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09-25
刘杰给“搭子”开百万年薪,麦科田头顶9亿商誉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瑞财经 李姗姗

从迈瑞医疗(300760.SZ)高管到创业先锋的身份转变,刘杰用了 9 年时间。

2014 年,刘杰离职正式投身创业时,已经 45 岁,在前同事钟要齐的配合下,携手妻子李辉入主了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麦科田 ")。

此后,刘杰又用了 11 年时间,让麦科田站在了港交所大门前。

麦科田为一家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形成了覆盖生命支持、微创介入、体外诊断三大业务板块的产品体系。

成立以来,公司获高瓴资本、深创投、高特佳、汉石等知名投资机构注资,估值 7 年膨胀了近 76 亿元。而伴随着估值增长,公司股权多次变动,IPO 前仍有战投减持套现。

业绩上,近年来,麦科田收入持续增长,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毛利率不断抬升。但亮眼的业绩背后,是高额的营运开支,三年半里仅营销推广开支一项就支出了 2.8 亿元。

麦科田超八成收入依靠经销商销售,然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经销商数量锐减超 1100 家,公司营收增速也有所放缓。

2022 年以来,麦科田收购动作频频,也正因此,公司账面上形成了高达 9 亿元商誉。若未来出现商誉减值,将对麦科田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01

实控人携妻子入主

给创业搭档开百万年薪

股权架构上,麦科田控股股东为刘杰、钟要齐、李辉 3 人以及聚贤康众有限合伙等 7 家员工持股平台,其合计控制公司 39.55% 股权。

其中,刘杰及其妻子李辉分别直接持股 10.9%、4.46%,李辉还担任其中 6 家员工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钟要齐直接持股 5.72%,并担任瑞鑫康众有限合伙普通合伙人。

同时,麦科田采用 " 同股不同权 " 模式,每股 A 类和 B 类股份持有人分别拥有 10 票和 1 票投票权。公司控股股东所持 39.55% 股权对应着 79.14% 的投票权。

作为麦科田的领袖,刘杰、钟要齐和李辉加入公司的时间却都晚于公司成立的时间。

自 2005 年 6 月开始,刘杰任职于 A 股医疗巨头迈瑞医疗,先后担任其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

直到 2014 年 4 月,刘杰才离开供职了近 9 年的迈瑞医疗,并在同年 7 月加入麦科田,目前担任麦科田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比刘杰小了 8 岁的钟要齐和他是同事关系,钟要齐在 2000 年 6 月自东南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迈瑞医疗,曾担任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战略发展部高级副总裁等职务。

2013 年 8 月,钟要齐离开迈瑞医疗后,随即就进入麦科田,比刘杰早到了 8 个月,目前担任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李辉则在更晚一些的 2015 年 11 月,成为麦科田非执行董事。在此之前,她在联想集团(992.HK)附属公司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担任采购经理。

而麦科田的前身深圳玉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早在 2011 年 4 月便成立了。随后,在钟要齐入职前夕,即 2013 年 7 月,公司名称更改为麦科田有限。

麦科田成立初期,由李冬岑、钱云周持有股份,招股书中将两人界定为 " 独立第三方 "。

随着刘杰、钟要齐和李辉三人的入职,麦科田的股份也一步步被转移。

2014 年 4 月,钟要齐的哥哥钟天然将公司 400 万元注册资本(对应 40% 股权)按面值转让给了钟要齐。

同年 5 月,李辉通过名义股东钟要齐向公司注入注册资本 750 万元,形成股权代持,取得公司 42.86% 股份,同时,该股份为刘杰与李辉共同的婚姻资产。

2015 年 12 月,钟要齐将 750 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李辉,代持还原;同时,钱云周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 135.2 万元注册资本(占比 7.73%)转让给李辉,代价为 297 万元。

同月,钟要齐、李辉、李冬岑及聚贤康众有限合伙共追加认购新增注册资本合计 17.5 万元。

于 2016 年进行首次融资前,麦科田由聚贤康众有限合伙持股 40.77%,李辉、李冬岑、钟要齐分别持股 29.58%、15.94%、13.71%。

至此,刘杰正式入主麦科田。2020 年 11 月,刘杰与钟要齐、李辉三人达成了《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各方在董事会会议、股东会及公司所有其他重大决策上投票时行动一致,若无法达成共识,则根据刘杰的指示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刘杰和钟要齐离职投身创业时,还挖走了前东家不少高管成员。

招股书显示,麦科田现任副总经理刘奇松、王斌、罗军均出身于迈瑞医疗,三人在迈瑞医疗的最后职位分别为产品系统工程师、机加部高级经理、IVD 产品国际营销副总监,其在 2015 年 -2016 年期间,紧随刘杰夫妇之后,先后加入了麦科田。

