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 1 月特朗普重掌白宫后,美国在拉丁美洲展现出强烈的 " 进取心 "," 门罗主义 " 色彩被重新强化。从 19 世纪初抛出 " 门罗主义 " 起,美国便将拉美视为其可以予取予夺的势力范围,长期对拉美国家内政外交横加干涉,甚至不惜诉诸武力。如今,特朗普政府更是以打击毒品和限制非法移民为借口,频繁动用关税、制裁和军事力量等强制手段,在拉美推行一系列 " 美国优先 " 政策,试图以霸道手段维护其在西半球的主导地位,并实现所谓传统 " 专属权益 " 的扩张,从而在拉美地区重塑带有新殖民主义色彩的统治格局。
以军事威胁震慑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现任总统马杜罗是敢于公开与美国叫板的拉美领导人之一,委内瑞拉也与古巴、尼加拉瓜共同被美国定义为 " 反美三国 "。特朗普再次上台以来,不断以 " 打击毒品犯罪 " 为名向委内瑞拉施压。美国先是将国际贩毒集团列入恐怖组织,随后便不断声称马杜罗政府与贩毒集团有所勾连,借此对委内瑞拉加大经济制裁力度,并对马杜罗本人发布通缉。
今年 8 月,特朗普进一步加大对委内瑞拉的施压力度,以 " 打击拉美贩毒集团 " 为由不断向委内瑞拉附近的加勒比海域增派军队、部署多艘军舰,形成了美国在该地区最大规模的海军部署。自 9 月 2 日至今,美军三次打击委内瑞拉船只,打死 17 名船员并声称打击对象为 " 贩毒组织成员 "。美委陈兵委内瑞拉边境,局势空前紧张。
马杜罗 23 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说,美国编造虚假叙事,意图在加勒比和南美洲地区强行制造暴力局面,并威胁让事态升级,进而演变为一场 " 灾难性战争 "。
然而,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公布的数据,委内瑞拉既非毒品产地,也不是通往美国的主要运毒路线。特朗普如此大张旗鼓地对委内瑞拉动手,一方面是通过海外军事行动,更加高效地向国内展示 " 扫毒 " 成果;另一方面则有 " 杀鸡儆猴 " 的用意,借打击马杜罗这个反美 " 刺头 ",震慑其他对美国和特朗普本人心怀怨怼的国家,进而重新确立美国与拉美的主从地位,稳固拉美这个 " 自家后院 "。
特朗普绝非有全球治理愿景的理想主义者,恰恰相反,他高调提出 " 美国优先 ",政策主张极度强调美国自身的利益,而这一理念的本质则是通过讨好国内利益集团和选民来稳固自身的地位。换言之,除了自己的特定 " 服务对象 " 之外,一切外部力量都是可以被舍弃的筹码。这也就解释了特朗普即使是对那些被他称为 " 盟友 " 的拉美国家,依然会提出许多难以接受的要求。他要求拉美各国接收被美国驱逐的难民,与厄瓜多尔商讨重设军事基地,提出回收巴拿马运河主权等,都是 " 新门罗主义 " 血盆大口中尖锐锋利的牙齿。
9 月 23 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玻利瓦尔民兵组织成员携带武器、挥舞委内瑞拉国旗参加游行。 新华社发
用关税手段施压巴西
7 月 9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致巴西总统卢拉的信函,称将自 8 月 1 日起对所有自巴西进口的商品征收 50% 的关税。在特朗普 7 月公布的对世界各国的新征税计划中,巴西为最高税率。8 月,卢拉批准启动 " 巴西主权计划 ",通过多种措施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影响,鼓励战略领域投资,以保障巴西经济发展。
在信函中,特朗普还为他的盟友、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辩护。彼时博索纳罗政变案正在巴西最高法院审理,特朗普则声称这一司法进程是针对博索纳罗的 " 政治迫害 "。此后特朗普不仅东拉西扯地为关税寻找了一系列 " 合理性 ",还不断指责巴西的司法系统,甚至对博案主审法官德莫赖斯施加人身制裁。博索纳罗被判有罪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更是发文威胁,称事情不会就此结束,美国将对此 " 作出反应 "。
卢拉 23 日出席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讲话,针对巴西近期遭到美国制裁和干涉,卢拉表达强烈不满,表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针对巴西制度和经济的单边制裁辩护,对巴西司法独立的侵犯 " 不可接受 "。他说,这类干涉往往依赖极右翼势力,这些势力迷恋旧日霸权,假借 " 爱国 " 之名,策划和推动针对巴西的行动。关于博索纳罗政变案的审判,卢拉表示,这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审判发出了明确信号:" 巴西的民主与主权不容讨价还价。"
巴西是美国国内咖啡、橙汁、牛肉等商品的重要供应地。特朗普对巴西施加高关税,最终还是要美国民众买单。然而无论是关税,还是对巴西内政的粗暴干涉,仍然只是掩盖 " 新门罗主义 " 的手段而非目的。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卢拉长期与其对垒,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干涉主义政策,并提出重视全球南方合作、抵制美元霸权等观点,这才是真正触及特朗普根基的 " 致命伤 "。美国再度以 " 世界警察 " 姿态强力干涉拉美大国内政,正是要敲打反美左翼政府,重整地区秩序。
借移民政策胁迫墨西哥
" 我没有跨越边境,是边境跨越了我。" 这是一支墨西哥乐队在歌曲中的唱词,也是 " 门罗主义 " 提出 200 余年来,美国侵吞拉美领土的真实写照。1846 年 5 月,美国向墨西哥宣战并夺取后者近半国土和丰富资源。80 年后,特朗普以墨西哥湾是美国 " 不可或缺的财富 " 为由,单方面宣布将 " 墨西哥湾 " 更名为 " 美国湾 ",却罔顾 " 墨西哥湾 " 的名字在国际社会已经沿用了 400 余年的事实。而更为讽刺的历史事实是,在美国发动战争以前,就连如今美国境内围绕墨西哥湾的大片土地,都曾经是墨西哥领土的一部分。
作为与美国共享边境线的南方邻国,墨西哥在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中首当其冲。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将打击非法移民作为竞选的核心内容。为了规避其激进的移民政策,大批来自拉美国家的移民不惜铤而走险,在特朗普正式就任前 " 扒火车 " 前往美墨边境,酿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惨剧。就任之后,特朗普宣布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全面制止非法移民入境,并意图恢复备受争议的 " 留在墨西哥 " 政策。
多年来,美国的民主与共和两党将边境非法移民危机当作 " 政治皮球 " 踢来踢去,让中美洲的非法移民沦为美国政治的牺牲品。分析人士指出,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问题正是因为美国长期推行 " 门罗主义 ",封锁和限制中南美洲国家造成的。正如拉美十国在联合声明中所指出的,美国大规模遣返移民的政策不仅违背人权基本原则,也未能有效解决移民问题的结构性矛盾。
今年以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屡屡砸向墨西哥,先后宣布对墨征收 25% 的芬太尼关税、25% 的汽车关税以及 50% 的钢铝关税,以期在移民、毒品、贸易甚至供水问题上向南方邻国极限施压。特朗普政府以打击贩毒集团为借口,不断试探在墨西哥境内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并派遣无人机飞越美墨边境。华盛顿还利用 " 美国 - 墨西哥 - 加拿大协定 "(美墨加协定)即将于明年接受审查的关键节点,企图迫使辛鲍姆政府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来服务于美国的地缘战略。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全球产业链分工,但如今迫于华盛顿的强大政治压力和地缘战略胁迫,频繁通过对第三国加征关税响应外部压力,其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