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网 09-25
奇瑞港股IPO走完21年上市路,剑指三大目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原创|路知遥   编辑|Cong

今天,奇瑞长达 21 年的上市之路终于给出了终章答案。

9 月 25 日,奇瑞的股票代码 "9973" 在港交所的屏幕上,奇瑞以 30.75 港元每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 91.4 亿港元,创下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在本次上市之前,奇瑞是中国主要中坚车企中为数不多的几家没有上市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他们从 2004 年开始就一直在尝试通过不同途径和不同方式上市,但始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最早的 2004 年,奇瑞曾经力图凭借 QQ 车型的走红完成上市,但首次上市却因为和上汽的股权纠纷无奈搁置;之后的 2007 年,奇瑞在上市之际遭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2016 年,奇瑞曾经尝试借壳 " 海螺型材 " 推动新能源板块上市,但新能源车型销量不佳成为了那一次的拖累。

类似的问题反复出现,但奇瑞并未停下上市的脚步。目前,奇瑞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出口商之一,同时还涉足金融和房地产等业务。

根据招股书,奇瑞在过去三年以及今年的第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 926.18 亿元、1632.05 亿元、2698.97 亿元和 682.23 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 58.06 亿元、104.44 亿元、143.34 亿元和 47.26 亿元。

在本次 IPO 中,奇瑞发行约 2.97 亿股 H 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 0.297 亿股 H 股,占比 10%;国际发售约 2.677 亿股 H 股,占比 90%,并设 15% 超额配股权。

而根据规划,本次募集资金的最大头将用于 " 车型开发 "、" 提升研发能力 " 和 " 扩展全球业务 "。其中,约 35% 将用于车型研发,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另有 25% 将会用于先进技术研发,提高核心技术能力;还有大约 20% 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

资金流向直接说明了奇瑞的整体运营方针。这三大目标在现阶段对于奇瑞来说都是硬仗。

首先是产品布局方面,奇瑞的产品整体强而不爆是长久以来的问题,产品力出色但缺乏话题性爆款,在消费者中认可度高但话题度不够,缺少具备护城河性质的国民级产品。

尤其在新能源时代,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奇瑞力图通过更快速全面的产品布,扭转这一局势,在新能源时代的新阶段里抢占更有利的生态位。

第二则是技术发展。如今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赛道上,技术研发已经演变成一场 " 军备竞赛 "。无论是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还是高阶智驾,每个环节都需要持续不断地 " 烧钱 "。奇瑞虽然家底雄厚,但也需要更加稳定的资金来实现技术升级。

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上,奇瑞更有迫切的追求。一直以来,奇瑞在出口业务上都是 " 闷声发财 "。2024 年,奇瑞全年出口量达 114 万辆,同比增长 21.4%,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今年,奇瑞在出口业务上依旧保持高增长。在刚刚过去的 8 月,奇瑞单月出口 12.9 万辆,连续 4 个月出口超 10 万辆,创中国品牌单月出口新纪录。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历史机遇期,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奇瑞急需在海外建设更多的生产基地,推出更符合当地需求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将 " 出口冠军 " 的头衔,转化为真正的 " 全球化品牌 "。

在国内外的双线发力和产品研发的并行方针下,奇瑞的品牌价值也在提升。国内有星途、捷途、iCAR、风云,以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海外市场则有 Tiggo、Lepas、Omoda 和 Jaecoo 的四大国际品牌,品牌线路覆盖高端、新能源、硬派越野、个性小众等不同领域,助推奇瑞 " 品牌向上 " 的突围。

当然,这一切,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进行品牌建设、渠道铺设和用户运营。本次上市,也会为奇瑞的 " 多品牌舰队 " 提供继续远航的资金需求。

在此之前,奇瑞和华为刚刚在 8 月底签署了 " 智界品牌战略 2.0 合作协议 ",共同投入超 100 亿元,组建 5000 人研发团队,并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独立运作。

历经 21 年后,奇瑞终于上市,正如他们自己所言,奇瑞踏上了一段 " 新征程 "。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奇瑞 ipo 港股 元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