作为创业的好搭档,刘杰给钟要齐开出了高薪,2024 年,钟要齐领薪 121.4 万元,是刘杰年薪 87.7 万元的 1.38 倍。

02

估值膨胀 79 亿

战投频繁减持套现

刘杰夫妇坐稳麦科田控股权后,开始了节奏紧密的融资步伐。

2016 年 2 月 -2023 年 6 月,麦科田共进行了 5 轮融资,吸纳资金累计 10.9 亿元,公司估值由 3.2 亿元大增至 82.45 亿元,七年时间膨胀了近 25 倍。

向麦科田抛来 " 橄榄枝 " 的投资者阵容也十分豪华,包括中小企业基金、深圳创新投集团、高瓴资本、高特佳投资、汉石等。

不过,麦科田与这些投资者签署了对赌协议,授予其赎回权、反摊薄权、知情权及查阅权等特殊权利。虽然在麦科田递表港股前,这些特殊权利均被终止,但若公司上市失败,相关赎回权将自动恢复。

《预审 IPO》注意到,麦科田在引入融资的同时,频频发生股权转让现象。

早期 2016 年 10 月,麦科田实施股权激励,李冬岑将所持股公司 400 万元注册资本以 2200 万元价款转给员工持股平台瑞森康众有限合伙。2018 年 5 月,瑞森康众有限合伙进一步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 485 万元,代价为 2667.5 万元。

但 2020 年 4 月,瑞森康众有限合伙又分别向领汇基石、同伟资产管理分别转让 25 万元、40 万元注册资本,分别套现 625 万元、1000 万元。

同年 8 月,公司部分股权在瑞森康众有限合伙、聚贤康众有限合伙、李辉、钟要齐等员工激励平台和个人控股股东之间转让。

2019 年 3 月,聚贤康众有限合伙向天津振盈转让 180 万元注册资本,套现 3240 万元;同年 7 月,深圳创新投集团向其旗下红土医疗转让公司 250 万元注册资本,价款 4500 万元。

在此之前,麦科田完成了对润普生物技术、生科原的并购,分别以 4110 万元、7322 万元获得两家公司 65%、51% 股权。2021 年 3 月,麦科田再次以公司股权互换的方式,收购了润普生物技术、生科原的少数股东剩余股权。

2021 年 12 月,同伟资产管理、新馀同创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各自转让给珠海艾恒、苏州高瓴,两位转让方分别套现 1112.66 万元、6393.21 万元。

2023 年 6 月,汉石通过旗下信石信兴、信石信耀增资入股的同时,分别受让华隆康众有限合伙、聚贤康众有限合伙、瑞森康众有限合伙、瑞坤康众有限合伙、华隆康众有限合伙 5 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 1112.07 万股股份,代价 1.61 亿元。

2024 年 6 月,深圳创新投集团实体向太平河套医疗基金转让合共 83 万股股份,套现了 996 万元;华隆康众有限合伙向康君仲元基金转让 666.67 万股股份,套现 8000 万元。

经历数次减持套现后,截至递表前,高瓴资本通过旗下投资机构合计持有公司 20.79% 股份,为麦科田第一大外部股东。另外,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累计持股 8.54%,汉石持股 3.3%。

作为麦科田的大股东,高瓴和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拥有公司董事会成员提名权。目前,公司非执行董事张劼铖、周伊分别由其提名。

履历显示,张劼铖自 2015 年 6 月加入高瓴投资,现任珠海高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伊于 2012 年 5 月加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目前担任该公司健康产业投资部总经理。

03

营收增速放缓

经销商锐减上千家

自成立以来,麦科田已从一家从事输液及注射设备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创新及高端产品的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公司业务分为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的高端医疗器械和耗材三大板块。

依靠上述业务,麦科田实现收入持续增长。2022 年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9.17 亿元、13.13 亿元、13.99 亿元及 7.87 亿元。

2023 年 -2025 年上半年(下称 " 报告期 "),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3.2%、6.6% 及 15.3%,增速明显放缓。

具体来看,公司生命支持收入占比呈下滑趋势,由期初的 45.3% 降至期末的 37.9%。2024 年,生命支持收入同比减少 12.4%,主要由于医院在先前的疫情年度为确保有充足的临床供应而提前采购药物输注产品,导致 2024 年生命支持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弱。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微创介入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5 年上半年为 51.1%,较 2022 年增长了 9 个百分点。麦科田表示,主要由于在国内外市场扩大客户群及产品销量增长,以及推出新产品。

另外,主要由于销量轻微下降及市场需求波动导致进行价格调整,2025 年上半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 5.35%。

麦科田的销售交易通过直销或分销模式进行,主要包括向经销商销售、对医院及其他终端客户进行直接销售,以及向海外 ODM 客户销售产品。

公司绝大部分产品通过经销商销售,招股书显示,期内,经销商销售占比均超过 82%。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国内经销商分别有 1972 个、2538 个、2791 个及 1959 个,海外经销商分别为 923 个、907 个、903 个及 607 个。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销商数量较 2024 年锐减 1128 个。

