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插花练字品风范,“汉语桥”选手跨越时空对话李叔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2 日,第十八届 " 汉语桥 " 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选手们走进海河文化名人李叔同的故居,在蒙蒙细雨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踏入这座清式庭院,细雨为小院更添几分静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由天津师范大学留学生组成的合唱团以阿卡贝拉形式,为选手们献上《送别》。这首作品由李叔同先生填词,学生们将曲调中的不舍、留恋完美呈现。斯洛文尼亚选手方路可在志愿者指导下轻声跟唱," 旋律让人平静,又很容易上口,我很喜欢。" 这一刻,音乐跨越国界,在每个人的心中引起共鸣。

当《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响起,现场气氛顿时欢快起来。来自德国的黄永杰和小伙伴随着节奏起舞:" 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歌词,但能感受到歌曲中充满希望和快乐,让人振奋。"

来自泰国的郭思达是合唱团成员之一,他分享道:" 我们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大家同样是以中文作桥相聚在这里。今天我们想通过这两首歌,让‘汉语桥’的选手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他们更加地喜欢中国,喜欢中文。"

" 一支小小的毛笔,蕴含着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需做到不急不躁,不快不慢,不轻不重,方能写得一手漂亮字。"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叔同在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成就卓著。在书法体验环节,选手们从甲骨文入手,描摹 " 日 "" 月 "" 山 "" 水 " 等象形字,体会汉字 " 画成其物 " 的造字智慧。

来自新西兰的往届选手威廉作为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他提笔尝试书法写作,但不受控的笔锋让他觉得有些困难," 写英文像是画画,而写汉字需要更多的力量控制。李叔同先生的书法作品很精妙有力,他肯定在练习上花费了很多精力。"

循着幽静小路前行,庭院内早已备好一场雅致之约。中国传统插花非遗传承人刘冬梅老师为选手们带来一堂中式插花美学课。茉莉花、玫瑰花、竹子、美人蕉……她一边引导大家摆弄花枝,一边轻声讲解:" 插花是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滋养,中国人向来以花传情、以花明志,也用它装点日常幸福。" 在满室馨香与温柔氛围里,刘老师还为选手们送上祝福:" 希望大家的‘汉语桥’之行都能幸福快乐。"

签名墙上,新西兰选手雷锋利一笔一画地写下自己的中文名。" 李叔同先生的传奇经历深深打动着我。参观名人故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中国文化,就像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

这场文化寻踪之旅中,选手们不仅领略了李叔同在书法、音乐、绘画等领域的卓越成就,更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以中文为桥,他们正在建立起对中国文化更直观的感知、更真切的共鸣。

" 汉语桥 " 系列中文比赛是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大型国际中文赛事,包括 " 汉语桥 "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世界小学生中文秀。自 2002 年以来,赛事累计吸引 160 多个国家的 180 多万青少年参加,每年观看 " 汉语桥 " 比赛的世界各地观众达上亿人。" 汉语桥 " 系列中文比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喜爱,逐渐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赛事,被誉为全球中文 " 奥林匹克 "。

(津云新闻记者田巧梅 实习记者杨晨 摄影吴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李叔同 书法 音乐 绘画 新西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