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前天
2%大额存单一上架秒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记者丨叶麦穗   编辑丨包芳鸣

临近季末、月末,银行揽储的气氛逐渐浓烈。

近期,部分银行发布大额存单发行公告,推出利率超过 2% 的产品,立刻引起市场抢购。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利率普遍迈入 "1" 字头的背景下,低风险、高息产品的吸引力凸显。不过,这类产品普遍存在额度有限,一单难求的情况,更多是 " 季节性 " 产物,整体来看存款利率下行依然是主流

大额存单重出江湖抢客

民营银行是这波高息揽客的主力,部分大额存单利率维持在 2% 以上。例如,苏商银行近期推出 2 年期、3 年期两款大额存单产品,两款产品的认购起点金额均为 20 万元,年利率分别达 2.1%、2.3%。

此外,上海华瑞 18 个月期和 2 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分别为 2.15% 和 2.35%,认购起点为 20 万元。其中,2 年期存单满 30 天即可进行产品转让。不过两款产品的介绍页面均注明 " 仅限上海地区购买 ",其中 18 个月期的大额存单已显示 " 售罄 "。

众邦银行 20 万元起存的 3 年期、5 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 2%、2.05%,这两款大额存单产品均支持部分或全额转让,存入当日即可转让。

此外,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等民营银行,产品货架上也有利率超 2% 的大额存单,目前显示部分产品额度已售罄。

相比之下,国有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普遍偏低,吸引力相对较弱。9 月 13 日,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在官方微信号发布 " ‘薪’之所向,富足永享 " 的大额存单产品广告,其中提到,该款大额存单 1 年期利率 1.4%、3 年期利率 1.65%,20 万元起售,销售时间为 9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官网显示,20 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中,1 年期、2 年期和 3 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别为 1.20%、1.20% 和 1.55%。招商银行的在售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仅为 1.40%。

一家民营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大额存单转让活动更多是在特定时段 " 限量 " 出售,由于风险低,利息相对较高,因此一上架基本 " 秒光 "。

其实,在低利率背景下,锁定长期收益是投资者的重要诉求之一。此前,各家银行在售的 3 年期、5 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基本已经 " 下架 "。银行目前压降存款利率,后续上新的大额存单利率将会继续走低,所以近期推出的假日 " 限定款 " 的大额存单,特别是中长期的大额存单一单难求。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民营银行推出收益率较高的大额存单,本质是市场化竞争策略与精细化运营管理协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新兴金融力量,民营银行在品牌认知度、客户基础积累上与传统银行存在差距,通过提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率,能够精准触达对收益敏感的储户群体,找到与自身业务匹配的客户。

开源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呈祥表示,定期存款短期化将是未来趋势,这是银行主动调节期限结构以及客户增加流动性的双向结果。高息定期存款在 2025 年下半年和 2026 年到期后,将很难用原有同样的产品续接,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额度可能供给不足,偏好长期存款的客户可能买不到大额存单,也有客户会主动转向一些短期存款增加流动性。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银行不管是调降利率还是调整产品结构,背后的逻辑都是控制负债端成本。他指出,如果大额存单的收益和定期存款一致,其吸引力确实会大打折扣。但是大额存单可以在保持收益的基础上进行转让、支取灵活,能够一定程度防范流动性风险,这一优势依旧引得不少投资者趋之若鹜。

净息差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大额存单一单难求,主因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急剧减少。其实这一现象和银行息差压力不无关系。过去一年间,银行业的息差压力较大,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 1.42%,目前仍处在低位水平。

上市银行的情况更为严峻,从半年报的已知表现来看,2025 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约为 1.33%,同比下降 13 个基点,虽仍处下行通道,但降幅较去年同期(19 个基点)有所收窄。

国信证券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边际变动 -2bp、0bp、-1bp、-1bp 至 1.31%、1.55%、1.37% 和 1.58%。

东莞证券的研报称,考虑到外围不确定性加大以及国内需求仍有待提振,2025 年内降息仍有空间,资产端继续承压。但监管将同步引导银行挂牌利率下行,随着存量贷款逐步消化重定价压力、负债端成本压降继续显效,净息差下滑速度还是有望放缓的。

例如,招商银行净息差为 1.88%,较行业平均水平 1.42% 领先 40 多个基点。招商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彭家文对该行下半年净息差走势态度乐观,认为较上半年降幅会收窄,而这与该行负债、资产结构有关。

彭家文的理由是:一方面,该行活期存款占比超过 50%,意味着可压降空间更小;

另一方面,一直对高成本存款严格控制,因此占比较低,意味着活期存款、高成本存款的可压降空间较小。

另外,该行零售业务占比一直在 50% 以上,零售业务收益较高,如果需求不足,对贷款收益的影响也更大。

彭家文进一步表示,从趋势来看,息差虽然承压,但有利趋势同样存在:如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在增强,会对信贷需求带来支撑;提振消费措施,对接下来的信用卡消费贷款、零售贷款会起到促进作用;央行对于银行业净息差关注度在提升,目前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是联动的,对称降息会对息差下降有所缓释。

平安证券分析师刘璐认为,银行净息差本质是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周期是 5 — 9 年,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资本、劳动力、企业组织效率和全社会的分配关系五大因素。长期来看,改善社会分配关系,继续提高 KTI(键任务指标)增加值占比,更进一步通过教育提升劳动力的单位产出,从而提升高附加值的 KTI 服务业占比有效。

出品丨 21 财经客户端 21 世纪经济报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利率 民营银行 上海 苏商 山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