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 2025 年 9 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该批次共有 145 款国产网络游戏获得版号。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同步更新,11 款进口网络游戏获得版号。
随着审批节奏的加快和发放数量的攀升,游戏行业的竞争格局正从 " 量 " 的积累向 " 质 " 的突破深化。机构普遍认为,游戏板块在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回升及 AI 技术驱动的多重利好下,估值修复空间显著,具备长期布局价值。
游戏版号持续放量扩容
游戏版号,指的是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的游戏出版许可编码,类似于图书的 ISBN 编号,是游戏在国内合法发⾏运营的必备准⼊证。在游戏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游戏版号犹如 " 通行证 ",版号的发放情况对行业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 2022 年 4 月版号恢复发放以来,审批工作逐渐常态化、规范化。2023 年全年共发放国产游戏版号 1075 款,进口游戏版号 98 款;
今年以来,单月过审国产网络游戏始终维持在 110 款以上:3 月过审 129 款已破近两年纪录,8 月 166 款再刷新高。2025 年前 8 个月,国产游戏版号发放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进口版号前 8 个月累计达 69 款,较 2024 年同期的月均 9 款明显提升。
而截至 9 月,2025 年内国家新闻出版署累计发放游戏版号 ( 包括国产和进口网络游戏 ) 已达到 1275 个,保持每月一次的发放频率,发放版号数量维持高位。
版号常态化发放有着诸多积极意义:一是,游戏企业可以根据版号获取的节奏,合理规划游戏的研发、推广及上线时间,避免因版号不确定性导致项目搁置或混乱;二是,游戏版号发放恢复正常,会有越来越多的游戏进入市场,有助于提高游戏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除版号发放节奏保持常态化外,此前浙江也出台《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从产业能级、平台支撑、生态优化、要素保障等维度推动企业出海;广州揭牌游戏出海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提升企业服务效率;上海设立网络游戏产业研究中心,支持打造全球游戏创新高地。
版号发放的常态化运行,为游戏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各地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特别是在游戏出海、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助推产业景气上行
本批次过审的游戏中,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国产网络游戏方面,移动及移动 - 休闲益智类游戏共 135 款,客户端游戏 2 款,移动兼网页类游戏 1 款,另有 7 款游戏同时获得了移动和客户端类别的版号。
多家头部厂商的重点产品成功获批,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中包括网易雷火工作室的《星绘友晴天》、米哈游的《崩坏:因缘精灵》、腾讯旗下萨罗斯网络开发的《归环》等。
A 股上市公司中,亦有数款产品位列名单,如巨人网络的《热血王朝:篮球》、三七互娱的《无尽黑夜》、恺英网络的《黑猫警长:守护》等。其中,米哈游的《崩坏:因缘精灵》作为一款精灵养成冒险策略游戏,近期已开展首次公开测试。据制作方透露,该游戏在测试阶段收获了较多建设性反馈,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后续将持续进行优化与迭代。
网易的《星绘友晴天》定位为一款养成系社交游戏。腾讯的《归环》则是其萨罗斯工作室着力打造的开放世界新作,备受市场期待。
进口网络游戏方面,同样不乏亮点。A 股公司星辉娱乐代理的《冒险岛:枫之新篇》、港股公司创梦天地引入的《超级洞洞乐》等作品获批。此外,如《潜水员戴夫》、《双影奇境》等在国际市场享有声誉的单机游戏产品也出现在名单中,为国内玩家带来了更丰富多元的选择。
券商机构对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中信建投分析认为,此轮游戏行业景气度上升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旺盛。优质新品的持续供给与用户强烈的娱乐消费需求,共同推动了游戏用户总时长的增长与市场大盘的扩容,同时行业竞争格局也呈现出缓和迹象。据游戏工委披露的数据测算,上半年游戏行业的用户平均收入 ( ARPU ) 同比增长达 13%。
开源证券指出,从全球视野来看,无论是端游、手游、主机游戏还是新兴的互动影游,作为满足用户解压、社交等需求的 " 情绪消费 " 重要载体,游戏需求持续旺盛。在新品供给不断释放的背景下,供需共振将推动游戏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且此轮景气周期的长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当前板块估值性价比优势依然凸显,建议继续加码布局游戏板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