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德勤预计港股市场今年将有逾80只新股上市,募集2500亿至2800亿港元,港交所将稳居全球IPO融资额榜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9 月 23 日,德勤在香港召开内地及香港 IPO(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最新状况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现场,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宣布,鉴于港股市场今年前三季度 IPO 募资表现强劲、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以及美国降息预期推动国际资金东移至亚洲高增长企业,预计 2025 年港股新股数量将超过 80 只,德勤决定将港交所全年 IPO 募资额预测值从今年 6 月的约 2000 亿港元上调至 2500 亿至 2800 亿港元。

欧振兴指出,截至 9 月 23 日,港股今年前三季度 IPO 募资额已达约 1800 亿港元,市场亮点包括中概股回归、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扩容,目前约有 230 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其中预计至少有 5 宗募资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超大型 IPO。

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 "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领导板块 " 的提问时,欧振兴表示,科技板块将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领导板块,目前科技板块的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投资者也期待在这里寻找到高增长的科技企业。香港也在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如设立‘科企专线’手把手帮助科技公司解决上市难题,未来会吸引更多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欧振兴说。

港股 IPO 融资额同比激增 228%,6 只超大型新股贡献六成融资额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吕志宏介绍,2025 年前三季度,港股市场新股势头强劲,港交所共迎来 66 只新股上市,较去年同期的 45 只新股增长 47%;新股融资总额达 1823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 556 亿港元的融资总额增长 228%。其中,6 只单笔融资超过 10 亿美元的超大型新股贡献了约六成融资额,且逾六成的融资额来自 H 股上市项目。

不过,2025 年前三季度没有任何创业板公司上市,仅有 1 只以 " 同股不同权 " 形式上市的中概股回归。

吕志宏表示,66 只新股成功上市背后有不少有利因素,如内地政策推动许多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港股上市审批流程优化、大量国际资金回流香港,使市场流动性大幅增加。" 基于此,港股市场在前三季度有所调整,预计 2025 年全年都会继续保持这个态势。"

从全球范围看,地缘政治冲突与美国关税政策为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港交所仍以 1823 亿港元的融资额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分列第二、第三。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自第二季度起回暖,并以最多新股数量取得全球新股融资排名的第四位。上交所和深交所则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八。

欧振兴介绍,2025 年前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略降 3%。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融资额最大的 10 只新股中,港交所独占 4 席,宁德时代(03750.HK)以 410 亿港元的融资额登顶,紧随其后的是预计于 9 月 30 日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02259.HK),恒瑞医药(01276.HK)排名第八,三花智控(02050.HK)排名第十。在上交所上市的华电新能(600930.SH)则排名第四。

港交所将稳居全球 IPO 融资额榜首,预计房利美与房地美年内上市机会不大

2025 年前 8 个月,港交所收到的上市申请数量和正在处理中的申请上市个案数量均大幅增加。期内,港交所共收到 283 宗上市申请,较去年同期的 127 宗上市申请增加 123%;正在处理中的申请上市个案为 244 例,较去年同期的 82 例增加 198%。吕志宏透露,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医疗与医药板块和消费板块,其中有很多是冲刺 "A+H" 上市的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融资额排名前五的新股均为超大型新股,每只最少融资 100 亿港元,前五大新股融资总额达 987 亿港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前五大新股融资总额仅为 419 亿港元。

吕志宏接着分析称,今年前三季度暂时没有 18C 公司(特专科技公司)上市,但目前有在处理的 18C 申请,相信年内会有 18C 公司上市。而前三季度有 11 家 18A 公司(暂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去年同期仅为 3 家。

按发行方所在地区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中,88% 来自中国内地,6% 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有 4 家海外公司来港上市,它们分别来自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国,融资额共计 54 亿港元。去年同期仅有 2 家国际企业来港上市,融资额共计 16 亿港元。

对于企业比较看重的市盈率,截至 9 月 19 日,香港主板市场的市盈率达到 15 倍,这一数字已经重回 2021 年第四季度的水平。欧振兴表示:"2021 年有很多中概股回归,包括快手这样的大型企业。现在市盈率重回 15 倍,说明港股市场开始回到之前的轨道了,相比 2024 年第一季度 11 倍的市盈率,上升了逾 30%。"

在回答现场记者关于 " 美国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计划今年在美上市,港交所能否继续维持年度全球融资冠军 " 的提问时,欧振兴表示,房利美与房地美(以下简称 " 两房 ")的上市目前还只是传闻。自 2008 年次贷危机后," 两房 " 被美国政府国有化,之后便一直有 " 两房 " 要上市的传闻出现。" 但‘两房’上市涉及美国国会立法,需要改革住房金融制度,使其市场化,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讨论,今年第四季度时间有限,(‘两房’)上市机会不大。"

欧振兴继续分析称,即使不考虑 " 两房 ",目前港交所仍与位列全球 IPO 融资额第二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拉开了 600 多亿港元的差距。" 我们预计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所以香港维持全球 IPO 冠军的问题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融资 港股 ipo 港交所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