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桔子 09-24
融资15亿!MIT 博士在上海造出一家全新独角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Judy AI 参与写作   来源 | IT 桔子

图片|豆包 AI 生成  

2025 年 9 月,上海张江科学城传来重磅消息:光电混合算力企业曦智科技完成 15 亿元 C 轮融资,估值一举突破 10 亿美元,正式跻身独角兽行列。

这笔融资由中国移动、上海国投等 " 国家队 " 领投,腾讯等老股东继续追加,在资本寒冬中掀起一阵 " 追光热 "。

这家由 MIT 博士创立的公司,究竟凭什么让国家队与互联网巨头集体押注?光电混合计算这张 " 光牌 ",真能打破 AI 算力的物理极限吗?

从实验室到独角兽:

七年融资路背后的资本逻辑

2018 年 2 月,刚从 MIT 物理系博士毕业的沈亦晨,带着 25 篇顶刊论文和 10 项专利,在上海长阳创谷注册成立曦智科技。

* 曦智科技融资历程,数据来源:IT 桔子

彼时,百度风投、峰瑞资本等递来 1000   余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看中的正是他在《自然 · 光子》封面论文中提出的 " 光子神经网络架构 "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上证明,用光子进行矩阵运算的速度可达电子芯片的 100 倍,功耗却仅为九万分之一。

2020 年 4 月,曦智科技推出全球首款光子芯片原型板卡,将原本占半个实验室的系统压缩到常规板卡大小,准确率提升至 97% 以上。这一突破直接打动了经纬创投与中金资本,这两家机构作为领投方,联合中科创星、招商局资本、祥峰投资以及老股东进行了 2600 万美元 A 轮投资。

三个月后,和利资本再追数千万美元 A+ 轮,押注其 " 从实验室到量产 " 的工程化能力。

2021 年,曦智科技再获上海科创基金、沂景资本、经纬创投、招商局数亿元 B 轮融资。

2025 年的 C 轮融资阵容更显深意: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直言 " 光子芯片是后摩尔时代的核心技术 ",其全国 43 EFLOPS 智算网络正需破解电互连带宽瓶颈;

上海国投与国新基金的入局,则暗含国家战略考量——当全球 AI 算力需求每 3.5 个月翻一番,传统电子芯片性能提升却放缓至每年 10%,光子计算成了 " 破局者 ";

老股东百度的持续加码,更看重商业化潜力:曦智的光交换方案已兼容壁仞、燧原等国产 GPU,解决了 " 十家十种协议 " 的生态割裂难题。

电子挤地铁 vs 光子走高速:

光电混合如何破解算力死结?

" 传统电子芯片就像早晚高峰的地铁,电子在金属原子间碰撞前进,速度每秒几十万千米,还耗电;而光子是高铁,在光纤里直线狂奔,速度接近 30 万公里 / 秒,零碰撞损耗。" 沈亦晨在 2025 WAIC 大会上的比喻,道出了光计算的核心优势。

但光子也有 " 软肋 ":灵活性差,难以独立完成复杂逻辑运算。曦智的解法是 " 光电混合 ":用光子负责 AI 大模型最耗算力的矩阵乘法(占 90% 以上运算量),电子负责逻辑控制与数据存储。这种 " 分工 " 让其 64 × 64 矩阵运算延迟仅 3 纳秒,比英伟达 A10 GPU 快 500 倍,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时性能提升近 300 倍。

据介绍,曦智科技的落地产品更具颠覆性:全球首个分布式光互连 GPU 超节点 " 光跃 LightSphere X",带宽达 1.6Tbps/ 端口,延迟压到 100 纳秒以内,直接将智算中心 GPU 利用率从 50% 拉到 75% 以上;国内首款 xPU-CPO 光电共封装系统,把光学引擎与计算芯片 " 贴在一起 ",信号损耗降低 50%,功耗减少 30%。上海仪电智算中心的数据显示,搭载曦智方案后,万卡级集群每年电费节省超千万元。

在 AI 大模型训练中,曦智的光互连方案成了 " 效率神器 "。某头部 AI 公司测试显示,用 LightSphere X 构建的千卡集群,训练 GPT-4 级模型的时间从 14 天压缩至 9 天,GPU 成本降低 40%。这背后是其独特的 " 开放生态 " 策略——兼容英伟达、AMD 及国产 GPU,就像 " 建公共高铁网而非专属高速 "。

金融领域的应用更显 " 钞能力 "。在量化交易中,曦智光电混合计算卡将风险价值(VaR)计算速度提升 100 倍,能捕捉微秒级的市场波动。某券商自营部门负责人透露:" 以前需要 10 分钟的套利模型测算,现在 5 秒就能出结果,一年多赚 2 亿。"

120 亿美元市场争夺战:

中国光芯片的换道超车机会

根据行业预测,2025 年全球光子计算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120 亿美元,中国增速领跑全球。曦智的差异化在于 " 全链路自主 ":从光子矩阵计算到光电共封装,核心技术 100% 自研,生产依赖成熟 CMOS 工艺,避开了高端光刻机 " 卡脖子 " 陷阱。

如今,曦智已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共建光子芯片产线,与长电科技联合开发 CPO 封装工艺,形成国产化链条。

当传统电子芯片还在 7 纳米、3 纳米制程中艰难突破,曦智科技正用 " 光 " 撕开一条新赛道。这场由光驱动的算力革命,才刚刚开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融资 上海 独角兽 mit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