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虫虫特攻队”,四两拨千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武清开发区,有这样一座特殊工厂," 生产 " 的不是机器零件,而是昆虫——这是天津农科院天敌昆虫扩繁基地,规模化繁育着异色瓢虫、蠋蝽等十多种虫子。虫笼的草叶间、覆膜的纸杯里,小虫子自在栖居,有的腹下藏着晶莹的卵粒,有的已经破茧振翅、蜕变为成虫。

这些虫子的妙用,可以在田间地头找到答案。眼下,新一茬韭菜播种在即,宝坻区的劝宝韭菜基地棚室内,植保人员邹德玉正在投放刚繁育的瘦弱秽蝇,这是一种优良的天敌昆虫,它们组成 " 虫虫特攻队 ",能够吃掉韭蛆等害虫,一个大棚只需放飞十几只,就能有效控制困扰菜农多年的虫害顽疾。" 这可以说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邹德玉笑着介绍,这些虫子只吃害虫,不危害果蔬,完成使命后还能收回复用,形成良性生态闭环。

从农药杀虫,到以虫治虫,生态调控的 " 魔法 " 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环保。农业向 " 新 " 而行,现代农业不只是农具的迭代升级,也是发展理念的破旧立新。多一些顺其自然的精巧、因地制宜的智慧,这种因势利导、善为巧为的 " 魔法 ",正在打开农业发展的新境界。

农业现代化不能一味依赖 " 土方 "。一些农户守着一亩三分地,习惯了轻车熟路的老法子:虫害来了," 狠下猛药 ";土地干了,大水漫灌……看似省心省事、立竿见影,实则既不经济、也不长久,甚至陷入越治越难、越产越亏的恶性循环。现代农业的破局之道,是跳出老套路、找准新方子。武清区下伍旗镇东王庄村的彩色西红柿,有着不一般的 " 待遇 ",不仅有蚯蚓松土、瓢虫护田、熊蜂授粉,还可以喝牛奶来解渴,结出来的果子甜度爆表、营养值拉满,深受消费者追捧。从前靠 " 蛮力 " 求产量,如今用 " 巧劲 " 提质量,不只盯着一时收成,更看重长久发展。老地块焕发生机,长出新产品、创造更多附加值。

提到现代农业,未必都是让机器人种地、用大模型决策,改变农业面貌的 " 魔法 ",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技术,有些时候,多一些 " 以虫治虫 " 的巧思、四两拨千斤的生态智慧,也能开辟农业发展新路径。这些年,一些地方盯上了林下空间。可是,林下种植挑作物,树冠遮挡了阳光,根系争夺着养分,土层限制了耕作。天津文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新   " 林药间作 " 模式,在千亩文冠果林间,精选喜阴、浅根系的中药材品种套种,果树高耸收坚果,药材贴地产干货,二者不争光、不抢肥,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种植结构。闲置的林下空地变成 " 黄金带 ",每亩年产值轻松破万元,以低成本投入实现一地多收。

守住生态底色,找对发展路子,寻常田垄里也能种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谷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天津 破局 机器人 生物科技 坚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