 俯身 ",表明了其正积极应对国内市场变化,从以往单纯的高端定位转向更灵活、更接地气的市场策略。

华为、小米们对标迎战

苹果拿出诚意、放下高姿态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在预售环节,苹果官网便因访问量过大而一度瘫痪。在京东预售开启仅 1 分钟,iPhone 17 系列的成交量便超越了去年全天,再度刷新销售纪录。其中,iPhone 17 256GB 版成交量同比远超上代,成为最受欢迎的机型。此外,淘宝等预售渠道也很快被抢购一空。

北京时间 9 月 19 日上午八点,iPhone17 系列国行版正式开售,据媒体报道,在开售的时间节点,全国多家苹果直营店门口均排起了长龙,多个门店表示,目前 17 全系列店内均无现货。

从预售的正式开售后的市场热度来看,苹果公司此次俯身的效果显著,其品牌效应仍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面对倾力一搏的苹果公司,国产手机厂商们也迅速采取行动迎战。

首当其冲的是小米。在苹果发布会 5 天后,小米集团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文称,全新小米 17 系列将在本月发布。随后,雷军转发并称:小米 17 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 iPhone,正面迎战。

▲图 / 微博截图

据了解,按照此前系列机型的排序,小米原本将发布的新机型应该是小米 16 系列,但此次其越过 16 直接命名为小米 17 系列。尽管卢伟冰随后回应称,此次改名主要是从产品方向出发的,不是为了蹭苹果 iPhone 17 系列的热度,但相同的数字反映到公众眼中,对标的意味仍然明显。

相比上代,小米 17 系列此次提前了一个月发布,缩短了与 iPhone 新机型之间的时间差,这无疑展现了对小米 17 系列产品的自信。卢伟冰在近期的公开直播中,将小米 17 与 iPhone17 真机进行了对比,表示两款手机不一样的是,小米 17 系列有背屏,公司在背屏设计上投入了 10 个亿。仅在背屏上便投入了大手笔支出,小米 17 的推出,或许是想与苹果打一场硬仗。此外,在相近的时间内推出新品,或许也反映出小米希望避免用户被苹果抢先吸引的考量。

另一家国产手机厂商华为,也在苹果新机正式开售前采取了新的动作。据证券时报报道,华为 Mate X6、Pura 80 系列、Mate 70 系列、nova 14 系列于近期开启了降价优惠,其中,华为 Mate X6 最高降价 2000 元。Mate X6 为大折叠机型。

此外,华为在 9 月 18 日 -20 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期间,发布了全新的数智基础设施产品、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开发工具等,或在 9 月至 10 月集中释放技术红利。

无论是技术发展成熟后的水到渠成,还是应对苹果攻势的主动迎战,华为和小米的举措都可以看做是对苹果新一代产品的战略回应,且随着小米 17 标准版正式确认将 " 加量不加价 ",以及华为多款主力机型实施价格调整,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在价格与配置之间的内卷竞争正迎来新一轮的竞逐。

苹果新品在价格、配置、渠道上的全面出击,让华为和小米没有太多的退路可走,而产品自信也为两者迎头赶上提供了底气,至于这场高端化竞争结果如何,也考验着品牌的硬核实力。 这场由国内外头部品牌引领的变局,不仅反映出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也预示着高端机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生态协同成胜负手

为什么智能手机高端市场也开始通过价格竞争来追求抢占用户?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当前高端手机市场的价格竞争,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智能手机整体缺少颠覆性创新,折叠屏手机的吸引力尚且不足,摄像头、屏幕、芯片和其他容易被消费者感知的硬件体验,也进入到了一个性能过剩的冗余状态,高端市场在消费体验上正在被中低端手机拉近甚至拉平,因此整体出现一种以价格锁定高端、以噱头触碰痒点、以减价抢夺用户的低端市场竞争。

事实上,除了在价格上的竞逐外,智能手机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还体现在更多方面。如果说苹果公司对国内高端市场发起冲锋的底气,是基于长期积累下来的全球领先优势和 iOS 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面对苹果的冲锋,为什么是华为和小米率先响应?

▲图 /iOS 26 系统

一方面,华为和小米在全球高端市场上的优异表现,为其守住国内高端市场提供了信心。Counter Point   Research 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呈现显著增长,尽管传统巨头苹果和三星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品牌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中国厂商华为占据全球 8% 的市场份额,增速超过 24%;小米增速更是达到 55%,展现出了在高端市场上强劲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华为和小米在汽车、AI、云服务等方面的生态系统协同效应,也为其巩固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提供了助力。

其中,小米近年来在电动汽车和物联网业务领域持续深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特别是电动车业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30 万辆,用时仅 15 个月,创下新势力车企最快纪录。而据公司财报,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的汽车业务相比去年同期,亏损大幅收窄,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将实现单季度盈利。Counter Point   Research 在报告中认为,高端电动汽车的推出带来的品牌光环效应正惠及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

华为则在折叠手机、智能座舱、云计算方面全面发展,通过切入 " 人 - 车 - 家 " 全场景智慧生活来进行场景协同,其核心动力,是以技术作为基底持续推进高端化。

由此可见,当前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焦点,早已不是单个配置的堆砌,而是看谁能率先建造出更完善的生态闭环,而围绕生态闭环进行的一系列持续布局,或许会成为高端手机厂商们跳出价格竞争的关键所在。

对此,张书乐也认为,真正想要跳出价格竞争,依然要有触及用户刚需而非痒点的颠覆式创新,或者可以在内容生态端进行布局,即依托手机作为中介,串联品牌生态链和外延智能设备的万物互联。

事实上,无论是苹果还是华为、小米,补贴、变相降价等都只是一种市场表象,头部厂商的一系列动作,是国内智能手机高端市场进入深度洗牌期的信号。在新的竞争阶段,品牌效应将不再成为躺赢的标志,取而代之的是围绕产品价值进行的竞逐。

这场由苹果 " 俯身 " 所引爆的高端市场变局,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价格战或机型迭代。它标志着关于品牌光环的旧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一个围绕 " 生态协同 " 的新纪元的开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中定义新的价值,谁才能真正掌握关于高端的话语权。

资料来源:

虎嗅,《苹果终于不糊弄人了》

伯虎财经,《苹果也学会内卷了》

IT 之家,《Counter Point 称中国智能手机高端化势不可挡:华为、苹果双雄争霸》

-  END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智能手机 华为 小米 苹果手机 苹果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