从销售地区来看,来自欧洲、中东、非洲以及南北美洲等国外客户为公司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期内,公司国外销售占比分别为 42.7%、38.4%、45% 及 44.6%。

除了主营业务以外,麦科田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也贡献了一部分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为 5738.8 万元、8241.7 万元、5633.1 万元及 2159.3 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收入、银行利息收入、外汇收益净额等。其中,政府补助累计 1.49 亿元。

04

净利润扭亏为盈

三年半营销推广支出 2.8 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麦科田持续加强。2022 年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43.7%、49.6%、49.7% 及 52.9%,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麦科田净利润分别为 -2.26 亿元、-6450.8 万元、-9661.7 万元及 4096.8 万元,2025 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但累计仍亏损 3.46 亿元。

高额的亏损来自重大经营开支,包括研发开支、销售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期内,公司营运开支占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72.7%、57.5%、57.2% 及 47.5%。

营运开支的很大一部分与员工福利开支及股份支付有关。

报告期内,麦科田员工福利开支总额分别为 5.42 亿元、6.05 亿元、6.25 亿元及 3.12 亿元,占各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9.1%、46.0%、44.7% 及 39.6%。

期内,公司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中产生股份支付分别为 8745.5 万元、6411.9 万元、5382.2 万元及 2762.4 万元。

若剔除该股份支付费用以及业务收购产生的专利和客户关系摊销,麦科田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1.04 亿元、4650 万元、2043 万元及 9225.9 万元。

三大营运支出中,销售及营销开支为麦科田最主要的开支,各期分别为 2.59 亿元、3.28 亿元、3.33 亿元及 1.67 亿元。其中,员工成本占比 45%,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销售和营销团队员工有 444 名,占总员工数的 21.2%。

为维持收入持续增长,麦科田花重金营销。期内,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项下的营销及推广开支分别为 5593.2 万元、8961.3 万元、9374.7 万元及 4406.9 万元,合计 2.83 亿元。

其次是研发开支,报告期各期分别为 2.36 亿元、2.81 亿元、2.91 亿元及 1.27 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5.7%、21.4%、20.8% 及 16.1%,员工成本占比超 6 成。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同比减少 10.7%,主要由于成本优化举措导致员工成本减少 9029 万元,测试及注册费用减少 380 万元以及原材料成本减少 340 万元。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麦科田内部研发团队由 525 名成员组成,占员工总数的 25.1%。

行政开支各期为 1.73 亿元、1.46 亿元、1.77 亿元及 0.8 亿元,主要是员工成本和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

05

经营现金流巧回正

9 亿商誉高悬

麦科田净利润长期亏损的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却持续净流入,各期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1.13 亿元、6484.5 万元、1.83 亿元及 5668.2 万元。

这主要由于加回非现金项目所致,包括股份支付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及融资成本等。2022 年 -2024 年,这些费用合计分别为 1.98 亿元、2.01 亿元、1.76 亿元。

此外,还可以从贸易应付款项、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合约负债的增加等方面拨回额外营运资金,缓解一部分现金压力。

2022 年,公司合约负债、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分别增加 9450 万元、5400 万元;2024 年,贸易应付款项、合约负债分别增加 6530 万元、4860 万元。

麦科田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主要是收购子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理财产品支出现金所致。

2022 年,公司支付收购附属公司款项 8.66 亿元。当年,麦科田先后以 1655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 1.61 亿元)收购一家英国医疗器械公司 Intermed 及其附属公司 Penlon 全部股权,以 17 亿元(一半以现金支付,一半以发行股份方式结算)收购唯德康医疗的全部股本。

递表前夕,麦科田又收购了 Vedefar(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医疗器械经销商)的全部股权,并收购了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由于频频收购,麦科田形成了高商誉,截至 2025 年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 9.08 亿元。若未来出现商誉减值,将对麦科田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麦科田的融资行为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发行股份,报告期各期,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3.7 亿元、1.27 亿元、-4692.2 万元及 41.4 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主要是偿还银行贷款所致,期内,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合计 4.34 亿元。

2022 年 -2025 年 7 月末,麦科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整体呈缩减趋势,分别为 3.17 亿元、2.62 亿元、2.84 亿元及 1.75 亿元,三年半减少了近一半。

截至 2025 年 7 月末,公司短债 1.6 亿元,手持现金勉强可覆盖短债。

附:麦科田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联席保荐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嘉源律师事务所、霍金路伟律师行、美迈斯律师事务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申报会计师及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灼识行业谘询有限公司

合规顾问:大华继显(香港)有限公司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刘杰 迈瑞医疗 ipo 执行董事 控股股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