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前天
华尔街热议“AI闭环”:看多者“压制ASIC,英伟达长牛”,看空者“给客户贷款,和当年思科一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英伟达与 OpenAI 达成的 1000 亿美元投资协议正在华尔街掀起激烈争论。

9 月 24 日,据路透报道的细节,这项交易的结构是英伟达向 OpenAI 投资最多 1000 亿美元换取无投票权股份,而后者将 " 用这笔钱 " 买前者的芯片,并计划部署至少 10 GW 的英伟达系统。

这种 " 投钱给客户、客户再买自己产品 " 的 " 供应商融资 " 模式,在推动 AI 板块股价飙升的同时,也让一些市场资深人士感到不安。

他们警告称,这种模式与 2000 年科技泡沫破裂前一些公司的做法如出一辙," 给客户贷款,和当年思科一样 ",可能隐藏着巨大风险。

然而,看多者却认为,这是英伟达巩固 GPU 市场主导地位、压制 ASIC(专用集成电路)竞争的战略之举。

历史的回响:重演思科的 " 供应商融资 "?

对于看空者而言,英伟达的这笔交易充满了历史的既视感。高盛 Delta One 交易主管 Rich Privorotsky 在其晨报中将此交易称为 " 循环引用?",并直言这正是当年科技泡沫时期的一大特征。

他回顾道,当时思科、朗讯等电信设备制造商向其客户提供贷款或股权投资,客户再用这些资金回购设备。历史证明,这种模式的结局对所有参与者而言都 " 不怎么好 "。

" ……供应商融资是那个(科网泡沫)时代的一个特征,当时电信设备制造商(思科、朗讯、北电等)向客户提供贷款、股权投资或信用担保,然后客户用现金 / 信贷回购设备……可以这么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好结果。"

摩根大通技术交易员 Meyer 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指出," 当一家公司出钱让客户购买自己的商品时,这通常不是一个好兆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也评论道 " 这十分令人担忧 ":

一家公司向另一家公司投资 1000 亿美元,这样它就可以购买 " 金主 " 生产的价值 1000 亿美元的芯片。欢迎来到人工智能的循环经济。

批评者认为,这无异于一种会计魔法,虽然严重性尚不及安然(Enron)事件,但随着关注度的提升,市场可能正接近一个临界点。

战略布局:巩固 GPU 霸权的长线叙事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市场的看多方则从战略层面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他们认为,这并非简单的财务操作,而是英伟达巩固其市场霸主地位的关键一步。

摩根大通的 Meyer 在阐述看多观点时表示,此举与英伟达此前对 CRWV/Lambda 等公司的投资在原则上并无不同。这一交易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强硬信号:如果你想获得芯片,现在就必须下单,否则可能无法获得供应。

更深层次的解读是,这笔交易被视为 OpenAI 对 GPU 技术路线的公开站队。看多者认为,这意味着 OpenAI 将减少或放弃使用定制化的 ASIC 芯片,从而巩固了 GPU 在 AI 竞赛中的 " 胜利者 " 地位,为英伟达的长期增长叙事增添了有力注脚。

惊人的能源账单:一个项目需十座核反应堆

除了交易结构本身,该项目庞大的规模也令市场震惊。根据计划,OpenAI 将部署至少 10 吉瓦(GW)的英伟达系统。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分析师 Lawrence McDonald 指出,美国核电站机组的平均容量约为 1 吉瓦,94 个反应堆总容量 97 吉瓦。

这意味着,仅这一个项目所需的电力,就相当于 10 座核反应堆的发电总能力。

这一对比凸显了 AI 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能源供应的巨大挑战,也让投资者不得不将能源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可行性,纳入评估 AI 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中。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英伟达 思科 融资 芯片 华尔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